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治理的现代化:与社会治理的嵌合与统一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7-28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空间有效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重要方面。因空间生产内含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空间三 个维度的内在张力,使得空间治理呈现对抗式与冲突化的研究侧重。现代化空间治理还需以中国特色和事实为 准,从价值—过程—结果三个维度实现空间与治理的并轨,并以主体嵌入和过程融合的嵌合视角,对空间治理中职 能超载、关系异化和日常消退等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空间载体建设—空间形态重塑—空间体验优化 的路径探索,并进一步提炼出空间形塑—形神兼备—情理皆具的空间治理逻辑,以期增强空间治理的学理关怀与 实践反馈。

  • 论马克思空间生态思想的三重批判主题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马克思批判了空间生产造成的生态异化,形成了三重批判主题。在生态异化批判主题上,空间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偏离了伦理的轨道,成了占有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手段,让自然空间发生了异化;在生态失衡批判主题上,空间生产的不同效应与社会制度有密切关系,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对自然进行了占有和掠夺,导致了生态失衡;在物质交换断裂批判主题上,空间生产摧残了工人的身心,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损毁了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让空间生产合理化、伦理化和生态化。

  • 场景营造与城市近郊特色小镇建设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工程 提交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场景营造对创造人地共生所需的文化空间具有形塑作用,是统合文化生产与消费、激活多方主体参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机制。特色小镇是当代中国城镇化的一种发展模式,既是打通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空间支撑节点,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还是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承接地。场景理论的应用,推动着特色小镇的建设从以空间扩张为特征的第一阶段向以文化内涵建设为特征的第二阶段演进。城市近郊特色小镇作为一种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文化空间,与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存在诸多协同。在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统筹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总体战略高质量落地的过程中,以场景营造推动城市近郊特色小镇建设中主体价值的重点突出,避免特色小镇的价值分散与符号游离,重视与城市主体文化生态的协同,强化空间规划和错位发展,围绕特色符号构建产业价值链,是调整城乡产业空间布局、探索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乡村振兴的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践路径。

  • 理论视角下非遗档案文化认同建构探微——以《中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为例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22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文章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从空间重绘、传播拓展、叙事转变三个方面透视空间生产之于非遗档案 文化认同建构的意义,从空间实践、空间表象、空间再现三个角度探索非遗档案文化认同建构的新契机。此外,通过《中 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探究空间生产理论在非遗档案文化认同建构中的应用,以期厘清非遗档案文化认同的建构逻辑, 为建构更深层次的非遗档案文化认同提供新的思路。

  • 创制互动:县域乡村文化振兴的空间再生产机制——基于差异的视角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城乡融合与乡村内生发展的基础。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视角,对四川崇州的文化振兴实践进行了嵌入性案例研究,揭示了县域乡村文化振兴的空间再生产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文化振兴是通过文化治理政策创新、文化要素融合与参与媒介升级的迭代发展,逐步构建城乡多层级社会互动机制的差异化空间生产过程。创新融合型要素网络、开放学习型参与载体、共创共享型治理场域构成了这一过程的关键要件。文化振兴的创制互动在时空上形成了村域系统性更新、镇域复合性联动、城乡包容性融合三层空间形态的差序迭代,引发了复合性的城乡文化经济社会再生产。这表明乡村文化处于深刻复杂的变迁过程,应当在充分挖掘、修复、创新乡村本土文化要素基础上,从空间再生产角度推动文化要素融合与参与载体升级,实现文化发展的多重功效。

  • 列斐伏尔:一个文本线索与思想转折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6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列斐伏尔在早期原创性地提出“日常生活批判”,实现了异化理论从宏观政治经济关系向微观社会生活的转换,并且在他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了观察历史的时间逐辑向空问生产逐辑的转换。其原创性的“应该-现有悖反"的逻辑批判构序包含以下内在线索:总体人的人本主义一般价值悬设中的张力原则与异化一经济拜物教批判理论;作为人的本真性需要-欲望的存在论与消费异化批判理论;人对自然关系上的非征服的取用观与支配自然的生产异化逻辑;诗性创制的总体实践观与停留于生产制作中的占有性实践;人的诗性(节日)生活活动瞬间与实体性物像和凝团化结构;关系生成场境存在意义的空间使用与变卖性交换和抽象性空间理论;基于生命本有时间节奏与劳作和金钱时间的节泰观等。

  • 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视域下的中国话语及其实践路径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源于一种建构本土化空间正义理论的现实诉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正义的阐释和想 象应当在廓清经典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原初视域的基础上,从价值规范角度自觉助力中国城市空间的规划发 展。中国社会性质与国情决定了其空间话语和实践有自身的特殊性。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发展方式相结 合的新型城镇化,展现为不断向更高层次空间结构合理性迈进的历史进程,而这实际上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 思主义空间正义出场的现实依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作为 社会主义空间正义建设的理论出发点,以坚持唯物史观、贯彻以人为核心以及推动共同富裕来有条不紊地践 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正义事业,对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正义话语体系大有裨益。

  • 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异与传承保护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7-09

    摘要: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保护既是大运河文化带空间生产的内容,又直接推动着空间本身的生产。历时性的空间生产最终导致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遗空间分异格局的形成。当前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遗整体分散、局部群簇的分布特征,正是非遗空间生产的累积结果和直观反映。通过对不同时期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遗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非遗由多中心分散到向运河两端集中分布演变的时空分异规律。应立足大运河文化带历时性的空间生产逻辑,从建构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空间生产场域、塑造传统技艺类非遗文化空间的社会共识、凝结传统技艺类非遗的文化意识系统等方面探讨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