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哲学
  •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历史观中社会关系规定的文本面向及当代审思——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经典论述为依据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24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社会关系”思想是唯物史观的深层理论内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经典文本中,“社会关系”思想清晰呈现出来。在理论范式层面,现实的人、物质生活的生产和交往活动等三大范式,共同架构起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关系思想的核心内容。在判断表达层面,“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的生产活动”“许多个人共同的活动”和“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等三个重要判断是对社会关系思想的经典表达。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关系思想中存在着批判性、公共性和方法性等深层意蕴。

  • 朱熹四德之理研究—— “生理”“生意”与“生生”辨析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24

    摘要: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生理”“生意”与“生生”一方面具有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各自存在本质差异。总的来说“生理”表征着理的逻辑在先的内在规定;“生生”标志着气在现实中的造化流行;“生意”则是由“生理”到“生生”的重要过度。意味着“生理”所要作用的及“生生”所要实现的指向,是所谓“几微”。三者贯穿朱熹全部的哲学体系,在朱熹有关四德之理的讨论中,三者的内在关系较为完整地得到呈现。元、亨、利、贞之四德循环实现了天地万物的生死始终,在四德循环当中交错着“范围”“潜在”“实现”“应然”“实然”等诸多概念。在对以上概念展开讨论时,可以发现“生理”的根本地位,即于事物发生之先便已潜在地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始终及种种可能,“生意”与“生生”则逐步将种种可能实现为现实中确定的过程与结果。

  • 朱熹意识生成论初探——基于心与知觉的讨论

    分类: 哲学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24

    摘要:“心”的重要性无须多言,就内涵而言“心”具有载体、活动两个层面的含义,前者对应孟子“本心”“赤子之心”等概念,后者对应人们现实当下的思维活动之心。“心”在现代语境中主要是指“意识”。而其所以然者即是“本心”,因此根据从本心到当下之心的过程,可以看出在朱子哲学中存在一个具有严密体系的意识生成路径。朱熹将结合元、亨、利、贞将具有负面内涵的“意、必、固、我”上升到一个客观意识生成序列。具体而言,意识生成过程由本到末可以划分为知觉能力、意识活动和意识阶段或成果三个部分,对应着“本心”“知觉”“意、情、志”“意、必、固、我”等概念,同时意识生成还有赖于心与事,人与物的相接,在人与事物的交接中,意识由是而生。

  • 至善之止:万廷言《大学》诠释理路及其展开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23

    摘要:作为能“推原阳明未尽之旨”的万廷言,他对《大学》的诠释是良知学从心体优先滑向心体、性体互摄的典型代表。万廷言以心之二义作为其《大学》诠释的起点,将《大学》诸范畴归结为不息之意与常止之知(至善、明德)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和调适二者的矛盾就构成了其《大学》诠释的内在理路。摄意归根、摄知归止,以良知主宰、引导意的“致知—知止—止于至善”的立体之路是回向至善的第一条路径;以“思无邪—俨若思—艮背”为中心的治意(思、虑)之路是万廷言引导意归于至善的另一路径。万廷言通过将“天下国家身心意知”皆收束在湛然常止的至善本体之中,使得其至善本体涵具心体与性体两重意涵。通过对心体与性体的平衡,既对治泰州学派心体肆荡之弊,又不似止修学割裂良知与性体,是江右王学心性论演变中第二阶段中的重要理路。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道德建设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7-23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伟大思想转化为成功的实践,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终极价值和重大命题。中国式现代化内在地包含着道德实践的过程,有利于推动人的道德自我的发展,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伦理构建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厚土壤。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从“自主的人”的价值原点出发,推动“现实的人”在新公共空间的成长,落实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发展主体自为的自律性、自觉的能动性、自由的超越性,增加人民共同体的社会资本,促进人的素质现代化和观念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伦理支持,注入道德力量。

  • 城邦、政体、教育: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三一结构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7-22

