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质量的关系——基于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2-04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从创新能力和创新质量两个视角考察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并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与传统创新投入要素结合后,对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质量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影响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与要素协同能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对于区域创新质量的促进效果不显著。

  • 基于数字人文技术的上海松江九峰地区景观空间意象探究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12-03

    摘要:松江被誉为“上海文化之根”,而九峰作为该地区唯一的山林资源,以其独特的自然美景自元代以来便成为了江南地区的著名景点。在当代,九峰仍然是展现当地山林景观的重要地标。深入研究九峰地区景观空间意象,有助于识别与理解当地特色景观,从而揭示历史风貌,以传承与发扬我国江南山林传统景观文化。诗词中含有丰富的历史地理信息与景观空间的意象描写,故文中以元明清时期 629 首松江九峰地区景观题材诗词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对诗词进行分节、筛选、定量分析与可视化分析,探索松江九峰地区景观意象构成因素及特色。研究结果表明,1)松江九峰地区拥有数量繁多的自然景观物象与类型丰富的人文景观物象。2)松江九峰地区诗词文本中以中性情感词与积极情感词占比最高。3)围绕物象与情感,松江九峰地区共归纳出“秋月泛舟”、“闲适幽居”、“松山感怀”“山间怀想”与“华亭山水”5 类景观空间意象。依据结论,为当地景观建设与规划布局提供理论借鉴,对松江九峰地区特色山水文化塑造具有参考价值。

  • 高校因治安管理处罚开除学籍的法律限制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摘要:基于治安管理处罚等非学术原因开除学籍,尽管具备一定的高校自主权因素,但不能完全遁入大学自治范畴,否则有损大学治理的法治根基。开除学籍属于行政制裁体系中的“惩戒罚”,与治安管理处罚并行适用不违背“一事不再罚”原则,但应受到三方面的法律限制。其一,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2条作为形式上的处分依据,仍需符合“过罚相当”与比例原则,使其法律适用具备实体正义。其二,因校外受到治安管理处罚而开除学籍属于特殊情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需达到“情节严重”之程度方可作出。其三,高校对“情节严重”的判定,受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整体约束。同时,高校在“情节严重”要件上的解释仅限于主观层面,在整个情节认定中的作用力有限。

  • 500强医药跨国公司:全球布局与在华投资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摘要:目前,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需求结构的加速调整,以及世界500强医药制造公司全球布局转变进入关键时期。在此情况下,拥有巨大增长潜力的中国医药市场应该如何进一步高质量地引进医药业跨国公司投资便成为颇具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医药制造业的基本特征,总结了入选世界500强排名的医药制造企业的经营情况、全球投资布局和在华投资发展,最后从战略、制度和政策层面,提出吸引500强医药制造企业投资的策略和建议。

  • 社会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刑事治理的体系性优化

    分类: 法学 >> 刑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政法论坛》

    摘要:刑事治理在社会治理中一直发挥重要作用,经过刑事治理模式的不断演进,当《刑法修正案(十二)》发布后,刑事治理已经更加深度地介入社会治理中,深刻影响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司法实践中,刑事治理肩负着实现良法善治的兜底性使命,为法秩序统一提供坚实支撑,并彰显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价值导向。当前刑事治理过度介入社会治理表现为刑法理念的泛刑罚化、规范内容的不断变更以及司法实践的广泛争议,导致背离社会治理现代化初衷、违背刑事治理内在秉性、阻碍市场经济正常发展、影响科学合理执法以及难以预测的刑罚附随后果等负面效应。为了优化刑事治理模式,应在理念上克服泛刑罚化的思维定势,坚持刑法谦抑性原则,构建“自由刑法”的立法模式,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自由,并在司法实践中提高执法水平。

  • 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法律挑战与监管协调路径研究

    分类: 法学 >> 国际法学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政法论坛》

    摘要:随着央行数字货币的崛起,跨境支付领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受限于技术、法律、政策等多方面因素,成为制约其广泛应用的重要瓶颈。针对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监管协调的问题,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关于加强跨境支付三个优先主题的针对性的策略建议。统一支付标准和协议、加强技术创新和优化监管框架是提升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关键。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创新多央行数字货币的治理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

  • 数据安全风险自我规制的理论逻辑、现状检视及其优化路径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2-03

    摘要:[目的/意义]数据安全风险产生的根源在于其运作过程封闭性导致的黑箱效应和认知开放性引发的溢出效应,对数据安全风险的规制宜从“命令—控制”型政府规制模式转向自我规制模式。[方法/过程]反身法理论以自我规制为核心并从规制理念、规制结构上提供了进路。自我规制的实践落地需通过立法先行发挥引领和保障作用,以反身法为理论工具,对我国现有105部与数据主题密切相关的法律规范文本进行检视。[结果/结论]发现现有立法中存在规制理念以干预主义为主、组织型规范缺乏对组织结构的引导、程序型规范中激励与监督机制缺位、沟通型规范中信息披露机制严重缺位、授权型规范中授权前提和授权保障机制缺位等问题。数据领域立法需通过在立法理念上形成保障主义倾向;形式上以促进型、激励性立法为主;规范结构上强化对构建自我规制机构的引导、重视激励与监督机制、增加信息披露机制、明晰被授权前提与保障机制;以及在立法中对自我规制保持谦抑等系列措施进行系统性回应,以兼顾数据的发展和安全。

