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提交时间: 2024-08-02 合作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摘要:基于2011-2021年我国文化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金融发展对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提升文化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且这种促进作用可以通过驱动技术创新、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来实现。此外,数字金融还因企业基本特征、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市场竞争程度而表现出差异化影响。因此,要加快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价值发现功能和技术服务优势,为新发展阶段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注入新的动能。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12
摘要:本文以2011-2021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网络搜索量数据,深入分析了投资者关注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在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投资者关注有助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投资者关注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投资者关注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正向关系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以及国有企业间更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因素的研究,还提出了加强数字化转型与投资者关注度之间关系管理的建议,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营商环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商环境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优化政务环境,有利于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优化市场环境,有利于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完善;优化法治环境,有利于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实现公平竞争,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04 合作期刊: 《统计与信息论坛》
摘要: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下,ESG信息的长期价值属性日益显现,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积极践行ESG理念更是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因而,企业ESG信息披露作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基于2009-2021年沪深A股企业数据,研究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ESG披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第二,中介机制表明,ESG信息披露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两条路径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体来说,ESG信息披露可以提高创新产出,提高员工信任水平和优化企业人力资本结构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三,ESG信息披露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和外部分析师关注较高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更为强烈的提升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机制,推动企业进行ESG信息披露,培育ESG竞争优势,健全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环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6-21
摘要: 近年来,数字技术广泛渗透到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农村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应用数字技术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被视为转变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农村数字化能否提高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村数字化如何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对 2013—2019 年我国 30 个省份农村数字化水平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实证检验了农村数字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数字化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在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依次减弱。农村数字化促进了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但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为了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我国应多方面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强农业设施和农机装备的数字化改造,促进区域农村数字化的平衡发展。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精准识别农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基于重庆市 2009-2018 年 37 个区县的面板数据,综合采用 DEA 模型、Malmquist 指数和 Tobit 模型实证考察了其农业生产效率的具体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静态的 DEA 模型显示其农业生产效率均值为 0.854,还存在边际拓展空间;动态的Malmquist 指数显示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 12.8%,现已形成“技术进步诱导,技术效率改善”的双轮驱动局面,尤其是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较高;财政支农、城镇化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通达度对农业生产效率有正向影响,农民可支配收入有负作用。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文章提出了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创新机制和推动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应用经济学评论》
摘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突出“因地制宜”,首先需要科学评估各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本文基于全球视野,采用可变要素产出弹性假定下的索洛余值法对我国城市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首次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展开比较,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敛散性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中位数在大多数年份为正,而国外主要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的负增长态势。我国一、二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向国际发达城市不断靠拢,但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并未出现明显下降。分区域来看,我国东部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高于西部和中部城市,一、二线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高于其他城市。国内外城市、国内不同区域内部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均表现出收敛趋势,且东部和中部城市的收敛速度快于西部城市。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摘要:全劳动生产率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重要的生产力指标。与全要素生产率不同,全劳动生产率是将生产过程看成一个以广泛的分工为特征的社会劳动过程而形成的生产力概念。基于相对剩余生产模型,可以用相对剩余生产率(RSP)来实现对全劳动生产率有经济涵义的社会加总,进而利用全劳动分工矩阵的结构分解,测算全球生产分工条件下世界整体及各主要经济体的生产力增速。基于WIOD 数据的RSP测算结果表明,2000—2014年中国(不含港澳台)的RSP年均值为5%,远高于世界平均的2.35%,美国则为 0.36%。对比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发现,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与RSP 变化基本一致,而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则与RSP 变化发生背离,这暗示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更多地反映其通过市场势力充分利用国际分工的结果,而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主要来自物质生产力的进步。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当前,以数据为主要生产因素的数字贸易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迅速。数字贸易的发展既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也注入了新的动力。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当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最重视的经济发展目标之一。数字贸易是否能够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已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基于2008—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研究了数字贸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量影响的机制。研究表明,数字贸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增长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时间和地区异质性。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7-12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面对新一轮数字技术浪潮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金融科技发展对于激活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通过运用文本挖掘技术,爬取百度新闻中关键词频年度累计次数衡量了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并运用沪深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金融科技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并梳理了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进行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能够从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创新策略三个路径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立足企业所有权视角,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并未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影响;立足于区域视角,相较于内陆地区,金融科技对于沿海地区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强。研究结论为增强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效率、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益启示。
分类: 应用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引擎。本文选取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评价体系,多维度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既可以直接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也可以通过带动绿色技术进步而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还可以通过降低土地资源错配、资本资源错配、劳动力资源错配程度而间接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异质性明显,东部地区、南方、粮食主产区的数字乡村建设的正向推动作用较强。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应用经济学评论》