    摘要:如果不考虑原初样态等因素,仅从现存文本的分析出发,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可分为三个论题单元:第Ⅰ~Ⅱ卷为第一单元,论题为城邦;第Ⅲ~Ⅵ卷为第二单元,论题为政体;第Ⅶ~Ⅷ卷为第三单元,论题为教育。这三个论题之间为互涵、互摄的关系,可称之为三一结构:在第一单元,城邦等于政体;在第二单元,政体决定城邦;在第三单元,教育实现最好城邦和最好政体。教育是《政治学》全书的顶点,是古希腊政治文明传统的核心,是耶格尔所谓的“古希腊文化的理想”。如是理解,可以解决学术史上的一些难题。

  • “政治动物”与“似神之人”: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起点与终点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22

    摘要:亚里士多德关于“人自然是政治动物”的命题,首先是生物学含义,其次是政治学含义。从生物学看,政治动物与非政治动物的区分是类型上的;从政治学看,人与其他政治动物的区分是程度上的。但不论类型还是程度,都是以人的动物性为基础进行的区分。把人与动物从本质上彻底区分开的,是人的神圣性。也就是说,“政治动物”只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起点,“似神之人”才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终点。而教育,尤其是哲学教育,则是从政治动物到似神之人的实现途径。

  • “仁民”因何而“爱物”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18

    摘要:工业文明以来物化人格观造成自然的残破,错位的人生观带来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这必然要求现代人对于我们生活时代应有的人生意义及价值进行反思追问。与现代规范伦理学不同,中国传统美德伦理思想以人的存在论追问为逻辑起点,诉求对“什么样的人生值得过”问题解答,以行为主体的卓越品性为道德正当性奠基,聚焦道德行为者的内在美德品质养成与道德行为实践的知行合一。孟子以人的“不忍人之心”卓越品性为生态美德建基,提出“仁民而爱物”的生态关怀拓展,诉求“时养”与“节用”并举实现生态人的知行一致。可以说,中国传统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内蕴着由内而外的道德实践智慧,具有生态美德伦理学的表现形态和理论特质。

  • 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论的深度解码——基于社会形态理论的唯物史观解读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7-17

    摘要:学界围绕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论理论形态的研究主要呈现为以下两种观点:其一,认为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就是他的经济哲学方法论;其二,认为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论具有丰富内涵,广义上理解,它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狭义上理解,它包含“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以及马克思思考问题时使用的一些思维方法。事实上,经济哲学方法论是马克思用以剖析人类社会经济运行及其背后现象的方法,有其独特性。对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论的建构研究应当遵循唯物史观的理论原则,从微观层面深入挖掘,生产、交换等经济要素以及安全、意志等精神要素对人类社会演进的作用。深度把握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论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市场经济建设提供方法论支持,是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 独知之外无知矣 ——论季本的“慎独”说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15 合作期刊: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摘要:良知自知、良知独知是良知所具有的本体义的体现,也是阳明学道德哲学得以确立的基石。以良知释“独知”,阳明后学多持此说。对其中缘由做出详尽阐释者,以浙中王门的季本为代表。季氏认为必须认识到“独知”是本体论意义上的终极存在,是谁戒慎恐惧、为何要戒慎恐惧、如何戒慎恐惧等问题才能得以解答,良知所具有的纯粹至善之涵义、心性工夫所具有的隐微之向度才能得以确立。将“独知”诠释为先天而遍在的、自知自证的良知本体,此“独知”主导下的慎独工夫也就摆脱了念头初动时加以警觉的时空限制、条件限制,而成为涵养、体认、默识整个心灵世界的一元工夫。在工夫论领域,季本特别强调从“幾”处用功,以防止谨独之外另求静功或是念发之后别加追索的沉空、溺境之弊。以此为理论基础,季本对朱子将“戒慎恐惧”“慎独”两分、分别从静存动察两边进行用功的思路展开批判。

  • 朱子学是“心统性”还是“性统心”?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15 合作期刊: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摘要:“心统性情”之提出,是朱子为了配合经典之诠释,以便贯通自己体系中“性发为情”一说。盖孟子原意是以恻隐羞恶等为心,而朱子视之为情,又《中庸》则言情绪之喜怒哀乐之发。为统一这些经书,朱子遂藉张子“心统性情”一词,来联系心与情,将孟子的恻隐羞恶等亦视为情,如此,则既能顺于孟子原文,亦能疏通自己的《四书》体系。“心统性情”之“统”字,并非“主宰”之意,而是意味着“整合”。心只是虚灵知觉,其背后之性理才是本体与根源。朱子终归为理学而非心学。

