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作为享誉世界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蕴含应对当下学校教育困境的丰 富智慧。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如何以立德之教培养当下时代、当前社会与当今中国所 需的时代新人,是学校教育正在面对的根本问题。 孔子的“君子之教”对当下学校落实、 践行立德教育具有重要启发。 “君子之教”的意蕴理解有助于当下学校立德教育目标的 深化反思,“君子之教”内容载体的分析有益于当下学校立德教育所需内容构成的认识, “君子之教”实践方法的学习继承则帮助我们打开当下学校立德教育的思路方法。
分类: 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全面抗战爆发后,汪懋祖远赴滇西创办中央政治学校大理分校并参与筹建 国立丽江师范学校,对推动战时边疆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汪懋祖在边疆兴学时, 立足边疆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适合边疆需要之人才;协调融合国家文化与民族文 化,强化国族意识和国家认同;提倡开展边疆调查与学术研究,陶冶师生服务边疆之志 趣;以流动的民众教育启迪边民智识,唤醒民众并联络边胞感情。 汪懋祖滇西边疆兴学 是其个人在经费拮据困境下矢志教育救国的战时之举,也是滇西边疆教育发展需求和战 时边疆师范教育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更是抗战建国背景下参与国族建构及国家权力在 边疆地区的延伸。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提交时间: 2024-11-0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学校教师大量承担课后服务工作可以让课后服务质量更有保障,但同时也 存在着一些隐忧。 承担课后服务任务延长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增加了工作量,引发教师 增负的隐忧;同时课后服务工作也会挤占教师正常教研的时间与精力,引发教学质量隐 忧;课后服务的出现也打乱了教师的生活节奏,降低其生活质量,引发教师幸福感隐忧。 应坚持分类管理,按学科专业自愿参与、合理取酬等基本原则,建立校家社协同参与的课 后服务常态化机制,以此来消解教师因承担过量课后服务所产生的隐忧,建立可持续发 展的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
分类: 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数字化迁移到教育领域开启了教育数字化浪潮。 这一浪潮与学习空间的深 度融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突出体现为空间的互融互通、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学习的智 能泛在。 基于教育数字化的学习空间发展和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着教师地位 与学生地位的失衡、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的两难、权利行使与责任履行的割裂、数字化要 求与技术短板的冲突等诸多困境。 遵循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空间的认识逻辑、本体逻辑 和实践逻辑,推动政策、平台、主体的横向联合,以及内容、技术、评价的全过程纵向发力 是缓解和突破当前困境的路径选择。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提交时间: 2024-11-0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为激发在岗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与吸引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北京市于2019 年在教师绩效工资改革中大幅提高班主任岗位津贴。 对北京市A区1567名教师开展问 卷调查,结果发现: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津贴增长后身边同事的班主任任职意愿有所提 升,但提升幅度不大;41.2%的教师声称在下一学年愿意申请做班主任,整体意愿仍然偏 低;平均而言,教师们认为当每月班主任岗位津贴达到3260.89元时才能更好地提升班主 任任职意愿,比当前已经提高了的津贴水平还要高35.9%。 在未来,要进一步提升班主 任任职意愿,可考虑如下建议:整体改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提高班主任教师收入水平, 充分发挥班主任津贴的激励价值;增加非物质回报,减少班主任工作压力,有效提升班主 任任职意愿;优先关注重点人群,加大班主任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分类: 教育学 >> 比较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以加州大学总校章程和美国经典判例汇编为证据源,洞悉美国公立大学校 长权力的作用边界及扩展机制。 研究发现,美国公立大学形成了包括董事会、校长办公 室、学术评议会在内的横向共治模式,以及系、学院、学校三级行政的纵向权力结构。 校 长拥有对行政人员的任命与管理权、对学术人员评聘与转轨的决定权、对微观教学过程 的干预权以及对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权。 上述行政权力的“扩展”也呈现出制度化、物态 化、操作化三大特征,在身份性权力、经济性权力、委托性权力方面有限延展。 行政主义 统合、学术主义离场的校长权力膨胀现象在中国也有类似趋势,学术权力面临受侵害的 风险,未来有待进一步优化高校法人制度建设,完善大学内部权力分配机制。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学生主体性的偏离现象。 通过扎根理论分 析发现,主体性偏离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体行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具体包括观念预设、权力运作、法理确认、资源供给、管理行为以及学生参与六个影响因素, 但各因素的作用方式和影响路径存在差异。 基于此,提出增强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 性,高校需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树立学生主体人管理观,保持学生管理过程中规制与自由之 间的张力,加强学生权力制度化建设及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与高校内部经费二次分配机制等。
