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比较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今已经走过十余年历程,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共建国家发展赢得新的机遇。随着美国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分析美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可以反映美国对该倡议的态度,便于中国做出有效应对措施。研究运用语料库文本挖掘方法,选取美国两大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中涉及“一带一路”的报道文本,从主题分布、主体建构、搭配词和索引行等维度考察美国主流媒体对该倡议的话语建构方式。研究发现,十年间美国两大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内容和中国影响力等多个主题。根据时间变化,报道主题存在三个阶段的差异:初期突出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中期重点报道中国的世界影响力,近期涉及新冷战等主题。两大媒体通过勾勒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大国关系和中美贸易等内容建构“中国”和“一带一路”形象,对该倡议的认知从早期的中性态度转向中近期的消极态度。基于此,一方面适时开展舆论反击工作是应对美国舆论的关键,向美国媒体传递高质量“一带一路”信息以回击不实言论:另一方面事实胜于雄辩,继续坚持共建“一带一路”是长期发展之要义,展现大国的胸怀与担当,吸纳更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推动共建国家合作共赢,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 提交时间: 2024-09-11
摘要:模糊限制语普遍存在于交际中,它在外交发言人话语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语料库方法统计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本研究旨在对比中国和美国两国外交发言人在其应答话语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异同,并且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来展现其中所反映出的思想意识形态不同。结果表明,中美外交发言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总体上相当,但在其不同细分类别上有所差异。这体现在美方更频繁使用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简称变动型),尤其是程度变动型;而中方更频繁使用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简称缓和型),尤其是间接缓和型。结合案例,中美发言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差别反映了两国在文化价值观念、外交思想和国家立场层面的思想意识形态差别:中方发言人使用的间接缓和型高出美方两倍并且直接缓和型中的前二高频词都是集体性身份做主语,而美方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则凸显在其发言人较少使用间接缓和型而最高频地使用“I think”等体现个体平等性的直接缓和型;“我们希望”“中方支持”等高频词展现了中国合作共赢等的外交思想,而美方发言人则常借助“I think”等缓和型隐含表达美国的人权外交和维护美国领导地位;程度变动型更多用来维护国家立场,我们发现,在同一主题事件上对其的不同使用可以表达完全不同的两国国家立场。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06
摘要:20世纪下半叶以来,法国文学界“以虚构书写真实”的“自撰小说”(autofiction)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了重要的发展,对传统的自传叙事提出挑战。以乔治·佩雷克的《W或童年的回忆》(1975)和娜塔丽·萨罗特的《童年》(1983)两个“自撰”文本为中心,结合1960-80年代法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可以探究这一新变的具体形态特征与意义。两部作品都采用“双重书写”结构,以碎片、跳跃的叙事形式呈现个体微观的“小叙事”;在怀疑和断裂中打破虚构与真实的边界,进而实现“不可言说”之物的表达与探知后现代社会的独特情绪感知的目标。但它们同时也存在显著差别:两种书写肇源于不同的心理动力,致使它们在言说意图和主题表达上存在重大差异,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后现代“自撰”的书写形态:或以虚构序列指涉集体历史在个人伤痛中的朦胧阴影,或以独白对话引向外界“向性”所引发的内在活动和自我分裂。由此对其叙事特征与主题思想进行细致剖析,有助于我们深化对这一当代法国文学的重要文类及同时期法国文化的认知。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翻译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肇庆学院学报》
摘要:《哦,香雪》是铁凝早期创作代表性作品,1990年被“熊猫丛书”以作家作品集形式译介出版,译者查建英兼具中西文化的背景为该作品译介研究带来独特视角。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该文从“行为-文本视域”和“行为-社会视域”两个维度切入《哦,香雪》的译介分析,综合考量翻译主体意志性、翻译活动社会性以及翻译生产复杂性,分析其译介质量和译介要素。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04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小丑巴拉基列夫》是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著名剧作家格里高利·戈林生前的最后一部剧作。戈林将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宫廷小丑——巴拉基列夫的轶事传说与艺术想象相结合,通过狂欢化叙事、悲喜剧形式及隐喻手法,在剧中建构对权力与权力者、权力与历史进程、权力与艺术等问题的多维思考。剧作家以寓言化的创作手法,无限扩展戏剧时空的纵深,剧中彼得时代的权力斗争既是对俄罗斯现实问题的折射,也是对永恒哲理问题的探寻,使该剧至今在舞台上仍闪耀着新光芒。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比较文学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论 提交时间: 2024-09-02
