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及汉初市场交易中的“质”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秦及汉初市场交易活动中的“质”,是交易者买卖奴婢、马、牛等之前,市场管理机构核查买卖物之权属,以防止其为盗窃、劫掠所得的程序。“质”不但是官府对民众财产所有权及其转移进行监管的方式,而且具有打击犯罪的功能。官私之间、私人之间在进行大宗物品交易时,必须进行“质”,否则以“不质律”论处。“质”的一般方法,是由市亭、市舍向交易者居住之乡、里进行调查,乡、里提供“质书”即权属证明,市亭、市舍据此进行核验。跨地买卖之“质”,交易者需携带“质书”,由出卖地之县的市亭进行核验。官私买卖中的“质”,还需要“虚质”,即将“质”暂时空置不办,当场完成交易后再在规定时限内补办。官府在进行“质”时需要收取“手续费”,即“质钱”。

  • 出入史哲 重思道家——访熊铁基教授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25 合作期刊: 《哲学动态》

    摘要:熊铁基教授是中国著名的秦汉史专家和道家道教研究学者。他对秦汉政治制度史、军事史、黄老道家、早期道教起源均有深入研究。熊铁基教授自言,高中时期因参加社会活动,才对历史感兴趣。考入历史系后,他转益多师,先后受教于吴泽、吕振羽、唐长孺、张舜徽等学者。在秦汉制度史方面,熊铁基与安作璋合作,对秦汉中央、地方的官制、选官、考课、爵位、秩俸和各种礼仪制度进行了详细梳理考证。在哲学史与思想史方面,他认为汉代道家对先秦道家在思想倾向、人生观和政治哲学等方面均有所变革和发展,因而提出了秦汉新道家。在此基础上,他对秦汉新道家的特点、思想以及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研究。道教史方面,他对道教起源问题作了重新考察,把道教起源时间前推到了战国时期,并对王母道、方仙道等道派的产生和来源作了一些考证梳理。

  • 出土文献与考古视野下“中华”观念的形成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7-29 合作期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日渐丰富的出土文献与考古实物中,蕴含着在先秦时期 “中华”观念形成的历史信息。 “中”的起 源与先秦时期的“地中”“土中”“天下之中”等地理概念息息相关。 西周春秋时期“华夏”族群的融合与发展, 为战国晚期“中华”观念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产生之时,“中华”观念的基本内涵即包括以“华夏”文化 为共同文化标准,以“禹迹”“九州”为共同活动地域,以黄帝子孙为共同世系认同。

  • 试论乡政体系的运作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7-29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秦乡政基本架构是由作为县下基本行政组织的乡和县廷及各有司派驻的垂直机构并行,前者称乡 部,后者为离官。秦乡政运作主要包含上行、平行和下行政务:上行政务包括上承、上请、上报等方式,下行政务包 括指令办理、协同办理与直接办理等,平行政务主要有协同、制约和分司三种运作机制。秦乡政体系是中国古代中 央集权制政体与大一统王朝乡村治理的起点,其乡政与乡村治理模式独具特色,乡政体系的高效运作对秦的崛起 及统一后的基层社会治理与社会运转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其中蕴含的治理传统与制度基因是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 有机组成,对中国历史上的乡政与乡村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 信仰表征与权力维护:先仪式装饰艺术的功能价值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10-29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先秦仪式装饰艺术以物化的形式记载并延传信仰观念、仪式制度,呈现神圣价值追崇天人观念演化、权力维护和文化传播的功能价值。从事鬼神的巫觋艺术到重王权、伦理的礼教艺术再到关注生活感受的世俗转向,这种由神性到人性的理性化转变,体现出从他律的规范与禁忌到内化修为的演化特征。先秦仪式装饰艺术通过象征嵌入社会序链,并对维护社会运转起着重要的制度性作用,使得权力维护与文化传播成为其重要的功能价值。先秦仪式装饰艺术不仅是高度有效的符号表征系统,更是文化,思想和价值生成的建构主体,体现了规约社会行为系统的主动性价值。

