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10
摘要:关于《散文诗二首》的情感内容,教参相继提出模棱两可的“母爱”、“爱母”(之情)二说;对其艺术表现手法,课本和教参也有比喻和象征的不同分判。根据“母爱”“爱母”所含母子(女)情感施受关系的不同,根据《金色花》中孩童想方设法娱亲便亲(实为恋母爱母)的主体内容和《荷叶•母亲》通过层层铺设借荷叶护莲突现母亲佑己(即母爱)的整体构思;根据比喻一般用于修饰个别词句,其本体所表事物可抽象可具体(虚实兼及),而象征则关涉整体写作构思,其本体必得表示抽象事物(避实就虚)等艺术差异,可以断定:《金色花》表达的主要情感内容,是爱母之情,而《荷叶•母亲》则为母爱;二诗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是象征,而非比喻。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字学 提交时间: 2024-09-20
摘要:传主屈原是《屈原列传》当然的史传话语主体。但在贰臣逆子实行政治话语霸权并挟制王室权力运作的特殊社会语境当中,屈原及怀王等已逐渐发生政治失语,无法在内政外交当中主控大局。因而,史传话语主体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已然沦为权力斗争的被动挨宰对象。《屈原列传》较多采用被动句式,客观反映出这两种角色的二元冲突现象。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13
摘要:“基于心性品德涵养的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研究”,缘情境困惑选题立项,用行动研究量身定“法”,借实地培训通经活络,凭联手协作增智聚力,向实践过程问策求解,靠全面反思“证果”悟道,形成以语文“六自”修习范式为代表的崭新系列成果。这些成果及其产生过程,既展现了该项行动研究的个性风格,也揭示了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之典型特征,其内在机理和生命意蕴是:两条文化信念化生五种修习策略,五种修习策略凝成一个修习范式,一个修习范式造就三样文明素质,三样文明素质奠基百年人生幸福。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提交时间: 2024-09-10
摘要:一堂课,从天地人三维视角一体设计框架,实施教学,形成下述三个特质,当可列入优质层次予以积极评价。一是应天承道:所授知识反映事物发展规律,教学实践合乎国家课程标准,教学品质具有时代创新特征。二是接地顺气:教学适应学生学情,知识得自生成过程,教者既能彰显个性优势,又可保有常态风格。三是致和得人:破解学生困惑,力推生命发展,增进人际和谐。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字学 提交时间: 2024-09-09
摘要:极少有辞书就“汗马”、“汗马之劳”原义、转义及其引申路径等,作出完全准确的解释和呈示。实际上,“汗马”,属动宾结构,原义为因驱马奔驰而使马出汗,转义依次为:劳苦征战;战功。“汗马之劳”原义为“征战的劳苦”,转义依次为:战功;功劳。两个词语从原义到转义、从转义到再生转义的推演方式均为借代。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07
摘要:“管”、“理”二字分别由其本义“竹管”、“雕琢”引申产生趋近转义“掌管、管理”和“治理、整理”的不同轨迹,共同启示中小学一线管理者领略其中富含的管理意蕴及中国智慧,应机选用下述策略,智性化解突出矛盾:精准放矢,直击鹄的;巧力游刃,深中肯綮;虚怀若“竹”,广纳良谏。并且还可借以夯实一线管理情意基础:待下就像待玉,管人先重养人,治人如同治玉,分别能够做到尊重、珍爱,成全、体恤,耐心、细致。如此布策施恩,对中小学一线管理加以智性化、人性化双重规整与推动,自会赢得被管理者高度礼敬、加倍回馈,并可出色履行立德树人光荣职责,创造不同寻常的管理实绩,本质性靠拢现代治理。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提交时间: 2024-09-07
摘要:学生在课堂等交流场合,发出超乎教者预期且一时难解的疑问,可选用以下策略适切应对:机智回应,幽默解“困”,待尽快弄清答案予以补答;借机逗兴,组织讨论,现场生成相应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遭遇此类问题,先须持有基于新课程理路的正确立场:面对学生质疑,可顺势播下求异、逆向、批判等发散思维种子,培养其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因学生发问而露拙,正是教师弥补专业不足、提升人格修养的难得契机;且教师应激求解、师生协作答疑具有践行圣哲教诲、促使德能并进、推动角色转换、点亮生活底色、加强实践效能和实现校内减负提质等多重意蕴。故非但不必或怨或怒加以拒斥,相反,要向质疑者报以满满的赏识和妥妥的感激。
分类: 教育学 >> 课程与教学论 提交时间: 2024-09-06
摘要:中小学教师辅导学生撰抄书页笔记自主修业,应以主体间性教育哲学等理论为支撑,遵循整齐、精要、便捷、有用、趋新的原则,从注音释义、分层划界、设问标疑、订谬补缺、举要探精、发感作评、增材添料等7个方面帮助学生切实掌握书页笔记操作技法,令其助读促写、弼学益修的功效得到最大发挥;同时,还要虑及“双减”及后疫情带来的利害影响,让“立德树人”这一新时代教育精魂始终统摄其上,引导和教育学生不负少小年华,紧抓细小环节,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及日常行为习惯,坚拒文字书写之“脏乱”,力戒纸笔使用之靡费,远离处事接物之怠惰粗疏,从而实现学业修习与其习惯养成及心性涵育的一体统合、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