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模化、微单元并举增强我国应对极端气候的能源保供弹性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7-27

    摘要:从夏季的“全球沸烫”到冬季的“极度严寒”,从洪涝灾害到干旱枯竭,都凸显了低碳转型、极端气候灾害的紧迫性。不论是极端高温还是极端严寒,均需要峰值电力的需求来应对,对能源保供及调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3年12月联合国气候会议就全球盘点达成的《阿联酋共识》,旗帜鲜明地规定“转轨别离化石燃料”,2050年相对于2019年的排放,二氧化碳减排幅度高达99%,意味着化石燃料的基本退出。作为低碳转型核心要素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正在逐渐成为电力生产和终端消费的主导。在各种储能技术已经能够有效化解天气本身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供给的稳定性所造成的冲击的情况下,也需要在国家一盘棋的格局下,加强多元化发展和合理空间布局,鼓励零碳微单元建设,以规模化、微单元、多元化多措并举来优化提速能源空间利用效率,形成多元互补和协同发展的格局,以增强能源保供弹性,一方面满足极端天气期间的用能需求,另一方面也加快能源系统的零碳转型。

  • 习近平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及其启示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29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为理论根基,从“和合共生”的中华智慧中汲取营养,立足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探索实践,围绕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这一时代课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明确了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要坚持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认识,要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强调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大国担当,以中国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的担当来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提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指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实践方向。习近平关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重要论述彰显了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其重要启示在于:新时代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全球气候正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秩序迈向公正合理;深入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 小说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外国文学》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小说在世界文坛迅速兴起,成为当下学界备受关注的一种文学类型。作为人类世重要的文学想象,气候变化小说书写与反思气候变化,对人类世困境作出批判性回应,勾勒人类世的社会、政治、伦理与情感轮廓。本文从气候变化小说的兴起语境与发展历程出发,重点考辨气候变化小说研究中的尺度效应、能动性摹写、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核心命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就气候变化小说研究的未来方向与任务提出若干建议,为学界在这一文学式样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照。

  • 中国绿色基金的经济绩效分析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提交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推升了投资者对投资组合风险的日益关注,全社会绿色投资兴趣也愈发浓厚。本文采用时变条件模型来研究绿色基金在新兴经济体的业绩表现。结果显示,绿色基金在市场基准下,这些基准包括A股市值加权指数、沪深300指数和深圳证券社会责任指数,都比那些传统同类基金具有超额收益。然而,没有证据表明绿色基金在经济疲软时的表现也优于传统基金。此外,在分组回归中,绿色基金仅在A股市值加权指数这一基准下显示出超额收益。总的来说,本文的结果支持了使用条件模型来评估绿色基金表现的重要性。同时,中国的绿色基金在发展初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经济业绩劣势,这与之前欧美市场的研究结果有很大不同。

  • “双碳”目标下中国环境立法的协同路径

    分类: 法学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提交时间: 2024-04-22

    摘要: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环境立法应作相应调整,实现从污染防治到降碳协同的范式转换。当前面向“双碳”目标的环境立法存在数量不足、位阶偏低、内容不完整、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未来应当转变环境治理思路,以环境质量为环境法直接管制目标,从污染防治发展为满足人民对优良环境的更高期待。同时,加快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法,加强各现行环境单行法的协同立法,丰富立法数量,提升法律位阶,通过管制、激励、教育等多重手段来调控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吸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落实“双碳”目标,彰显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治理:特点、动因和行动原则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07-28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全球生态治理面临着生态危机升级、国际制度建设和全球治理进程的客观条件变化,历经冷战时期的两大阵营对抗、后冷战时期的国际环境制度基础建立和新世纪全球治理进程的历史演进。从国际关系视角来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治理进程体现了主权国家间的合作与竞争、国际沟通协商机制化、以国际法为基础、包容性和代表性、人道主义等基本特点,受到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历史责任不同等动因的影响。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需要反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体现了主权平等、沟通协商、法治正义、开放包容和人道主义的全球生态治理原则。 

  • “双碳”战略助推中国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作用机理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4-24 合作期刊: 《阅江学刊》

    摘要: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推动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对目前可持续发展进程进行了评估,可持续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很多目标进展不足,其中就包括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向国际社会宣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围绕“双碳”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针。 “双碳”战略与SDG13(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精准呼应,并与其他SDGs密切联系,其关系大致可以分为靶向对应、协同对应、权衡对应三种。 因此,在二者落实过程中,应强化靶向作用机理,放大协同效应机理,弱化拮抗效应。 “双碳”战略推动落实SDGs,在认知层面,应进一步强化社会各界对“双碳”战略的正确认识;在实践层面,要针对“双碳”战略与SDGs重叠的重点领域大力开展工作;在落地层面,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因地制宜开展零碳转型的试点工作,为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