  • 朱熹感应之理研究——基于事物本末变化的讨论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12

    摘要: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是中国哲学始终围绕的主旨之一,对此,朱熹有言“凡在天地间无非感应之理,造化与人事皆是”,在朱熹看来感应之理通过感与应两个环节决定了一切事物变化的形式规范,并且感与应必须联系相应的事物得以展开,一切的变化都是有关事物的变化。同时感应之理作为理的一种,同样受制于理的约束,即在事物通过感应活动展开一系列的变化之前,这些将要发生的变化早在理的预设中有所明确,现实发生的变化只是逻辑在先中的变化的再现,这是由朱熹理先气后的哲学底色所决定的。理的先在性与儒家“本末”思想紧密联系,它们共同关联着作为“本末”对象或主体的全部潜在或实现的发展变化的范围。这个范围同样取决于事与物自身。倘若将这个范围扩至最大即道的范围,则万事万物皆在其中互有感应,只是它们的感应根据距离的远近而有强弱之别。而人同样可以通过不断地格物致知,从切身处格致直到与道贯通,这是朱熹的进学理路。

  • 作为本质直观基础的含混统一性 ——论胡塞尔本质直观方法中的边界问题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12

    摘要:本质直观方法是现象学的核心方法之一,正是在本质直观中才能够把握到区别于经验性本质的纯粹性本质。但是该方法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面临着国外学者们的广泛批评,其中边界问题是批评者们对本质直观所提出的最多以及最为严重的质疑。为了超越经验类型的边界获得纯粹本质,胡塞尔在晚期的《经验与判断》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奇特的“含混统一性”概念作为本质直观的真正基础,借助这一概念,本质直观方法才能最终克服边界的束缚。

  • 走出全球生态危机需要中国智慧——访耶鲁大学塔克教授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11

  • 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的跨文化互释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7-10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下,作为中国美学之独特形态的意境美学,与西方晚近兴起的气氛美学之间存在颇多可比照阐发、交流互鉴之处。在主客关系上,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都打破了传统美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分别以“心-物”模式和“身-物”模式致力于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间性关系的建构;不过意境美学融入与运用了综合的审美心理机能,侧重审美活动中精神性体验,将气氛美学中建立在感知学之上的“自然之物”进行了抬升和跨越,故作为意境美学基本单位的意象可以视为气氛之物的形而上之维。正是由于以上关联之处,一方面通感联觉是两种美学重要的审美生理-心理基础之一,另一方面作为审美范畴的“意境”和“气氛”都处于不断生成的状态之中,因而审美主体获得的美感体验都是历时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绵延”的美感。同时,意境美学和气氛美学都是在空间中进行审美,共同关注意境与气氛所营造的“虚实空间”不仅如此,在情景创设、情调营造等方面,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又可落实为一种共通的审美创造方案。基于以上事实,在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之间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既可为中西美学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创新融合提供案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中国古典美学的当代价值。

  • 从悲剧和喜剧构成范畴看美学在中国的变异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7-10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美学在多国传播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变异问题,其中审美文学化是一个显著现象。从哲学上看,范畴包含属相和种相。美是属相,其中作为种相的崇高和优美构成美的一组范畴,而悲剧、喜剧和美不存在种属关系。美学上的崇高和优美是作用于人类视觉的图像对象,而悲剧和喜剧与视觉无关。在从古希腊到 18 世纪中叶美学学科建立之初,其间悲剧和喜剧并非美学或审美范畴,此后经由德国和苏联学者将崇高和优美延伸到文学领域讨论,悲剧和喜剧作为崇高和优美在文学中的对应概念才被确立为美学范畴。在此过程中,不仅崇高和优美发生变异,不固定在视觉领域内被讨论,悲剧和喜剧也发生变异,成为一组构成美范畴的种相。这种在欧洲变异了的美学接纳了较多非视觉对象或要素,使美感和视听两种感觉有关的基本点被动摇,产生许多相互缠绕、复杂难解的问题。美学进入中国后,将悲剧和喜剧不加质疑地认为是一对美学或审美范畴。如画作为一个自然审美概念,研讨范围局限在英格兰有关湖区和苏格兰山地的旅行写作内,因其具有明确的所指对象和形式特征,故很难变异。由于没有对应的戏剧体裁,如画几乎被中国学界遗忘。美学在中国变异为一门与文学理论接近的学科,与哲学、自然审美渐行渐远。

