《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全国中文期刊。它主要发表教育领域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为综合性教育理论双月刊;它囊括了反映国内外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重要政策和实践问题的学术论文,调查实验报告,政策报告,对特定时期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和前瞻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及有学术品位的教育经典和新教育图书评论等;它注重学术性、理论性和政策性,服务于国内外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教学实际工作者及关注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问题的各界人士。《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以论文的学术质量为唯一标准,实行稿件三审制和匿名审稿制,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并支付稿酬。 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研究、教育基本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双月刊,16开本,180页,四封彩色印刷,逢单月22日出刊。国内统一刊号: CN11-5978/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1760每期定价:15.00元; 全年定价:90.00元。
DOI:10.12451/202410.00212
提交时间: 2024-09-28
摘要:“双减”政策发布后,以北京市为开端的中考体育改革稳步推进,作为“五育 并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试图改变应试倾向,助力减轻教育负担,逐渐成为社 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实证分析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的促学效应及其公平性,探讨当前“双 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的改革重点,特别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公平性问题。 研究发现,较 之个体锻炼,学校体育的促学效应更强;个体锻炼具有“富促学、贫无效”的马太效应,而 加强学校体育可以有效遏制这一分化;体育锻炼的影响还与班级规模、学校区位等办学 条件高度相关。 研究认为,应坚持学校体育公益性,保障锻炼促学的公平意义,以学校作 为体育教育的主阵地,优化学校体育教育形式,避免“考在校内、练在校外”的分隔,全面 树立以体育人理念,促进体教二者融通互育。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关键词: 学位纠纷; 比例原则; 裁判说理; 司法解释空间; 指导性案例;
DOI:10.12451/202410.00211
提交时间: 2024-09-28
摘要:学界对于比例原则司法适用问题的研究局限于传统的行政法议题,而对于教育行政诉讼,尤其是学位纠纷案件的关注尚不够。 学位纠纷处理引入比例原则具有一定的正当基础,既能够为学位纠纷的解决提供理论进路,也有助于彰显比例原则的实践价值。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类型化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学位类别与审理程序上,还是在适用情形与法院判决上,学位纠纷案件中比例原则的司法适用都体现了一定的特殊性。 法律规范缺位、解释空间过于狭隘、程序与标准没有统一以及缺乏案例指导制度是比例原则司法适用的主要困境。 对此,可以从完善立法、拓展解释空间、确立统一的适用标准以及建立指导性案例等方面着手,从而更好地推动比例原则的司法适用.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关键词: 本科生; 跨学科考研; 学习投入理论; 理想学习者;
DOI:10.12451/202410.00210
提交时间: 2024-09-28
摘要: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是学习质量,本科生跨学科考研折射的学习问题不容 忽视。 基于对 15 名跨学科考研学生的深度访谈,通过主题分析与内容分析归纳其学习 投入的具体表征,并与理想学习者进行比较发现,其一,跨学科考研现象具有必然性;其 二,跨学科考研中存在“功利型”学生与“学术型”学生两类亚群体,其中“功利型”学生与 理想学习者的差距较大;其三,需要特别关注“非本意学习者”及学生的“逃避性投入”。 为此,应该通过本科教育制度塑造更多理想学习者,探索建立更为多元且科学的研究生 教育选拔方式,同时研究生教育环节应更加注重“学术型” 跨学科考研学生的个性化 培养。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关键词: 专业硕士研究生; 实践导师; 院校影响力; 能力发展;
DOI:10.12451/202410.00209
提交时间: 2024-09-28
摘要: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实践导师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 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 本文基于院校影响力理论,利用 2021 年“中国研 究生培养质量调查项目”的调查数据,就实践导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发展影响作用 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发现,与没有实践导师的研究生相比,实践导师对研究生的能力发 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且对于不同类型的能力发展影响系数存在差异;与校内实践导师相 比,来源于校外的实践导师对于研究生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与其他学科相比,管 理学和医学专业的实践导师对于研究生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在控制其他条件后,实 践导师的指导频率与研究生的能力发展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实践导师对学生能力发展 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在职业技能和行业知识方面的指导。 结合研究发现,文章提出要进一步 扩大实践导师来源,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和促进导生互动交流等针对性建议。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关键词: 教学成果奖; 高等教育; 管理体系; 系统结构分析;
DOI:10.12451/202410.00208
提交时间: 2024-09-28
