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所为非所想? 农户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分析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实现农户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统一是降低农业风险对农户农业生产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利用2018年东北三省和湖北省种植大户的调查数据,从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两方面,对农户风险管理的意愿、行为及其悖离进行分析,并探究形成悖离的原因.研究发现:对于自然风险,大部分农户使用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但风险管理意愿不高;农户的市场风险管理行为极为少见,与之相悖的是,农户具有较高的市场风险管理意愿。结果表明, 风险管理实际行为控制、风险管理执行意愿和风险管理外部环境是影响农户自然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悖离的主要因素;此外,农户对农业保险缺乏了解,以及目前农业保险存在的不足也是导致此悖离的重要原因;风险管理执行意愿和风险管理外部环境是影响农户市场风 险管理意愿与行为悖离的主要因素。此外,农户获取信息渠道不足,对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缺乏了解,甚至存在明显的误解与不信任也是导致农户市场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悖离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有效实现农户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的统一,应健全农业保险的推广机制, 加强市场风险管理的宣传,扩大“保险+期货”的试点,发挥新型主体的带动作用。

  • 收入与农业生产类型对中国农村居民营养的影响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基于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CHNS)和2019年实地调研数据,采用直接估计 法,从膳食多样性、总热量、蛋白质与脂肪供热比四个指标检验农村居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类型和营养的关系。研究表明:总收入对膳食多样性、热量、蛋白质供热比、脂肪供热比均呈正相关;随着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的增加,居民膳食多样性指数和营养指标均下降;种植业生产收入占家庭农业收入比重与膳食多样性指数、脂肪供热比成反比,与蛋白质供热比成正比;渔业生产收入比重与热量成正比;果蔬业生产收入比重与热量成反比,与蛋白质供热比成正比。促进农村居民总收入增长,拓展非农收入空间,并辅以营养知识普及和消费政策引导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改善农村居民营养状况的着力点。

  • 农产品品牌真实性对品牌推崇的影响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以S-O-R(刺激-机体-反应)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农产品品牌真实性与品牌推崇之间的关系模型,并以武汉市433名蔬菜消费者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产品品牌真实性对品牌情感和品牌推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真有之情”和“应有之情”均对品牌推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真有之情”和“应有之情”在农产品品牌真实性与品牌推崇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品牌敏感在农产品品牌真实性和“真有之情”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 保障性住房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 ———来自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证据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住房是农民工进入城市、融入城市的安身立命之所,而建设保障性住房(简称“保障房”)是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关键举措之一。在此背景下, 结合最新的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保障房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居住在保障房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仍然偏低,意味着针对农民工的保障房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第二,相比于租房,保障房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加入其他解释变量后,结论保持一致。考虑到模型中潜在的选择性偏误,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框架加以纠正,并通过逆向概率加权法、逆向概率加权回归调整法、调整变量衡量方式等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第三,保障房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相比于90后农民工,保障房对80后农民工的影响更明显。由此,提出要发挥保障房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作用,应当突出保障房建设的多样性与差异化、优先考虑就业居住超五年和80后农民工等方面实施更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制度改革举措。

  • 能力和机会双轮驱动下农户秸秆还田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和采纳行为的不一致性制约着秸秆还田的推广.将农户主 观认知和外部条件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构建 MOA 拓展模型,分析能力和机会的双轮驱动 能否促进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向行为转化,并进一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不同群体间意 愿和行为的关系以及能力和机会对意愿—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秸秆还田需求 端的堵点在于农户意愿未能转化为有效需求,供给端的堵点在于技术不能满足农户需求;农 户生产习惯和生态知识、技术的可获得性能促进其还田意愿向行为转化;在高群体一致性组 别,技术的可获得性和生态知识正向调节农户意愿—行为的关系,而在低群体一致性组别, 生产习惯正向调节意愿和行为的关系.因此,从秸秆还田供给侧出发,基于农业农村农户实 际情况优化秸秆还田技术,实现精准服务是推动秸秆还田的关键步骤.同时,创新宣传内容 与方法,找准农户差异优化生产习惯,提高农户生态知识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机械 作业条件亦是实现秸秆还田供需匹配的必要举措。