分类: 教育学 >> 比较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学术诚信体系的构建需要健全学术治理机制,尤其是作为底线的学术不端 治理机制。 在制度层面,美国大学以联邦法律和政策为基础,结合学校特色,形成了学术 不端概念的文本化规范。 在实践层面,美国大学设置了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事先预防” 和“事后惩戒”机制:开展学术诚信教育,培养师生的学术规范意识,预防学术不端行为发 生;明确组织机构,精细查处程序,强化惩戒措施及救济途径。 美国大学学术不端治理总 体呈现以联邦治理规范为制度基础、以充分保护各方合法权益为基本原则、以多元共治 为底层逻辑的治理特征,其治理经验对我国依法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治理体系具有一定 启示。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审视大学生就读经验的内涵,阐释和反思其教育价值与研究范式,是教育行 动和思想发展的现实要求。 大学生就读经验是学生以学习为中心的意识运动和行为展 开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包含原初经验和理智化经验,具有直接性、交互性、整体性、共同 性和连续性的特质。 它是大学生意义建构和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理解学生对 其教育行动的反应并以此改进其教育行为的重要材料,还是学科化的高等教育研究回到 教育现场不能不关注的事实领域。 对大学生就读经验的研究有必要从计算性的第三目 光转向解释性的第三目光,深描和解释大学生是怎样将其教育生活放置在有意义的教育 和文化系统之中的。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在线学习环境中,本科生的学习行为投入是直接预测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是评测在线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基于探究社区理论,对97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 调查,探究在线临场感对学习行为投入的影响。 研究发现,本科生感知的在线临场感和 学习行为投入水平均比较高,本科生感知的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和认知临场感与学 习行为投入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以显著预测学习行为投入。 研究结果表明,在线课 堂管理不能仅仅提供教学资源,更应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让在线学习者得到更多的参与 和交互的机会,构建社区感,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理工科大学改革发展的基础工作,教师评价对教师队 伍建设具有导向作用。 大学教师评价包括院校和学科两个维度。 以D大学为案例研究 对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教师进行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发现当前地方理工科大学教 师评价主要存在对教师发展较为忽视、行政权力过于彰显、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和 过于强调基于量化的问责性评价等困境。 为不断完善地方理工科大学教师评价体系,应 进一步聚焦教师关键能力,全面促进教师发展;重塑权力关系,推动大学教师评价参与主 体的多元化;强化分类发展,重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创新教师 评价方式。
分类: 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AACSB国际认证因其卓越的品质和广泛的影响力一直被视为商学院提供 高品质商学教育的象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商学院开始积极申请成为AACSB国 际认证的会员单位,并努力改进以期获得这一殊荣。 本文通过介绍AACSB国际认证产 生的历史背景、内在价值和国际影响力,解读AACSB国际认证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框架体 系,据此分析AACSB认证体系的底层逻辑;结合我国商学院战略管理的特点和不足,探 讨我国商学院通过AACSB认证实现战略变革的有效路径,旨在为我国商学院的高质量 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
分类: 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9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学学科发展既不连贯,也不从容。 教育学者曾在精神家园失落中面对文化漂泊与精神虚无的尴尬处境,也在教育学本土化研究失语中对西方学科体系产生路径依赖,对学术体系进行主动承接,乃至在话语体系下进行无思行为。 究其原因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学学科在自我检视下的“容貌”焦虑,即在延宕反复与延异运动中产生历史焦虑,在价值与认知差异中出现选择焦虑;而且在他者凝视下的“霸凌”焦虑中遭受局外人的业余凝视、局内人的专业凝视以及第三方的域外凝视。 因此在当前背景下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学学科身份焦虑问题既正逢其时也恰如其分。 为应对该问题,一要“正心”建设独立自主的学科体系;二要“正行”落实躬行实践的学术体系;三要“正言”构建“生位所育”的话语体系。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28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双减”政策发布后,以北京市为开端的中考体育改革稳步推进,作为“五育 并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试图改变应试倾向,助力减轻教育负担,逐渐成为社 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实证分析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的促学效应及其公平性,探讨当前“双 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的改革重点,特别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公平性问题。 研究发现,较 之个体锻炼,学校体育的促学效应更强;个体锻炼具有“富促学、贫无效”的马太效应,而 加强学校体育可以有效遏制这一分化;体育锻炼的影响还与班级规模、学校区位等办学 条件高度相关。 研究认为,应坚持学校体育公益性,保障锻炼促学的公平意义,以学校作 为体育教育的主阵地,优化学校体育教育形式,避免“考在校内、练在校外”的分隔,全面 树立以体育人理念,促进体教二者融通互育。
