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10
摘要:村居环境治理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基本环节,与村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村居环境的善治是通过一件件“微事情”的妥善处理实现的。基于苏州市J镇S村村居环境治理实践研究,发现村居环境治理具有“配合式治理”的特征。利益攸关者,其中特别是普通村民参与治理的自主性不足。因此,村居环境治理成功的密码在于激发利益攸关者的内生动动力,实现村居环境治理由“整治”向“自治”转变。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0-10
摘要:农村社区微治理是一个崭新的研究命题。它立足村庄的视角研究农村社区治理问题,力图建构以 “微治理”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框架。为此,在对农村社区微治理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重点从知识资源、框架、内容三个方面探讨农村社区微治理研究范式的建构。最后提出了该研究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预期,并提出了农村社区微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宏观治理只有通过微治理才能落到实处、造福民众的观点。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目前,我国的发展战略以强国为主线,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相对应的转变,高校设计学对人才培养策略亟需革新。本文以设计学多维度融合的学科特质作为切入点,依据国家提出的“守正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本文对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梳理。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集中讨论:首先从国家“供给侧改革”理念对人才培养新要求入手,结合“四新”理念分析了设计学人才培养的新变化。其次从恪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入手,梳理了课程思政在设计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融合模式。最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从树立文化自信、数据增效改良、实践培优增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对当下的人才的培养变革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以期为新时期设计学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一定的探索。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7
摘要: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恰似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数字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飞速发展和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也引发了教育领域的一系列伦理困境。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越发凸显,教育公平性面临严峻挑战,而且数字技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存在潜在影响。技术至上的观念冲击着教育的本质,虚拟学习环境与真实人际交往的脱节致使教育中的人文关怀逐渐缺失。深入探讨并解决这些伦理困境,对确保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10-24
摘要:安徽拥有丰富而独特的红色资源,这些资源承载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深入研究了安徽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并侧重探究了其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同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从创新开发模式、加强保护与传承、提升教育功能、促进文旅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开发策略,旨在为安徽红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期实现安徽红色资源的价值最大化,为推动安徽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10-15
摘要:安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和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旅游胜地,通过文旅融合展示了独特的徽风皖韵,文化遗产为安徽的旅游产业注入了新内涵、为产业经济释放了新价值;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利弊共生,旅游开发带来经济机遇的同时也给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带来了新挑战;新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技术带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变革的同时也遭遇了新挑战。只有实现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良性互动,才能促进安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0-10
摘要:安徽作为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本研究聚焦安徽文物保护利用及文化遗产传承机制,通过实践探索、构建传承机制的研究,为安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可持续发展。深入探讨了该地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细致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策略和建议,如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创新传承方式、提高公众参与度等,旨在让安徽的珍贵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从2017年出现的“拉尔瓦实验室”(Larva Labs)和“加密猫”(CryptoKitties)算起,截止至2021年末,建立时间不到4年的NFT市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区块链与传统网络虚拟财产(Virtual Property)及数字艺术的结合正在为数字资产化和资产数字化注入新的活力。虽然区块链数字资产本身具有可验证性、不可篡改性和永久性等优势,但由于客观存在的技术门槛和数据门槛,目前公众对NFT艺术品的性质、数字资产的确权以及对传统艺术市场本身等方面的认知仍旧不够明朗。加之NFT本身也正处于快速演化的进程之中,因此本文试图综合现有的文献与数据就2017-2021年阶段的NFT艺术市场进行一次限定性的切片研究。由于这个议题本身具有较强的离散性,文本采取了对NFT的历史与观念、分类与范式和数字资产物权现状进行分别描述的方式,以期为相关的行业和从业者提供一种对NFT艺术市场的基本认知。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7-03
摘要:本生故事画是佛教美术最为重要的部分,以其为题材的作品广为流布。各区域的本生故事画表现出艺术形式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是因不同地域文化主导所致。本文通过剖析不同地域文化影响下本生故事壁画的图像及构图形式,深挖本生故事图式流变的影响因素,以期清晰认识本生故事画在传播流布过程中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基本样貌,同时分析本生故事画为融入本土文化做出了哪些改变。克孜尔石窟与莫高窟是地域文化的优秀代表,也是对佛教本生故事具有艺术生命力的诠释,本文以二者为主要研究对象。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6-27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不断更替的网络流行语,反映出人们社会心态的变化。近年来,以“丧”“佛系”“躺平”等青年亚文化为代表的网络热词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等平台接踵而来,逐渐形成一种特定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亚文化现象。“躺平”青年是指放弃拼命工作、放弃努力学习、放弃积极生活的一类群体。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遭遇挫折和逆境时,往往会采取一种回避性的心理调节机制或退缩性的行为调整策略。“躺平”青年主要以“丧”、焦虑综合征和消极遁世主义作为现实表征,以期掩盖其“废”、现代性焦虑和防御性悲观的社会心态,具有低欲望、退缩性和习得性无助的行为规律。尽管“躺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青年在繁忙疲惫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得到暂时性的调节,但其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低欲望助推反向消费心理异化会影响社会的生产消费环节; 退缩性弱化了青年的奋斗动力,不利于社会奋斗精神的培育; 习得性无助导致了意义感的丧失,会使“躺平”青年否定自我生成性意义。因此,可以运用心理疏导培育“躺平”青年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利用奋斗精神涵养“躺平”青年“三气”,通过意义疗愈使“躺平”青年追寻到生活的意义乃至生命的意义。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电子商务能否助力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本文基于翔实的村级与规模经营农户微观数据,实证检验电子商务对乡村特色农业发展的影响、制约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能够显著促进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其作用在全国层面具有普遍性。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验证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调节效应和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电子商务不仅能直接通过拓宽销售渠道、营造品牌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还能通过吸引劳动力回流等方式加强地区人力资本强度,间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但其影响受到村庄干部素质能力的调节。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完善乡村电子商务政策、推进乡村特色农业发展和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