  • 电子商务进农村能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吗?——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实证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本文基于 2010-2021 年全国 15 个省份 995 个县的面板数据,考察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有助于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该政策的影响效应存在地理区位异质性、农业功能区异质性与电商发展水平异质性,其中,影响效应在长江经济带、粮食主销区与电商发展水平滞后的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通过发挥农业产业集聚效应和特色农业扶持效应来增强农业韧性。政府应强化对试点县的服务与监督,因地制宜开展绩效评估,鼓励农业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放大电商政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积极影响。

  • 信贷可得性对水稻种植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影响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和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信贷可得性对水稻种植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网络等是影响水稻种植户信贷可得性的重要因素。信贷可得性对水稻种植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未获得信贷的反事实情境相比,信贷获得使得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采纳概率显著提高了19.9%。CMP模型的估计同样验证信贷获得对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纳的正向影响,即结果具有稳健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扩大信贷规模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种植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概率。基于此,建议加大对粮食种植户的信贷支持,并结合农户特征提高信贷支持政策的精准性,以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 科技创新视阈下乡村金融发展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提交时间: 2024-10-18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科技创新是乡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而金融则是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乡村产业正加速向现代产业转型,这对乡村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单纯依靠政府财政难以为继,必须充分发挥乡村金融的支持作用。同时,科技创新也为乡村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智慧乡村产业、数字乡村产业等新业态的兴起,拓展了金融服务领域。本文通过梳理乡村金融发展与数字经济的逻辑关联,分析了科技创新视阈下乡村金融发展模式,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促进两者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 碳市场建立对非控排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以尚未纳入碳交易体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溢出效应框架分析碳市场建立对非控排企业环保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被纳入碳市场交易促进了非控排供应商企业的绿色创新。其作用机制在于,碳交易下的控排企业绿色创新具有基于生产网络的压力效应和动力效应,能够激发关联非控排企业的绿色创新意愿,并助推其绿色创新能力提升。这一溢出效应有助于实现非控排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且该过程具有方向性,碳市场建立并不存在基于生产网络“自上而下”的治理效果外溢,相关影响在非控排企业客户集中度较高、绿色创新基础较好及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更加明显。此外,碳市场建立的绿色创新溢出效应对于推动非控排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论为高效发挥碳市场绿色治理效果、深化环保改革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管理启示。

  •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养老储备的影响研究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13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引导居民积极进行养老储备是缓解养老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运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调查数据,采用orderedprobit模型估计,检验了收入水平对城乡居民养老储备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收入对养老储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总体上呈N 型,其中,月收 入在2.5万~4万元的促进作用最大;城镇居民的养老储备受收入的影响较大,门槛较低;东北地区养老储备的收入门槛最高,东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的养老储备行为对收入敏感,中部地区不敏感;收入较低群体中,年龄较大居民的养老储备更易受到收入的影响;收入较高群体中,年龄居中居民的养老储备更易受到收入的影响;年龄较小和较大城镇居民的养老储备受收入的影响要大于农村居民,年龄居中的群体则相反。因此,需要加强农村地区养老金融教育、改变居民现有的养老观念、提高居民养老储备意识,从而降低养老经济压力。

  • 谁是下一代农场主?———家庭农场主的职业代际传递意愿及其发生机制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文章从制度支持机制、机会结构约束机制和收益-风险约束机制三个维度分析了影响家庭农场主职业传递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制度支持机制对农场主的职业代际传递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对于选择家族内其他成员而言,政府开展的人才培训和政府补贴有助于农场主子女作为职业代际传递对象;机会结构约束机制对家庭农场主的职业代际传递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相对于选择家族外成员而言,在子女参与农场劳动的情况下,农场主将优先选择子女作为职业继承人;从收益-风险约束机制来看,家庭农场的短期收益对农场主的职业传递意愿并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影响;农场主在认为农场经营存在较高风险的潜在收益时更愿意选择子女接手未来的农场经营。由此提出:除了进一步加强对家庭农场的制度支持外,还应该提供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鼓励发展亲代与子代共同经营的家庭农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应该为具备农业企业家才能的能人创造宽松的环境,并致力于加强农村经济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跨区作业如何影响农机服务获取?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互联网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农业”的蓬勃兴起,互联网发展在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互联网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机理,并基于 EBMSuper-Global-Malmquist(EBM-SGM)指数对2002—2016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核算,然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互联网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2—2016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20%,主要依赖农业 技术进步的贡献;(2)整体来看,互联网发展显著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地区来看,互联网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中部地区最为明显,其次为西部和东部地区; (3)互联网发展对农业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农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贫困地区农户生计资本对大病风险冲击的影响研究 ———基于结构和水平的双重视角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户的生计资本是其抵御大病风险的重要依赖。首先通过纳入心理资本维度对可持续生计理论进行拓展,利用桂、鄂、赣三省(自治区)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对农户生计资本进行量化.然后,基于生计资本的结构和水平双重视角,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讨农户生计资本对大病风险冲击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农户生计资本具有结构和水平不均衡现象,各类资本测量值的大小顺序为心理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心理资本最丰裕,自然资本最缺乏;结构上,53.46%的农户属于弱资本型,分维度资本结构中心理资本占优型和社会资本占优型农户较多,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9.62%和 32.52%。②农户生计资本的分维度水平对农户家庭是否遭受大病风险冲击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户是否遭受大病风险冲击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③对遭受大病风险冲击的农户而言,无论是生计资本的结构还是水平均在减弱大病风险冲击的严重程度方面有着显著作用。水平上,资本总量和分维度水平均对大病风险冲击的严重程度有显著负向影响;结构上,人力资本占优型和金融资本占优型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

