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28
摘要:“中体西用”的形成与儒学的经世传统密切相关。儒学作为一种经世之学,在不断演变发展中形成了“通经致用”和“明体达用”两种经世传统。近代以来,面对西力东侵裹挟下的西学东渐,儒家士大夫试图恢复两种经世传统的努力以失败告终。在“通经致用”传统不断弱化的情况下,近代知识分子以“中体西用”容纳“明体达用”,最终实现了儒学经世传统的近代转型。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杨昌济一生始终不离儒家这个根本,即使在国外留学时期,也经常教导他的弟子或晚辈,要认真研习儒学。他在1914年10月发表的《劝学篇》中根据宋代儒者借助佛教东传的潮流创造宋明新儒学的经验,预言在西学传入中国的大潮中,儒学也将出现一种新形态。1915年他又明确提出,如今西学东渐,谁能如宋儒一样融会贯通确立一新学派?我们说,杨昌济是现代新儒学的倡导者,是因为他不仅最早分析了创建儒家新学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提出了如何创建的方法,这就是“合东西两洋之文明一炉而冶之”。他所著《论语类钞》就是在哲学伦理学方面援西学入儒的典范。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毛泽东战略观是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把马克思主义战略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物。在毛泽东战略观指引下,党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进入新时代之后,习近平在继承毛泽东战略观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主要表现为:坚持毛泽东关于战略观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战略问题在党治国理政中的根本地位;坚持毛泽东关于战略问题始终围绕党的奋斗目标原则,结合强国复兴伟大实践提出新时代战略观的使命任务;坚持毛泽东关于战略观的基本概念框架,丰富发展毛泽东战略观的思想体系;坚持毛泽东关于战略与战术的辩证理解,与时俱进地赋予其新的时代表达。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证明,习近平新时代战略观为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战略指引和基本遵循。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5-08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领军方阵,要秉持好职业教育新理念,在重视学生个性化特点的基础上培养出适应社 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开展好适合高职院校特色的思政教育工作,肩负起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德艺兼备的大国工匠等新时代使命。高职院校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工作的相关论述 为指引,以“三大结合”推动思政教育理念创新,为职业教育铸魂育人提供更加坚实的战略支撑。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自然灾害给社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环境破坏、设施损毁等损害,同时也会带来社会心理、社会行为等干扰与破坏,形成危及社会稳定安全的社会风险。自然灾害社会风险生成演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主要由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社会风险载体脆弱程度、社会韧性能力等因素决定。这些因素推动社会风险向着蕴藏期、显露期、蔓延期和消减期四个阶段演变。自然灾害社会风险在其演变过程中又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在社会风险承担方面呈现马太效应,在社会风险扩大方面呈现蝴蝶效应,在社会风险感知方面呈现涟漪效应,在社会风险传导方面呈现多米诺效应。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4-24 合作期刊: 《求索》
摘要: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英雄壮举,是中国近代百余年历史上的荣耀篇章,是爱国主义与斗争精神高度结合的典范。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尺寸不可让人”的领土主权意识和建设新疆、巩固边防的国防意识。左宗棠收复新疆中的斗争精神,不仅体现在敢于同错误认识、侵略势力、艰苦条件等作斗争,还体现在善于斗争上,如充分战前准备、正确战略战术运用等。这启示我们:爱国主义和斗争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尤其要正确把握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辩证关系,既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讲究斗争策略和斗争艺术,确保斗争胜利。
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提交时间: 2024-08-09 合作期刊: 《求索》
摘要:围绕《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7项所规定之著作权法权项弹性条款,理论界存在颇多争议,实务中亦存在适用上的困惑。当前,围绕这一条款的解释方法,在北京、上海、湖南等地已经形成了基于地域而分化的裁判思路。这些裁判文书尚不同程度地存在说理不充分或者无说理的问题,可有损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后果的可预见性,并可能存在“同案不同判”的潜在风险。结合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等方法,“识别义务说”裁判思路相对具有较大优势,这是由于这一裁判思路与侵权法上的社会典型公开性理论具有较好的契合性。有关部门可尽早总结相关裁判经验,在全国范围形成统一裁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