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兼性主体与话语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6-05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

    摘要:“兼”之语义内蕴阐释学意味:“兼持二禾”是阐释主体 (人手)与阐释对象 (二禾)的相遇,而 “兼”之持二禾、容三秋、倍驿程、济天下的语义递增则是阐释空间的扩展。华夏文明的兼性智慧构成中国阐释学主体及行为的文化基因及语义根柢,以 “兼”为词根,墨子标举 “兼士”“兼君”,庄子感言 “兼怀万物”,《尔雅》并列 “我”的14种兼称,《诗经》“嗟我怀人”兼怀“你”“我”。中国阐释学主体的 “兼”,包容穷达兼善的身份主体、三教兼宗的思想主体和四部兼备的知 识主体,较之西方现象学主体的 “间”更为宽裕广博。兼性主体创生兼性话语,汉语的语义兼训与语用兼类,指向汉语阐释的寓象、重言和随境,形成兼性话语的“诗”兼三训、 “文”兼三性和 “语”兼三言。关于 “兼”的语义训诂和知识考古,或可为中国阐释学主体及话语的概念标识提供可行性路径。

  • 青年卢卡奇是人本主义者吗?——基于《历史与阶级意识》文本的再解读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提交时间: 2024-06-29

    摘要:20世纪20年代初的青年卢卡奇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似乎早已是学界定论,可同时,学界却对“何为人本主义”界定不清。人本主义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的范畴,具有理论出发点、手段、目的三大理论构件。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青年卢卡奇与人本主义的关系具有二律背反性:一方面,其关于无产阶级的论述无意识地具备人本主义特点;另一方面,其又自觉地对人本主义哲学和美学进行了批判,故不能简单称其为“人本主义者”。解读青年卢卡奇与人本主义之关系,需要遵循“解”、“诠”、“阐”并重的阐释学原则,其中尤其要注重阐发卢卡奇批判人本主义的一面。在对费尔巴哈和席勒、谢林的批判中,卢卡奇抨击了人本主义在理论出发点和手段上的错误,但他没能在目的观上区分人本主义审美理想与马克思主义审美理想。

  • 文明比较与中华思想的逻辑特性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6-04 合作期刊: 《文化软实力》

    摘要:中西文明比较研究应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原则。统一性是进行跨文化、跨民族、跨区域观察与研究的首要前提与基础。中西古典阐释学比较研究,是中西文明比较研究的新领域。中西双方思维形式不同,各有所长。荀子在中国古代知识领域发挥的作用,与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发挥的作用相当。中华思想始终保持了发达的辩证逻辑形式,天道是中国哲学的第一命题。中华逻辑范畴依照“言—象—意”的结构运转,形成了包含本体母题、范畴谱系、论证方式在内的完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