摘要:论文探讨了文学、历史认知叙事学与历史社会演化之间的一些关系,这不能说是我们对历史认知叙事学的基础展示,而是对相关问题和历史建构过程某些问题的澄清,这主要是从若干问题如文学的作用等角度进入的。尽管我们依旧有所保留,认为对于文学的作用与相关领域的能力不过高估,但是很难否认,文学与历史社会演化的纷繁复杂的关系,依旧是在一些既明显又潜在的维度中进行的,包括某些洞察与特殊的能力。论文也从新的视角对作者、读者与“虚构”问题做了新的理解。可以认为,文学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其与历史社会演化的独特关联,在这一点上,我们也认为,历史认知叙事学同样有其独特作用。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9-01
摘要:本研究运用系统综述的方法选取了CSSCI和外语核心期刊发表的51篇有关数字化外语学习情绪的文章,并对纳入研究的研究趋势、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1)51项研究所应用的数字技术已从早期的数据化技术演进到当前的智能化技术,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最少;(2)情绪主题从早期的焦虑等负面情绪,逐渐转向了对“愉悦”、“兴趣”和“信心”等积极情绪的关注,近年来还出现了“心理弹性”“幸福感”等更多元的主题;(3)51篇文章从多学科视角出发,广泛采用了学习焦虑理论、学习投入理论和控制价值理论等理论框架;(4)研究结果主要围绕“数字技术如何塑造情绪”、“情绪在数字与传统学习环境的差异”、“情绪对学习成效的影响”以及“情绪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等关键变量展开。本研究为外语学习情绪研究提供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累积证据,也为数字时代的外语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翻译 提交时间: 2024-08-29
摘要:古希腊罗马文献的中译和研究随着汉语学界逐渐升温的关注而持续推进。在这一过程中,拉丁语、古希腊语专有名词(以及专名的派生词、复合词等等)的汉字转写/音译问题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梳理。因此,笔者尝试从“汉字转写的定义和应用范围”“汉字转写的必要性”“古典学中的汉字转写/音译的流程”“罗氏表和其他转写表”和“基于罗氏表的顾氏表”这五个部分探讨古典学中的汉字转写/音译问题,以期对古典学的中译和研究有所发明。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论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8-28 合作期刊: 《外国文学》
摘要:过去十年间的文学批评实践中新出现了一种“绘图转向”的势头,注重地图在文学领域内的应用。本文将地图视为认知隐喻,聚焦文学书写、空间想象及抽象的地图绘制之间的多维关系,探讨文学绘图的起源、范畴、演变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语境,阐释其在文学分析中的具体实践路径,并勾勒该概念如何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生成新的批评潜力的整体图景。研究认为,文学绘图是一种概念工具,以文学主体性为根本出发点进行跨学科研究,通过想象投射并绘制不同的隐喻空间,旨在揭示主体与世界不断变化的动态关系。文学绘图过程中预设的诗学结构邀约不同时空中的读者共同参与地图的重绘工程,实现文学批评介入和批判文化实践的目的。整体而言,文学绘图研究能进一步促进文学与城市研究、人类学研究、数字人文研究、地理学研究等批评话语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一种有效探讨自我与世界、地方与全球、人文与科学关系的跨学科阐释视角。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论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8 合作期刊: 《外国文学》
摘要:认知文学研究作为前沿性的文学批评流派旨在将认知科学理论运用于解释文学心智,它在诗学功能、阅读行为、文学情感与虚构理论等诸多方面提出创新性见解,产生了空前的学术影响,目前已形成认知诗学、认知修辞学、认知文体学、认知叙事学、认知接受美学、认知文化研究和认知历史主义等跨学科研究分支。鉴于它们在具体学术实践上或各自为政或相互交叉甚至部分重叠而远未形成统一的学术体系,本文拟重返认知文学研究赖以发生的三大理论原点——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以它们为分类依据,通过例释三大相应模式下的典型学术观念,洞悉当下国际认知文学研究的基本图景。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自1832年弥尔顿进入中国至2012年,中国大陆研究弥尔顿三部曲的论文与著作数目逾百,而近十年来(2013—2022)相关研究发展更为迅速:一是研究内容得到纵深性开拓,特别在弥尔顿多重思想之主题探微、恶魔与英雄之人物探讨、多元文化影响之风格探索等三个维度;二是研究方法取得开拓式创新,尤其是跨学科交叉探究方法和跨文化研究路径。通过将弥尔顿研究作为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范例展开分析和探讨,并指出当下研究存在的拓进空间,希望能为中国大陆未来的弥尔顿三部曲研究指明方向,或能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经典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论指引。