摘要:教学成果奖的设置对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中有些 不利倾向尚未引起学术界和管理者的足够重视,需要深入探讨并予以纠偏。 本文基于管 理科学理论和系统结构分析方法,通过实际调研对我国近年来报奖和获奖的教学成果的 某些倾向及其原因和演化机理进行反思。 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运作存 在“五化”倾向,包括研究主题的战略化、成果主持的高位化、成果构成的拼盘化、成果创 新的形式化的“成果四化”倾向,以及评奖角逐的外力化倾向。 “五化”倾向不是孤立的, 它们相互作用且构成正反馈系统,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 在此基础上,研究“五化”倾 向的破解机制,提出重塑教学成果奖管理体系的具体建议。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关键词: 第一代大学生; 多子女家庭; 同胞教育辐射; 家庭教育; 生育意愿;
DOI:10.12451/202410.00207
提交时间: 2024-09-28
摘要:第一代大学生身处家庭、学校、社会等多重环境中,但既有研究鲜少对个体 间长期的深层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也并未对“多子女家庭”给予充分关注,难以回应 新时代的生育政策。 本研究以 16 个来自“985”或“211”高校的第一代大学生家庭为研究 对象,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从个人时间纵向视角考察同胞教育辐射呈现出的显性支持与隐 性规程两种作用路径。 研究发现,兄姐通过情感与物质扶持、关键信息传递等显性支持 向弟妹提供了一种弥补性资源;兄姐所示范的参照轨迹与目标边界成为一种隐性规程, 分别提升了弟妹对“如何考上好大学”的结果期待及“我能考上好大学”的功效期待。 在 应试惯习的培养与养育经验的迭代之外,不同家庭养育造就了共生或竞逐的同胞关系, 导致同胞教育辐射现象分化。 本土研究突破了传统的资源稀释假设。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10.00073
提交时间: 2024-09-28
摘要:随着技术媒介的变革、社会环境的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正面临诸多挑 战,亟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全要素教学体系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开放性的特点,在扩 大参与主体、优化教学场景、挖掘教学资源、规范教学过程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为进一 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高校要通过全主体协同参与、全场景智慧赋能、全资源挖 掘利用、全周期过程管理,推进教学要素的全域开发、高效运作与互动共享,积极构建思 政课全要素教学体系。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DOI:10.12451/202409.02344
提交时间: 2024-09-28
摘要: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全面建设高质量人才 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本文从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 手,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实践的分析与思考,从课程思政理念、内容 与实践三个方面,提出加强课程思政应从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养成合二为一这一课程本质 属性出发,深入理解和认识课程思政根本要求,遵循课程思政中的学科规律和思政育人 规律,以强化课程与思政融合为突破点,通过“有组织的教研”,提升课程思政的整体 水平。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民办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创新型人才; “产学研”一体化;
DOI:10.12451/202410.00206
提交时间: 2024-09-28
摘要:新质生产力的孕育而生对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使命,要求民办高 校抓住历史发展的契机,加快变革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新质 生产力视域下的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锚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运作逻辑,涉 及人才培养诸多领域的协调发展,旨在通过确立基于创新能力塑造的人才培养目标、实 施基于知识颠覆性创新的课程开发、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效能实践教学、打造科技 适应的卓越型师资队伍、搭建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保障体系等举措推动民办高 校人才培养的提质增效。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心理健康问题; 横断历史研究; 元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
DOI:10.12451/202407.00110
提交时间: 2024-06-23
摘要:自高等学校扩招以来,各类社会变迁事件对大学教师的心理发展造成持续 影响,教师心理变迁趋势不明。 为探明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借鉴 横断历史研究方法,对1999—2018年的研究进行元分析,采用SCL⁃90量表测量大学教师 焦虑、抑郁、躯体化问题、强迫问题、偏执问题和敌对问题。 结果发现:①大学教师的心理 健康问题整体呈上升趋势,焦虑问题的上升幅度达中等效应量(d=0.56),男性、普通高 校和西部地区三类教师的心理健康恶化趋势相对较快。 ②高等学校数量、教师人数、招 生人数、总抚养比和卫生医疗机构数等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预 测作用较为明显。 ③未来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平稳波动的发展趋势。 总体而言,大学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应“由点及面”:以政策 为导向,在关键时间点抓住重点问题,遏制大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上升趋势;形成不同 类别线,化整为零,提高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干预效能;从“政经社技”各方面提高发展质 量,搭建教师心理健康安全网。
状态:已在期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