分类: 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8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全球教育治理是国际社会行为体共同管理全球教育事务的活动。 专家以其 专业化的知识和能力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通过知识生产、传 播、应用和批判影响全球教育治理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价。 就参与方式而言,他们主要 是以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智库为平台、以大众媒体为媒介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在一种相 互交织的网络中发挥其作用。 不过,专家通常是在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智库等其他治 理主体的幕后活动,因此尚未得到应有的社会关注和学界的专门研究,成为“隐形的”全 球教育治理主体。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8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学界对于比例原则司法适用问题的研究局限于传统的行政法议题,而对于教育行政诉讼,尤其是学位纠纷案件的关注尚不够。 学位纠纷处理引入比例原则具有一定的正当基础,既能够为学位纠纷的解决提供理论进路,也有助于彰显比例原则的实践价值。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类型化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学位类别与审理程序上,还是在适用情形与法院判决上,学位纠纷案件中比例原则的司法适用都体现了一定的特殊性。 法律规范缺位、解释空间过于狭隘、程序与标准没有统一以及缺乏案例指导制度是比例原则司法适用的主要困境。 对此,可以从完善立法、拓展解释空间、确立统一的适用标准以及建立指导性案例等方面着手,从而更好地推动比例原则的司法适用.
分类: 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8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学校立法既是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建设的宝 贵遗产。 通过学校立法,初步构建起我国近代学校制度体系,对晚清民初转型时期学校 教育的秩序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护航与定向的作用。 民国时期教育界、立法界对于 学校法律地位与责任、立法权限多级化、立法主体多元化、学校立法的国际视野等问题都 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 在学校法律制度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学校立法呈现出 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基本趋势。 民国时期学校立法的实施,推动了中国 传统旧学制的现代化转型,为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学校教育制度的创 新性变革也为我国教育的法制建设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促进了中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形 成与发展。
分类: 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8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明确教育法律责任的概念对于教育法典编纂工作至关重要。 现有教育法律 责任概念存在着与一般法律责任的关系不明晰、与义务概念相混淆以及国家主义色彩浓 厚的问题,容易忽略对教育主体的权利保护。 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和传统法律责任理论的 义务依附性是造成上述问题的双重原因。 为此,应将教育属性确立为教育法律责任的本 质特征,并通过引鉴权利本位的法律责任理论,将之界定为“因与教育活动有关的特定法 律事实使某教育主体承担不利后果的依据”。 将教育法律责任概念立基于教育属性和权 利本位,不仅可强化该概念自身的独立性,也更契合以保护主体权利为中心的教育法典 编纂理念,进而可增强法典的体系性。 在教育法典的体例编排上,应于总则设教育法律 责任专章,并将教育主体作为责任内容设置的“中心轴”,通过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确 定学生、教师、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法律责任。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8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是学习质量,本科生跨学科考研折射的学习问题不容 忽视。 基于对 15 名跨学科考研学生的深度访谈,通过主题分析与内容分析归纳其学习 投入的具体表征,并与理想学习者进行比较发现,其一,跨学科考研现象具有必然性;其 二,跨学科考研中存在“功利型”学生与“学术型”学生两类亚群体,其中“功利型”学生与 理想学习者的差距较大;其三,需要特别关注“非本意学习者”及学生的“逃避性投入”。 为此,应该通过本科教育制度塑造更多理想学习者,探索建立更为多元且科学的研究生 教育选拔方式,同时研究生教育环节应更加注重“学术型” 跨学科考研学生的个性化 培养。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8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实践导师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 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 本文基于院校影响力理论,利用 2021 年“中国研 究生培养质量调查项目”的调查数据,就实践导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发展影响作用 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发现,与没有实践导师的研究生相比,实践导师对研究生的能力发 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且对于不同类型的能力发展影响系数存在差异;与校内实践导师相 比,来源于校外的实践导师对于研究生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与其他学科相比,管 理学和医学专业的实践导师对于研究生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在控制其他条件后,实 践导师的指导频率与研究生的能力发展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实践导师对学生能力发展 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在职业技能和行业知识方面的指导。 结合研究发现,文章提出要进一步 扩大实践导师来源,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和促进导生互动交流等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