  • 论先赵国的社会结构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邯郸学院学报》

    摘要:摘 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赵国社会等级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其阶级状况会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变化;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控制力在逐渐减弱,编户齐民制度改变了以宗族为核心的基本政治社会单位,个体家庭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强;分封制的没落、郡县制的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导致赵国社会阶层产生新格局。由此可知,旧的社会结构在阻碍社会发展的同时,新型的社会结构与等级关系便会孕育而生。

  • 如何书写,何以重写——一个《重写汉史》掉队者的检讨书

    分类: 历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7 合作期刊: 《国学学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初,是青年学者根据出土文献重写秦汉史的时代。想要根据出土文献重写秦汉史,除了充分省思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复杂关系,还需要做到三点:书写内容的更新、书写思维的改易、书写结构的变革。陈侃理主编的《重写秦汉史》共九章,《律令法系》《徭役制度》《军事制度》《政区地理》《时间秩序》《信仰世界》诸章的书写内容无疑都有所更新,书写思维也都有所改易,而《文字发展》《文书行政》《里耶秦简》三章还可见到书写结构变革的尝试。此外原有一章程少轩的《数术文献》,由于新的数术简牍即将刊布,暂时不克出版,反映出重写秦汉史成也材料、败也材料的限制。至于作者自己的《地方行政》一章,则缘于种种内外因素,未能及时交稿。此外,出土文献研究不只是碎片化,亦可能具有“普适性”,这无疑是根据出土文献重写秦汉史的关键基础。

  • 睡虎地汉简《日书·星官》及相关问题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5-23 合作期刊: 《文物》

    摘要:睡虎地汉简《日书》中有一篇简文,与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星》、《日书》乙种《官》以及孔家坡汉简《星官》内容相近。目前尚未发现篇名,暂据内容拟题为《星官》。本篇与同墓出土的《日书》其他竹简一样,残碎严重。经缀合得残简20余枚,另有内容相关的残片若干,如何定位尚待进一步推敲。简文分上下两栏书写,以栏线相隔。上栏即《星官》,下栏则是按照干支来占断的文字,与后世“百日忌”一类的文献有类似之处,本文仅讨论《星官》相关问题。

  • 清代总集编纂中的骚体观念——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汉三国六朝文》为中心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5-05 合作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文学总集对于文体观念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清人严可均就通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编辑整理呈现他的骚体观念。藉由对《全上古》凡例、按语、所录作品的分析梳理确认该书录唐前“骚”文59篇,由作品标题或序文体现的拟“骚”(《楚辞章句》所收作品)的立意,是《全上古》确立为“骚”的首要指标,而不论语言形式。题目体类特征不明显的作品“,兮”字句、句腰虚字句则成为《全上古》“骚体”判断的主要依据“。骚”从《诗》出“,骚”包含传统的“辞”体,也是广义的“赋”的一个亚类。严可均的观念受《艺文类聚》影响较大,但有所调整。《全上古》为代表的总集表达的骚体观念在清代较有代表性,刘熙载《赋概》等相关讨论与之呼应。

  •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政治学阐释——以周之变对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塑造为中心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7-05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从中华传统文明发展转型而来的以政治为中心的伟大文明。理解其形成和发展,应当尊重历史连续性并高度关注国家治理模式重大变革。作为一场以国家治理模式变革为统领的中华文明全方位根本变革,周秦之变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核心结构和基本范式并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演进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继承古代中国的精华并进行全方位变革和升级,革故鼎新、返本开新,使中华文明实现了从古代形态到现代形态的伟大飞跃,成为世界现代文明的重要成员。不容忽视的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范式和诸多基本要素、标识性特征传承发展自古代中国,其关键历史起点就是周秦之变。周秦之变以其内涵深刻性、早发现代性和蕴含的人类普遍性,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结构和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