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论 提交时间: 2024-08-27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20世纪以来,间性的凸现已成为学界的理论共识,但是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间性思想却为学界所忽视。德勒兹基于差异哲学与生成思维对柏拉图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进行解构,创造了“块茎”“解域—再结域”“生成”“多元体”“装配”等大量原创性的间性诗学范畴。这些范畴十分注重相遇所建立的“与……”的关系,交叠着复杂互动的间性关系之张力。德勒兹的间性诗学范畴,一方面为分析渗透着同质文化与异质文化间性的移民文学、流散文学、族裔文学、非洲文学、华文文学等文学现象提供了理论利器,另一方面为思考当代文艺理论的拓展提供了新的范式与路径。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3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3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3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3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3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提交时间: 2024-08-09
摘要:在第23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的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三个前所未有”,以此阐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含义。中国以新的面貌步入世界政治和经济的核心舞台,“中国模式”作为冷战结束后发展模式的一个关键部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正逐渐显现。然而,我国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仍然遇到不少挑战。为了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话语权上的主导地位以及它们对我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限制,中国应当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共同追求繁荣发展。因此加强与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如非洲法语国家和拉美西语国家的交往进而提升中国国际地位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关键词筛选并获取非洲法语国家以及拉美西语国家本地媒体文本,并以此建立语料库,同时整体了解区域国别背景下中国形象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建构现状。其次通过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建构、文本情感分析等方法,分析其媒体在文本和话语实践中建构的中国形象以及建构方式。再通过问卷和半结构化访谈的调查方式,研究非洲以及拉美地区的媒体对读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并总结目前中国形象在第三世界国家构建的策略,并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借助马莱茨克传播理论和模式探讨其视域下我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路径选择。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中国形象构建的方式提供可行性建议,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出,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和建构“强大的中国”形象提供可行、发展性的建议和参考。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 提交时间: 2024-08-08
摘要:“形象”是一个视觉用语,指人们描绘或记录视觉感知的产物,人们却在各自不同的知识领域(例如,图像解释学、象征论、位相学)的意味上使用该词。“形象”观念在欧洲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衍变史:从古希腊时期到16世纪, “模仿”、“譬喻”等观念是文艺批评的主流词汇,而“形象”本身只是隐含的观念。在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和黑格尔进而把作为诗学、美学的理想观念,甚至是文学艺术中无所不包的精神存在。马克思主义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论述了形象的观念。20世纪理论家从原本的、引申的、比喻的意义上分析了形象的本质,尤其是对精神形象、词语形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 提交时间: 2024-08-07
摘要:国内学界多将Leadership译为“领导力”,并对其衍生组合概念加以泛化且随意地使用,如教育领域中Educational Leadership,Principle Leadership及Teachers Leadership。既有研究鲜见对Leadership词源和文化视角的严谨考量,不仅无法把握其本质,也引发本土“领导力”研究的歧义模糊。鉴于leadership首义非单一的丰富性,未来相关探讨需结合具体领域或情境对其合理释解。中国领导力的探讨应超越leadership的窠臼,整合本土“领导”与“力”的经典意涵开展知识创新与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