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明性的思想特点及其当代呈现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6-06 合作期刊: 《哲学研究》

    摘要: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当中,并体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和谐的统一体,这是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本体论依据。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崇尚的“和”是一体多面的,涵盖了个人、社会、自然以及天下,最终的理想是致太平,可见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在和平、和谐思想观念之下统一起来。中国哲学主张“和而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和实生物”,“和”是有生命力的。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和平性不但是中华文明生生不已的内在动因,同时也决定了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必然走和平发展道路,必然要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守正创新 不断为共建美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分类: 政治学 >> 外交学 提交时间: 2024-08-05 合作期刊: 《红旗文稿》

    摘要: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作重要讲话,全面阐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在世界百年变局中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进方向,发出“全球南方”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创美好未来的时代强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彰显了中国推动共建美好世界的大国担当。

  • 冲突层级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冲突调停的效力分析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4-30

    摘要:冷战结束后,国内冲突逐步成为世界武装冲突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冲突调解是构建冲突国国内和平的关键一环。伴随着和平建构主题的多元性,国际非政府组织逐步成为当今时代各类冲突中活跃的调解主体。然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调停实效始终备受争议。一方面,国际非政府组织宣称可凭借其在中立性、道义性上的优势对国内冲突进行有效调停;另一方面,强制能力的缺乏也使其难以在实施环节有所作为。因此,研究国际非政府组织在调停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界定冲突层级,对于理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调解效力至关重要。不同层级的冲突顺应不同的冲突逻辑,不同的冲突逻辑则生发不同的冲突情境与格局。在底层冲突中,碎片化和多元主体并存的冲突格局更适合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运作;而在顶层冲突中,其强制能力不足的缺点遭到放大。基于这一逻辑,在调解活动中与主权国家展开合作则有望强化其调解效力。通过对非洲和平进程展开的实证研究说明,评价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调解效果特别是在非洲地区的调解效果需要考虑冲突层级等限定条件,并将其与多元主体的互动纳入考量范围。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冲突调停中应与主权国家的调停体系进行密切配合,在维护国家主权与国际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整合主权国家、国际非政府组织等多方治理行为体的作用,可有效地提升冲突调停的可能性。

  • 美国政府与1949年北平国共谈判

    分类: 历史学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1949年北平国共和平谈判,不仅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格局的变化均产生巨大影响,美国政府的政策因之发生变化。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美国政府发起“和平攻势”,要求蒋介石退位,让李宗仁上位进行国共和谈。为了使中共同意举行和谈,美国政府企图通过联合国调停。为了阻止中共将革命进行到底,美国政府提出谈判“划江而治”和联合政府两大问题。中共反对“划江而治”和有反对派参加的联合政府,故美国的企图不可能得逞。美国政府见此,要求李宗仁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其“和平攻势”转到竭力遏制新中国的政策上来。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创新与世界价值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现代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方向,是当下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追求的发展主题。现代化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变革关系,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得到确证,资本主义文明的积弊让西方现代化道路在各种危机的倒逼中逐渐丧失“权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成功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样本,解决了诸多现实发展问题,走出了一条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现代化之路。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理论思想、实践方式、价值标准等方面都呈现给世界新的价值,真正为人类追求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共同富裕: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共同富裕提出阶段性目标,到2035年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本文认为: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下的共同富裕理论内涵,应当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从人口规模看,共同富裕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从覆盖面看,我国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全体人民的幸福;从实现维度看,共同富裕并不是单指某一方面的富足,而是包含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内的全方位的文明建设;从可持续发展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和坚实基础;从发展环境看,努力建设和平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走好和平发展道路至关重要。最后,本文基于中国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理论内涵的规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路径,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