  • 《论语》器喻三义的政治哲学新解及启示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2-03

    摘要:《论语》曾围绕着“器”的隐喻对为政者的自我修养问题展开过一场别开生面的探讨。具体由“先利其器”“器人以才”“管仲器小”“瑚琏大器”,以及“君子不器”五项命题共同构成。以此为专题,可以划分出既有区别又逐级递进的三重人格修养境界:第一,在为政才能层次,君子对自己要“先利其器”,表现为不仅要“善闻其政”而且要“知人善任”,面对所用之人则要“器之以才”,而非“求全责备”;第二,在政德修养层次,为政者不仅要避免“管仲器小”所体现的才高德鄙,更要追求“瑚琏大器”所比喻的德才兼备;第三,在超越德才关系的更高一层,为政者还要努力在纷繁错杂的现实世界与政治事务之中,坚守“大道不器”的“大同”理想,进而以“无为而治”的方式践行王道之治。

  • 互联网企业收入确认的歧见与解决对策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摘要: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给互联网企业收入确认带来了许多问题,既影响互联网企业正确计量经营成果,又影响国家税收,但目前国内外相关准则并未对此予以明确规范。 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互联网企业收入确认中存在的问题,如成本计量不准带来的成本计量模糊、收入确认不准、成本与收入匹配度差问题,业务过程繁杂与合作形式多样性导致各履约义务难以清晰识别带来的收入确认问题,多样性的促销业务带来收入确认在时点、金额上的不确定等问题。 根据存在的问题既提出了诚信确认收入、遵从权责发生制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按照收入确认模型中“五步法”来判定是否确认收入、尽力消除数字鸿沟、提高税收遵从度等普遍性建议,又分别根据不同企业的业务特点对淘宝类、团购类、广告类、网游类、会员服务类企业提出了具体建议。

  • 达龙·阿西莫格鲁对宏观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的贡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摘要:阿西莫格鲁阐述经济增长理论的前沿领域,包括内生技术进步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经济网络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 在内生技术进步理论方面,阿西莫格鲁明确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微观基础,提出最终技术进步取决于两种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 在熊彼特创新理论方面,阿西莫格鲁提供了一个框架分析新企业进入和现存企业创新或退出共同促进增长,以及政策干预对新企业与现存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的影响效应。 在经济网络理论方面,阿西莫格鲁研究经济网络中微观冲击影响宏观经济表现的一阶、二阶效应,分析网络结构如何影响微观冲击在经济系统中传导形成宏观波动。 在人力资本理论方面,阿西莫格鲁深化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以及人力资本形成、配置的理论认识,提出一个基于任务的理论模型研究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社会政策发展路径与动力机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2-03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消除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并不意味着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完全消除,如何发展和完善乡村社会政策体系既是稳固脱贫攻坚的基础问题,又是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机制问题。立足于此,从贫困治理政策间关系视角去探究农村扶贫政策与乡村社会政策的演变动态、发展动力与未来方向。以G省L县进行历史制度分析发现:(1)贫困政治化是扶贫政策吸纳乡村社会政策的前提,作为政治任务的扶贫运动可以调动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以及行政手段等各种资源,从而呈现扶贫政策与社会政策的悖论共存;(2)党建扶贫实践中的社会政策发展体现了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双重推进道路,其本质是中央的贫困治理政治势能转化为乡村社会治理效能的过程;(3)该过程通过价值宣传路径、组织嵌入路径与资源输入路径体现了乡村社会政策发展的思想动力、权威动力与利益整合动力,并且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结构性基础。创新之处可能在于抓住了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问题,从社会政策视角进行了回应。

  • 有条件开放类公共数据合理使用的法治规则形态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2-03

    摘要:有条件开放类公共数据是社会主体在满足使用资格与能力条件下,为谋求合乎自身利益、公共利益、未来利益的增值收益,通过践行法定使用程序所申请使用的一类公共数据。现有规则体系对有条件开放类公共数据规制的健全度与系统度不敷,造成使用资质获取步骤隐晦、使用对象交互渠道隔阅、使用程序趋同诱发风险、使用限度总体标准迷惑等难题。仅以载于规范文件的规则为评价参照会削弱有条件开放类公共数据使用行为的活性,须寻根究底法治规则所蕴含的合理性基因,通过“理”的精神内核、弹性安全预防、公共利益加成、经济价值贡献、矛盾衍生化解等依据为形式上无明确规则依据但实质上合乎规则的使用行为提供法治支撑,并以判断依据为指南优化当前规则。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12-02

