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4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面临办学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体系不健全、培养方式不接地、学科影响力不大、专业吸引力不强等共性问题和挑战。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全面开展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首创性地构建出并实践了彰显涉农高校特点与特色的“六位一体”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将政治方向、专业传统、“三农”特色、道器结合、行动育人、国际视野六个方面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回应了涉农高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问题和困境。该体系变特色为优势,变差异为优异,显著提高了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声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广泛的传播效应,有力地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我国涉农高校面向新文科建设的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1-13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城乡倒置问题不断加剧,但农村社会化养老基础薄弱,养老服务存在供给主体权责不明晰、供需不匹配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在纵向层级上发展不均衡,乡镇和村级养老服务尤为缺失。国家近年出台的政策强调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江苏省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率先利用财政资金支持、引入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探索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通过县级建立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乡镇改造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村级推行互助式养老,将养老服务由县向乡和村延伸,在县乡村各级实现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从全国来看,农村养老服务网络的构建面临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不完善、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可借鉴江苏省的经验统筹规划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为遗产地乡村提供了脱贫致富、走向振兴的机遇。旨在培育社区感、营建共同体、造就新文化、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社区营造理论为有效的文化扶贫提供了一种框架。通过对陕西省佳县泥河沟村的考察发现,唤醒集体记忆的社会动员是实现人的转变的有效路径,也是促发文化自信的内生力量。在政府、高校志愿者团队、设计师团队的多方协同推进下,贫困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实现了社区感的回归,为乡村的永续发展奠定了思想共识和情感基础。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昂玛突”“矻扎扎”和“扎勒特”是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中哈尼族社区公认的三大节庆。以梯田耕作祭祀为主要内容的三大节庆蕴藏着稻作梯田系统再生产的基因密码,是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传统文化赖以延续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三大节庆之间形成了强协同的高耦合形态,形成一种结构性的传续形态,每年循环往复的节庆展演,彰显了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稳定的文化特质。其稳定的结构性传续形态在社会价值、社会关系和社会情感的维度上,对当地社会有着社会文化再生产的意义和建构有效文化认同的价值,这是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最终受益者和参与者。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之一,本研究从农民的感知、参与和评价考察乡风文明建设行动的政策实践以及农民对乡风文明的整体认知和角色分工。研究发现,农民理解的乡风文明与政策话语中的乡风文明在核心要义、行动路径、对象主体等方面存在偏差,这种偏差导致乡风文明建设行动与农民期待目标不匹配,进一步加剧了乡风文明的实践困境。这提醒我们,乡村振兴的研究、政策与行动应从农民视角出发,重视传统乡村社会价值观念系统对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充分认识和发挥乡村文化的治理功能,将立足乡村文化的社会建设作为实现乡风文明的有效路径。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实现过程必然会对农民的生计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重视纳入农民视角。本研究通过微观层面的调研,考察了村庄和农民变迁的新特点,以及在生态宜居建设方面的基层实践逻辑和农民的主体性表达。研究发现,当前农村生计和乡村形态正在经历一场根本性的重构,农民群体已经高度分化,对生态宜居的认知和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在现实中,政府主导的生态宜居建设实践与农民的紧迫需求之间存在较多偏离,同时农业的绿色转型、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生态宜居建设目标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并且,部分生态政策和行动的实施以及风险产业的引入,也可能给乡村带来负面社会后果。要有效实现生态宜居目标,未来相关政策和行动应重视适应农民需求和农村变迁的新特点,做出一些必要调整。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本研究从农民视角考察乡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问题,通过分析所调研的五省十村中农民对产业兴旺的理解、在乡村产业中的处境和对乡村产业的具象需求,展示农民视角下乡村产业政策的推进状况和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政策话语中产业兴旺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旺农民”,而当前乡村产业实践还面临重重困境,与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大的距离。