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大国竞争作为国际政治 与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网络与信息化时代中呈现出崭新的内容与形式。梳理在网络空间中大国竞争的现实与理论,建构出网络空间大国竞争的分析框架,并结合具体案例,进一步从治理规范、技术标准以及地缘政治维度呈现出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中的竞争实例。与此同时,指出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中存在的利益交集,并提出通过维护网络空间战略稳定,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方式强化互信与合作,提供了一种可以参考的战略路径:通过维护网络空间战略稳定,确保双方战略克制,深化双方在网络空间各领域互信与合作,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8-27
摘要:近年来网络空间中英雄模范频繁遭遇污名化问题,这不仅破坏网络空间的风清气正,也严重侵害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污名化现象的成因而言,学界当前基本形成了经济逐利、意识形态斗争与网络自身特性的三类理论视角。但本文试图阐明,网络空间是一个经济、政治与网络自身交往逻辑内外耦合而成的公共生活空间,在这一兼具商业性、意识形态性与即时传播性的特定场域中,英雄模范污名化现象可被视为不同支配性行动逻辑之间冲突所导致的“公地悲剧”。此种认识论转向或可为探究解决网络空间中英雄模范污名化问题提供一条新的理论进路。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19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调查梳理面向网络空间的计算档案学研究成果,旨在明确计算档案学的发展场景与方向。文章对计算档案 学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发现目前面向网络空间的计算档案学研究在面向网络空间的档案馆拓展、基于网络技 术的电子文件管理变革、融合于网络空间的档案理论与方法重构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随之,结合网络空间及其在中国 的发展实际,文章提出计算档案学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拓展:网络空间可解析为怎样的档案管理场景、计算档案学面向 网络空间的扩展建设方向及其内容是什么、面向网络空间的计算档案学如何应用于实践活动、立足中国本土的计算档案 学建设路径。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民族学论丛》
摘要: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实践应然,又是新时代汇聚团结春斗磅礴力量的重大举措。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指向在于各族人民在网络生存化过程中,保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刻在场”的持续状态。思想关系机理理论对网络空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具有解释力,从动因性机理、对应机理,双向感应机理和思想场机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就会发现网络空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动因是人的需要、利益与价值的实现,必备条件为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系统,作用反应表现为心理、思想、精神互感,状态集合则是网络空间汇聚思想合力。满足各族网民网路生存的公共生活需要、健全完善网络空间铸牢工作系统、增强各族人民的互感联结和营造网络空间铸牢的思想场。有助于铸牢网络空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国际安全研究》
摘要:网络威慑是国家为应对网络空间风险和威胁而采取的战略。冷战时期核威慑路径难以有效复制至网络空间,各国战略界依据网络空间特质而推行的“定制式威慑”也遭遇各类掣肘,网络空间随之长期面临“威慑困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空间塑造了新的威胁与风险,其武器化态势也逐步推动网络安全领域的变革。随着相关技术持续融入网络空间安全体系,具有进攻者优势的网络空间重新具备了迈向攻防平衡的可能性,从而为威慑战略在网络空间的重新适用提供了理论契机。在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空间攻防平衡状态下,国家将利用拒止与惩罚两种威慑框架应对网络威胁;而在趋向网络攻防平衡的过程中,国家倾向于采取跨域威慑、纠缠威慑和去合法化威慑等方式应对不同层面的网络安全威胁。人工智能技术的武器化为网络威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官僚主义、溯源政治与国际治理缺失等人为问题将长期阻碍网络空间攻防平衡状态的达成。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5-09 合作期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摘要: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建既 是国家安全需求,也是推动全球信息秩序向公平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 网络空间 安全共同体构建可从内部与外部两条逻辑主线入手,向内提升软硬实力把牢制网权; 向外以“四点原则”“五点主张”为核心原则与工作重点,推动达成价值共识、寻求共同 利益。 路径上以网络强国建设为立足基石、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价值指引、以网 络空间安全中国方案为参考,在物质层、理念层、制度层向国际社会贡献更多全球公共 产品,推动网络空间安全共同体构建。
分类: 新闻传播学 提交时间: 2024-10-18 合作期刊: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摘要: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与物理空间同等重要的人类活动空间,在助推社会各 领域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赤字、安全困境、政治和文化霸权等严重 问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对时代问题的必然回应。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 共同体”,就要明晰并尊重网络空间“超地域”和“去中心”等基本媒介特征,处理好其 与物理空间乃至自身不同主体间的契合或张力关系;“道义”感召甚至成为“构建网络 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动力机制,要站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立场上,以“正义”铸魂、 以情感共振;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交往上,则应秉持“互鉴”原则,既要不断创造并包容融 聚了异质文化基因的新文化样态,追求超地域性的价值、规则共识等,更要打破网络 “霸权主义”“中心主义”思维,尊重文明的主体性、多元性等。在媒介技术维度,则要通 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数字智能公共产品等措施,破解世界数字鸿沟与西方 话语垄断困局,为“正义”提供畅通的表达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