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发区出口产业筛选机制:产业规划还是集聚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提交时间: 2024-01-16

    摘要:空间溢出带来的集聚租和税收减免与补贴等产生的政策租,使得中国开发区成为出口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作为兼具政府职能和企业功能的组织平台,现实中开发区筛选出口产业的机制和依据是什么?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在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反事实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解了开发区出口企业生产率溢价的源泉和贡献占比; 其次,利用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准确测算了行业的集聚外部性大小; 最后,基于手工整理的中国重点产业数据库,检验了开发区筛选出口产业的机制和依据。研究发现: ( 1) 开发区在筛选出口产业时,既依据集聚外部性理论又重视国家重点产业规划。具体而言,集聚外部性较强和属于国家重点产业的出口企业,入驻开发区的概率分别会提高 5. 93% 和 1. 83% 。( 2) 开发区对出口企业存在明显的筛选机制,忽视这一作用将会导致对集聚外部性的高估。( 3) 剔除开发区出口企业空间选择行为的影响后,集聚外部性仍是开发区出口企业生产率溢价的主要动因。研究结论对于准确评估开发区出口企业生产率溢价的作用机制,以及认清开发区出口产业筛选的理论依据,都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研究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22 合作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摘要: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化之间存在深刻且复杂的互动关系。现代化既离不开政党和政党制度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贡献,又对政党和政党制度本身的提高与完善提出新的“时代之问”。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需求,具有强大的动员力、向心力和凝聚力,能用真实有效的民主来凝聚人心,调动人民群众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服务于中国共产党的宏伟目标,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政治支撑。现代化进程中新型政党制度建设的经验启示:坚持党的领导是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发挥的根本前提,和谐党际关系是新型政党制度健康运行的力量之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型政党制度生成发展的价值遵循,坚持与时俱进是新型政党制度丰富完善的必由之路。新征程上,要提升新型政党制度认同性,巩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支撑;增强新型政党制度民主化,形成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推动新型政党制度机制化,筑牢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提高新型政党制度参与性,激发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力。

  • 技术驱动下的数字政府成熟度研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4-18

    摘要:数字政府建设是数字技术嵌入政府治理,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动态过程。至于什么是成熟的数字政府,各界认识尚未统一。现有评估多是“完成式”的事后检验,缺乏“将来式”的目标指引,因地制宜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需要简单通用的参照系。基于区块链信任的“制度—效能”转化框架,较好地分析了制度执行中的信任问题,以此为指导构建制度优势、运行机制、技术支撑和数据治理为主的数字政府成熟度分析框架。根据其中四要素的生成逻辑,以D市大数据指挥中心场景化应用为例,探讨分层级、分阶段设定目标来消除现有困境的实践路径,可以以执行有力、机制有效、技术可靠与效能可见为方向,多措并举、循序渐进提升各级数字政府成熟度。

  • 债务—美元国际货币霸权体系的支柱及———基于存量—流量一致模型分析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世界经济 提交时间: 2024-04-08 合作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摘要:本文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货币金融思想和后凯恩斯货币经济学存量—流量一致模型 (SFC) 分析方法, 考察债务—美元国际货币体系的本质, 梳理了支撑其霸权地位的六个主要支柱, 阐述了影响其主要支柱变化的因素与机制;考察了其霸权性质的具体表现, 即美国国债国际实际利息支付下降与美国国际投资头寸中资产端相对负债端的超额收益率现象。 进一步测算出美国从2006 年一季度至2022 年四季度, 超额收益率在国际收支总头寸平均值为0.397%, 直接投资头寸平均值为0.999%。 当前, 美国实体经济弱化、 美元和美国国债国际使用度下降等关键因素的变化使得债务—美元体系的国际货币霸权地位发生动摇。 未来我国应该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提升我国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沉浸式教学模式的、图景及其实现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4-15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沉浸式教学模式是落实“科教融汇”的重要体现,也是助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能化转型的有效形式。以智能技术赋能的沉浸式教学凸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构与场域的动态开放、内容与形式的融合创新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互构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沉浸式教学的图景展现要依据“场景匹配-沉浸体验-效果反馈”等环节有序推进。要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主体素养、优化叙事内容以及拓展实践场域等多维路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沉浸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切实促进沉浸式教学效果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