首先,农民对产业兴旺的理解和认知与政策话语中产业兴旺的实现路径存在偏差;其次,农民游离于产业体系边缘,大多数小农户尚未参与具有产业融合特征的产业体系,少数参与者也仅仅从事着临时性、低效能、自负盈亏的产业活动;再次,农民在生产体系中双向脱嵌,既无法完全融入现代农业,也无法回到传统农业;最后,农民在经营体系中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其他农户的合作比较消极,农民的产业主体性尚未被唤醒。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在学术讨论和产业实践方面提出建议,尝试为进一步探讨乡村产业如何惠农兴农提供参考。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2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关注,大量学术研究随之涌现。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社会研究领域关于此主题的代表性文献的梳理,本文发现,已有研究集中于乡村振兴的历史脉络与政策阐释、现实问题与主要挑战、城乡关系与要素关联、模式探索与行动研究、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等维度,并围绕农业转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土地制度、绿色农业发展、乡土文化风俗、乡村治理转型、人才振兴等焦点议题开展了广泛的学术讨论与争论。这些研究和讨论为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较为广泛的文献基础,但也存在大量反复证明阐释或流于问题表象的分析。以农村社会现实与实践为基础的深入调查仍较为稀缺,由此导致一些研究既未能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实践中的关键现实问题,也未能有效回应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农政转型等重大理论问题,乡村振兴研究、政策与行动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本文认为,农村社会研究者应致力于丰富乡村振兴研究中的农民视角以增强对乡村现实的了解,通过强化研究的问题意识、优化问题取向来发现并阐释乡村振兴中的真问题,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扬学术研究的实践品格,构建“研究一政策一行动”一体化的学术实践框架,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研究通向更广阔的空间。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本质是全面彰显乡村社会的公共价值,但多元乡村价值的识别、取向与实现,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仍有较大的研究探索空间。本研究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拓展了战略三角模型,从乡村价值的受益人特征与利益相关者属性出发,构建了乡村公共价值管理分析框架。研究识别了生计价值、粮食安全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五大乡村价值;明晰了乡村价值是复杂多样化的体系,要以全面和重点的统一、利益主体差异性以及惠益的相对平衡性逻辑进行价值取向;最终提出多元性乡村价值实现路径:要在发现乡村价值到创造乡村价值,再到分享乡村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乡村价值的全面彰显。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意味着农户需要与外源性的技术、政策和市场等现代生产要素双向互动并做出调适。转译与尺度重构的概念有助于分析上述过程的微观机制。本文归纳了两类因为尺度问题导致的衔接难题:政策性尺度与操作性尺度的错位,新兴交易尺度与社区原有尺度的对立。小农户及其周围的中介型人物,既是做出尺度重构的行动者,也是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转译者。他们从尺度重构的角度转化现代农业要素,重新调配原本互相背离的意义与利益,将方案处理成可以让各方获益的结果,最终演变出一个地方性的可操作版本。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扶贫背景下,深度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诸多限制性因素导致其自身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存在对起始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交织的最低需要,即投 入的“关键性门槛”。从长期来看,提高人力资本是脱贫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无 法实现人力资本短期飞跃的现实情况下,则需要关注深度贫困地区外来物质资产的介入. 西南 M 县 H 村展开的扶贫实践表明,用外来物质资产暂时替代人力资本,通过人工干预扶贫措施来实现村庄产业扶贫的成效显著,结果显示,H 村的产业扶贫不仅带来了主营产业 收入,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外溢收入,H 村采用干预扶贫措施农户的收入显著高于未采用干预扶贫措施的农户。研究表明外部援助对于深度性贫困群体脱贫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意识到摆脱深度贫困这一过程的复杂性,“输血”资源到“造血”功能的转化,需要重视人力资 本的提升。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实现农村社会有效治理,需要基层党组织将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山东省S县刘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为案例,研究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嵌入式动员”机制,其特征是通过党组织建设、组织嵌入与组织动员三阶段实现基层自治。首先,基层党组织通过成员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愿景重塑,焕发组织活力;其次,基层党组织运用身份嵌入、知识嵌入、文化嵌入和制度嵌入四重嵌入的路径机制将党建融入地方社会,重塑党群关系;最后,通过党组织自身建设和组织嵌入之后的政治动员与社会动员,达成农村社会治理的综合实践,以取得良好的基层治理成效。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命题。