  • 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能抑制地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吗?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摘要:以2015年末我国实施的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 -2020年A股地方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抑制了地方国有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规模。区分金融资产类别后研究发现,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显性金融资产规模的抑制效果较明显,但与隐性金融资产配置规模间无明显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以及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强度越大时,政府审计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规范政府干预缩减了地方国有企业显性金融资产配置规模,且在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这一抑制效果更为明显。

  • 乡村教育建设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提交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乡村教育是积累国家发展和乡村建设所需人才资本的重要渠道,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当前,城乡教育仍然面临较大差距,乡村教育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制度设计缺陷及社会文化引导不充分等现实问题。为应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新挑战,瞄准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乡村教育建设的优化路径应聚焦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政府五大主体,通过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教育建设体系,发挥各方优势和能动性,整合和完善城乡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和改革乡村教育管理制度。同时,从社会和文化层面带动和鼓励各方主体共同参与,补齐乡村教育的发展短板,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中国城乡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

  •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群体分析、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基于6省区“头雁”群体的调查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参加国家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 “头雁”项目的1236名新型经营主体进行调研,总结了中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群体的主要特点,剖析了当前培育工作的现实困境和提升策略.研究发现:中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群体已初具规模,群体越发开放化、多元化、专业化,体现出年富力强、融合发展、效率提升等新特点.调研显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 “头雁”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面临培育需求与参训目标存在 “岔口”、数字农业赋能发展能力不足、品牌建设限制盈利能力、缺乏辐射带动和资源转化的有效路径等问题.对此,本文建议从探索全员覆盖的 “开环教育”、强化搭建服务平台、赋能新业态运营、建设长效运行机制四方面进一步提升国家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成效.

  • 新质生产力的跨域传递:路径与机制 ——基于上海“苏北农场”的案例研究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2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明确了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包含生产要素创新性转化、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生产组织创新等多层意涵。不同于自发型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路径,本文提出通过跨域传递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地区转移,推动生产力优化配置。以上海为例,其作为我国创新高地,农业生产力呈现指数级增长,并朝着绿色集约方向发展。但域内耕地减少和成本上涨,导致近年来总体生产能力和产值下滑,域内发展空间不足,使得农业生产力向域外转移。其中,苏北农场是承接上海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地,通过接受上海的多轮生产力转移,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并迈向区域经济高水平合作阶段。生产力形态则体现为从传统生产力的激活与重建,到农业转型升级、先进生产力培育,再到新质生产力区域扩散的变迁。苏北农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历史经验,对我国促进生产力跨区配置、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价值,域外农业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 高质量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实践进路与路径优化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统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逐步缩小,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取得一定进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重要进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取得明显成效,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与此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体制机制不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有待加强,是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高质量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健全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健全城乡要素双向合理流动体制机制,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体制机制,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 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来自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的证据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厘清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探究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变化的根源,对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表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总资产、农村劳动力人口数量、村民受教育程度、财政投入等因素对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集体经济财务公开、非国有就业比重以及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其收入增长影响不显著。基于此,研究建议:当前应持续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渠道推动集体经济资产增值,促进农村地区劳动力数量回流,提升村民受教育程度,增加对集体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