摘要:在产业层面测算全要素生产率(TFP),有利于明晰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从而确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本文基于KLEMS增长核算框架和自主构建的时序投入产出数据库,测算了我国产业层面的TFP,分析其动态演变;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化投入的影响,为此将工业分解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分解为数字化资本和非数字化资本。研究发现,第一,长期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TFP增长率高于传统产业,促进了产出增长,且其数字化资本存量与TFP有正向关系。第二,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投入增长缓慢,对其产出增长贡献很小,同时其数字化资本存量与TFP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第三,对经济总体TFP的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总TFP提升的主导力量,农业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服务业和传统产业对总TFP的提升贡献不大。第四,从资源的产业间配置来看,数字化资本和劳动的再配置对总体TFP增长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10-09 合作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摘要:生产要素的质效提升和结合方式变化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质,其创新性配置和顺畅流动能够高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优质生产要素的先进性体现为要素对产业发展带动作用的创新式突破,优质性体现为要素之间结合方式的颠覆性发展及要素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当前,为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应采取建设高标准生产要素市场、探索生产要素结合新方式、协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措施;为推动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应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打通束缚发展的堵点卡点,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发挥新型要素的纽带作用、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能够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提交时间: 2024-07-29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发展绿色金融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举措,也是赋能企业绿色转型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 要途径。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构建多期DID和DDD模型,利用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 数据,分析绿色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 素生产率。绿色金融通过促进技术创新与缓解融资约束两个中间机制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这种影响在不同 融资需求、产权性质、发展规模的企业之间和“两高一剩”与非“两高一剩”的行业之间存在显著异质性。为此,进一 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持续增加绿色金融产品供给,加大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帮助企业有效缓 解融资约束,对于全面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重要作用。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4-19
摘要: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标志, 核心是创新, 数据要素对于提升创新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 基于我国2009—2021 年制造业和服务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 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数据要素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与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 数据要素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且对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要大于制造业企业, 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机制分析结果表明, 数据要素主要通过数字化变革和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间接影响。 调节效应表明, 产业融合与数据要素会共同发挥作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且在中、 高产业融合区域的作用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在低产业融合区域影响不显著。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应用经济学评论》
摘要:党中央指出,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的三大催生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本文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增长核算模型,系统阐述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以及上述三大催生因素如何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以能源行业中的页岩革命和储能革命为例,揭示三大因素如何共同催生新质生产力,并通过产业链向下传导,推动全社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大幅提升的内在机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提交时间: 2024-08-08
摘要:数字化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建设高效顺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带来历史性机遇。基于农产品流通“整体视角—局部环节”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数字化在农产品流通整体及各环节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推动了农产品流通整体的优化,促进了农产品零售环节的改善,提升了其全要素生产率,但对农产品批发环节的改善作用不明显。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2)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通过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和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推动农产品流通整体技术进步,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数字化通过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和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推动农产品批发和零售环节技术进步,同时对各环节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一定阻碍,对批发环节的推动作用被阻碍作用抵消,对零售环节的推动作用远大于阻碍作用,导致数字化改善各环节的作用机制各异。(3)门槛效应检验发现,数字化赋能农产品流通整体及各环节过程中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当数字化水平尤其是数字技术应用水平达到一定门槛后,数字化对农产品流通整体技术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对农产品批发环节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但对其技术效率以及整个零售环节的改善作用尚不突出。(4)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粮食主产区、农产品网络消费规模相对较小地区或农产品流通企业规模相对较大地区,数字化对农产品流通整体的优化作用更大,对各环节的改善作用也表现出一定差异性。
分类: 工商管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2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已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企业作为宏观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其创新发展水平与宏观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密切相关,企业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转型升级来进一步提升自身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较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16-2021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其一,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稳定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旧成立。其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实施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的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进而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对中介变量进行Sobel检验后,研究结论依旧稳健。其中,吸收能力的作用效应最强,创新能力次之,适应能力最弱。其三,通过对企业所有制、规模大小及企业所处地区进行异质性分析后发现,相比较于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及中西部地区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及东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更强。本研究拓展了数字化转型相关理论,对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企业早日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6-28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选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外生冲击,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该政策能否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促进作用通过削弱地区资本要素错配、促进产品市场竞争与降低企业交易费用等渠道实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更大程度地提高了民营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行政垄断性行业和财政压力大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这为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政策效应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支持。据此,应持续推进并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在细化与实施配套政策时,有针对性地探索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差异化机制;企业也需要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为契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主动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5-29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多元化经营,进一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分别考察了营商硬环境和营商软环境对企业TFP影响的异同并进行异质性分析,表明营商环境对中高收入国家企业、大型企业以及非高新技术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大的边际影响。因此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水平是实现要素优化配置、激发企业与市场活力、促进企业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