运用社会互构论对张掖市柳新区党组织助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以党建引领为基础的农业组织化实践,柳新区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的互构式“惠农共同体”,不仅打通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渠道,也促进了党建链与产业链的有机整合;从互构主体及其互构关系、互构过程及方式、互构域、互构效果等几个方面对案例进行了解析,探讨了柳新区各级党组织与小农户形成的“互构、共在、共生”状态,以期为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可能路径提供启发和思考。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扩散通过创新手段追求农业和社会发展的技术红利。然而,由于创新、主体及环境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农业科技创新扩散行动在带来产量提高、效率提升等短期、可见、合意的预期性结果之外,也会带来改变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农民生产行为逻辑、村庄社会关系、人口结构、民俗文化、知识体系、生态环境等非预期性后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业发展、乡村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风险。对农业科技创新扩散的不确定性及其非预期性后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调查评估和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农业及乡村发展的多元目标、制定更加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扩散政策措施,并对未来科技创新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学术研究、政策话语、基层干部均强调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但在关于“谁是乡村振兴的主体”的讨论中,鲜有农民的声音。本文尝试将这一问题分解为“谁的乡村振兴”和“谁来振兴乡村”,从“受益主体”和“行动主体”两个维度剖析农民对乡村振兴主体角色的认知。分析发现,农民对受益主体的理解是综合其角色认知和现实感知的结果,农民认为他们自身在乡村振兴中并非确定的受益主体,也并非当然的核心行动主体,而更多认为自己是乡村振兴行动中的配角。本文认为,乡村留居人口结构与可行能力、相关政策和项目的执行偏差以及农民对其主体角色的解构等共同形塑了农民对乡村振兴主体角色的认知,造成在乡村振兴行动层面农民主体性不足的现实。因此,从农民视角出发,充分保障农民的主体利益,培育和激发农民主体意识,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格局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命题。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技术为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工具。本研究基于5省10 村的社会调研,从村庄内部的视角出发,呈现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技术嵌入乡村社会的整体图景,剖析数字技术形塑乡村社会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多重效应。研究发现,外源性的数字技术在嵌入乡村内部系统的过程中,以硬件和软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乡村发展的底层架构和技术基础,并在乡村多元场景中广泛运用,这构成数字乡村建设持续运行的整体图景。乡村内部各要素在与数字技术的互动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结构性变化,数字技术在不同层次和维度重塑乡村社会的基础秩序和社会生态,农民个体生活、乡村群体结构、乡村产业形态、乡村治理形式、乡村公共性等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重构。本研究认为,数字乡村的研究、政策与行动应该从技术变革、主体赋能和村庄本位的角度出发,在尊重村庄主体性和保持乡村性的基础上,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社会的调适与融合发展。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项目是国家涉农政策落实的重要载体和形式,要全面理解项目对基层社会产生的影响,就需要针对项目过程开展细致的实践分析。本研究基于对调研村庄相关项目的分析发现,外部化与标准化的发展规划、项目资源分配中的重点村偏好、项目评价中的简单化与数量化、项目包装与景观化呈现等均偏离了村庄发展本应追求的村庄整体改善与农民福祉。其结果是,大多数农民不但未能从中获得公平的利益,甚至还要承担产业损失与环境破坏后果,村庄成为项目矛盾和冲突的集中展演地。持续的项目实践形成了一整套与项目有关的话语和逻辑,并逐渐内化为村庄发展管理与农民日常生活实践中的项目思维;众多村庄对项目资源产生了严重的路径依赖,身不由己地踏上“项目跑步机”,村庄发展的自主性与可持续性堪忧。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应着力保障村庄公平的发展机会和自主行动空间,提升村庄自主发展创新能力,引导发展项目以公平公正与可持续的村庄发展为目标;注重在项目过程中充分纳入农民视角,在持续的项目互动过程中激发农民主体性和村庄自主性;在项目内容、形式、参与主体、评价体系等方面更好地实践多元性、多样性与包容性发展理念。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而基层干部和农民是保障和落实粮食安全的重要主体。本研究从基层干部和农民的认知出发,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及其主要成因。研究发现,基层干部在行政压力下将粮食安全理解为一个行政目标,农民对粮食安全的感知则源于个体的日常实践。在他们看来,粮食安全面临三重困境:农业生产的脆弱性与农村劳动力短缺是其面临的结构性挑战;土地政策刚性、种粮补贴政策不完善以及生态政策的抵牾效应构成其制度性障碍;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干部存在的诸多主观或客观问题则使其陷入主体性困境。本研究认为,应通过加大粮食生产保障力度、统筹协调各类政策落地、积极引导生产者种粮等举措保障粮食安全。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将村庄视作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整体,拥有“活力”意味着村庄拥有生机和内生动力,“失活”即村庄失去活力的过程及由此产生的状态。本文基于5省10村的调研发现,当前一部分村庄正呈现出活力不足或“失活”样态,由人口结构转变所带来的乡村社会整体性变迁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村庄“失活”将使全方位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研究认为,应基于村庄失活的多重表征,把握老龄化村庄所拥有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愿景,以及老年群体所面临的生产生活难题,由此探索适应性的乡村振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