  • 生态系统如何规定环境价值——从当代中国价值理论反思出发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9

    摘要:20世纪80年代,真理问题讨论中兴起了价值论话题,由此引申出当代中国独具特色的价值哲学。中国价值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为基础,坚持严密的关系性论证、主客体划分,形成诸多具有人本色彩的价值理论。在面对环境的价值哲学问题时,这批学者很难摆脱事实、价值二元论与意义单向化问题,但仍然留下基础方法论遗产。中西强调生态整体主义的环境哲学不满足于承认其他物种的内在价值,而仅将其作为系统价值的次级焦点,进而避免在人之外建立“新人类”价值哲学。但环境哲学仍然缺乏系统与人的双向价值关系论证。环形关系模式试图打破线性逻辑对客体向主体追溯的规定,从价值整体、人、价值整体三要素循环出发澄清生态系统本然具有的彻底关系性。在此价值关系中,人是系统面向自身多元回归的中介而非终点。人应当明确自身的中介地位,在生态系统伦理属性、感性属性相互奠基的基础上重新发现自身实践的系统面向。这是生态系统向自身的回归,因而是事实。这也是人对环境家园的维护和审美,因而是价值。事实与价值在此统一。

  • 再析章太炎“评孔”态度之转变——从“以贬为主”到“以褒为主”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09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章太炎评孔态度发生从“以贬为主”到“以褒为主”的转变,是以1906年11月《建立宗教论》的发表为标志的。此前,章太炎极力诋孔,主要是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抨击康有为等神化孔子且宣扬孔教、为革命提供必要性论证、为传播其思想清理障碍。待其“真如”哲学初步成熟之时,章太炎便转向以褒孔为主,意图借此宣扬其新哲学即“真如”哲学与孔学“精髓”以服务于革命。具体言之,章太炎转向褒孔为主有以下原因:他认为孔学之精髓是史学,史学作为国粹可激动种性;基于古文经学、“真如”哲学立场来相对客观地评说孔子、孔学,符合其本愿;孔学的核心精神即“依自不依他”与其新哲学高度契合,可为传播新哲学、增进国民道德提供助力;宣扬孔学亦有助于团结崇信孔学的革命力量。

  • 论周敦颐对词体的定性及其影响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09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北宋中叶艳词风行之际,周敦颐率先指出,就“声”而言,燕乐属于“妖声”;就“辞”而言,词多写男女情爱,属于“艳辞”;这种以“妖淫愁怨”为特色的“妖声艳辞”之传播只会产生“导欲增悲”的负面影响。这是词学批评史上最早给予词体的否定性评价,它不同于其后苏轼等人“以诗论词”的“诗化”词体观,乃是从儒家失传已久的“乐教”来立论,强调“乐以载道”,以“淡”且“和”的古乐来批评今乐,体现了理学家的独特视角。周敦颐的这种词体观,对南宋迄清的词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有两大路向:其一为鄙薄、否定词体之路向;其二为改进乐辞以资教化之路向。就其影响而言,可谓大辂之椎轮。

  • 回归本源的时间性领悟 ——论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时间概念的阐释

    分类: 哲学 >> 外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08

    摘要:在《现象学的基本问题》一书中,海德格尔以其时间性理论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的时间概念进行了独特的阐释。阐释的结果表明:亚氏时间定义中的前与后并非仅仅是指传统哲学所认为的空间上的前与后,而是时间上的先后之视域。作为庸俗的时间样例,亚氏时间概念中蕴含着本源的时间性要素,是迈向海德格尔的本源时间性理论的重要环节。本文详细梳理了海德格尔的阐释过程并且对其阐释进行了合法性的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