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数据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推演与经验证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在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厘清政府数据开放的经济价值创造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政府数据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以政府数据平台开通为准自然实验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其促进作用在公共服务支出、企业所得税收入和数字基础设施投资较多地区更为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积累、技能人力资本、研发人力资本及其与政府数据开放的交互作用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据此,从理论与实证层面重点考察了政府数据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这不仅丰富了相关研究文献,也为政府更好地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供决策参考。

  • 环境税、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本文选取2018—202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回归模型分析了环境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及创新投入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环境税对企业绩效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环境税能够倒逼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创新投入的增加能够提高企业绩效,且创新投入在环境税和企业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角度出发,为政府完善环境税制、强化环境税管理提供了政策建议,也从企业角度为企业更好地应对环境税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研究为企业在环境税压力下合理配置资金资源、积极推进创新活动提供了实证参考,丰富了环境保护税的相关研究。

  • 工作场所体验对企业员工的影响机制综述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近年来,一种基于玩乐性的组织文化在企业内部兴起,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重视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体验,并将趣味化体验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工具;同时,理论界中与工作场所体验有关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当前正企业及组织管理多元化繁荣发展态势,其中工作场所乐趣常被用来强化员工的工作体验。基于此,本文首先在中英文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其次,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出工作场所乐趣的概念与内涵,明晰了工作场所乐趣的影响结果及其作用机制,并构建了系统的研究框架;最后,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和提高企业对工作场所体验的重视。

  • 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第一项任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安全高效、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协调融合等特征,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集成为发展核心动能,以新产业为发展物化代表,以新要素为发展关键要素,二者通过制度变革机制、产业转型机制、多元融合机制和瓶颈突破机制等实现有效耦合。要从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创新技术供给体系、完善数字化共建共治共享体系等方面着手,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 为什么没有出现“报复性消费”现象:基于储蓄动机视角的解释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1

    摘要:数据显示新冠疫情有效控制之后并没有出现“报复性消费”现象,而现有研究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并不充分,缺乏基于统一理论框架的解释。本文将从储蓄动机视角解释这一现象,有助于提高学界和政界对居民消费行为的认识,为扩大需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发现,第一,基于经典消费理论和中国国情,中国居民具有平滑消费、遗赠性、预防性、流动性约束、文化偏好、竞争性、提升地位和限制消费等8类储蓄动机。第二,疫情对遗赠性和竞争性储蓄动机的影响相对较弱,而对其他6类储蓄动机有明显的影响。第三,疫情爆发会提升限制消费、平滑消费、预防性、流动性约束和提升地位等5类储蓄动机,从而降低消费;疫情有效控制之后,限制消费释放、“报复性消费”和预期收入提高会促进消费,而预防性、流动约束、提升地位等3类储蓄动机提升,以及预期收入下降会抑制消费。第四,由于疫情反复、限制消费释放有限、收入提升预期难形成等原因,平滑消费、预防性、流动约束和提升地位等4类储蓄动机提升对冲“报复性消费”,从而没有出现“报复性消费”现象。最后,逐一分析了8类储蓄动机的变化趋势,并提出降低储蓄动机、扩大消费的具体思路和相关建议。

  • 非粮化土地流转对粮食生产土地成本的实证分析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6-21

    摘要: 粮食生产土地成本持续走高成为既定事实,且土地快速流转与土地成本上涨呈相同趋势。基于粮食品种层面的 885 个宏观数据,将土地流转分为粮食化土地流转和非粮化土地流转,实证分析非粮化土地流转对粮食生产土地成本(流转地租金和自营地折租)的影响。研究表明,非粮化土地流转显著负向影响粮食生产的土地成本、流转地租金和自营地折租,而粮食化土地流转则显著正向影响粮食生产的土地成本和流转地租金,对自营地折租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非粮化土地流转分别提高了土地流转中采用股份合作方式的比重及土地流转中土地流入合作社的比重,从而降低了粮食生产的土地成本。因此,需适当调控两类土地流转的比重,土地流转的种植结构不能“一刀切”;同时,支持各地区通过组织创新推进股份合作方式的土地流转,并发挥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合作社的作用。结论为有效降低粮食生产土地成本提供实证依据。

  • 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基于市场化水平调节作用的分析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金融发展为降低农户收入不平等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构建数字金融发展、市场化水平影响农户收入不平等的理论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显著抑制农户收入不平等,市场化总水平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等市场化子维度能显著强化数字金融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抑制作用略强于数字化水平,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抑制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并且市场化总水平也能显著强化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水平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农户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