    摘要:本文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过程,阐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经过反复比较和甄别作出的必然选择,旨在从百年历史昭示世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重托,只有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 陈独秀主编时期《每周评论》与其他报刊的互动

    分类: 新闻传播学 提交时间: 2024-12-02

    摘要:《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颇有影响力的刊物。陈独秀主编下的《每周评论》与《新青年》等进步报刊相互呼应,积极讨论时事,与各类宣扬新文化、传播新思潮的报刊通过交换广告等方式互动,彼此推介;通过日常转载和特别附录凝聚舆论力量,为新文化阵营寻求更广泛的支持;通过日常评论参与社会重大事件,及时向读者呈现社会热点。《每周评论》的创办,是五四运动前后知识分子参与塑造独立于政府权力以外公共舆论空间的重要尝试,构成了新文化舆论空间的重要部分。对《每周评论》与这一时期其他报刊互动的研究,呈现了民主与科学历史潮流下更为丰富的历史面向。

  • 智能媒介化与中介化的范式建构及其价值旨归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迭代,突变式的技术涌现加速了社会时间的脱域以及空间结构的转型,也反过来促发学界关于媒介、社会和文化关系的重新思考,延展了媒介理论的生命力。 媒介化与中介化的理论概念,及其理论在地性的对话与实践,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场域和研究视角,弥合技术与社会文化在讨论上的断裂,使得研究者在二元对立中找到一种新的居间性逻辑。 本文借助新的范式建构分析框架,主要从范式修复、范式建构和范式再思的视角,尝试比较中介化与媒介化这两种理论范式和研究取向,将理论范式放置于历时性的流变,以及当下的社会与智能化媒介实践中,在人类主体作为“行动者”以及“互动者”,以及媒介技术“被看作”行动者或者“已经成为”社会行动者的多重社会角色框架映照下,媒介化与中介化理论范式如何适应社会变革;在智能化媒介实践中,拓展理论深度与应用广度,从而分析新媒介时空场域下理论范式的修复与发展,拓宽范式的经纬,探讨现实理论发展与人类发展和在世实践的映照,以期更深入地理解人类与智能媒介技术的新型互动。

  •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村民”法律主体资格的构建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法律主体资格的构建是新村民融入农村社会并赋能乡村振兴的前置条件。构建新村民的法律主体资格应在坚持新村民与原住村民共同发展前提下,实现二者法律地位平等,在保证新村民权利设置充分性基础上,注重农村人居环境和土地资源保护,促进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 新村民在农村场域的权利包括政治参与权、土地经营权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乡村生活居住权以及享受社会服务与保障的权利。 在构建新村民法律主体资格的具体路径上,应通过改革户籍制度、以“ 经常居住地” 登记作为对新村民的赋权条件,经由执法程序的完善,赋予新村民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和乡村生活居住权,打破“ 城乡二元” 管理体制ꎬ促进新村民在农村场域社会服务与保障权的实现。

  • 新时代法学教育的政治属性探析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政治属性是法学教育的基本属性。坚持党对法学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助推全面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伟大实践,这是新时代法学教育政治属性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要求。 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的政治属性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和鲜活生动的法治新实践的必然要求,必须将政治属性贯穿法学教育的全过程,在领导力量、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育人环境等方面协同推进,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后备队伍,更好服务于法治中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 民国《法律评论》(1923-1948)法学知识生产的主体自觉考论

    分类: 法学 >> 法律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提交时间: 2024-12-02

    摘要:《法律评论》周刊是近代中国办刊时间最长的法学期刊。该刊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中华法系历史叙事由进化论向民族论转型的关键时期。载荷法律转型时代的需求,《法律评论》以实现中国法治现代化为鹄的,聚焦近代中国司法改革,努力调和外来学理与本土实践的扞格。面对近代中国法学知识生产自主逻辑缺失的窘境,《法律评论》以关注近代中国司法改革为线索,通过民族论语境下对西方法学的袪魅、救亡语境下对法治现代化目标的确认、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重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尝试等媒介手段,引领了民国时期法学期刊法学知识生产的主体自觉。尽管以《法律评论》为代表的近代中国法学期刊法学知识生产的主体自觉还处于萌芽阶段,但其所发挥的知识建构价值、实践指导价值、理论创新价值等媒介功用,对当前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和新时代中国法学期刊以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仍具有很强的历史借鉴意义。

  • 以严惩腐败为改革清障护航——湖北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中国纪检监察》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步前行,都蕴含着改革的磅礴伟力。深秋的荆楚大地,到处涌动着一派繁荣的丰收景象。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五次南下湖北,走进这块风起云涌的改革沃土,由衷感叹“每次来都能看到新突破”;面对湖北的改革发展,强调“要紧紧围绕抓改革促发展加强党的建设”,要求“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肩负重要使命。湖北省纪委监委在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中,自觉融入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不断拓展反腐败斗争深度广度,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 完善一体推进“三不腐”工作机制 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12-02 合作期刊: 《中国纪检监察》

    摘要:腐败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重大部署,强调要“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必将有力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