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公安内部执法数智大体系的构建

    分类: 公安学 >> 公安学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随着数字政府的建设推进,以数智技术结合权力监督构建数智大监督体系成为数字时代权力监督转型的必由之路。当前公安监督部门虽在数智大监督体系建设上进行了初步探索,但仍面临主体、共治、全程、实践等多重制约。结合常熟、贵阳、内蒙古等不同层级公安机关应用数智技术与大监督体系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可以在保障监督独立、统筹监督资源、打通全程监督、数智赋能监督等方面,构建数智大监督体系的具体建设方向。

  • 党和国家体系:概念形成与内在构造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08-07

    摘要:“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我国自主话语体系中的标识性概念,其原始框架建立在“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监督”和“地方执行委员会监督”之上,后历经“党的监督”、“党内监督”表达,2015年被作为一个整合概念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正式将这一概念上升为全党共识。在这一体系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回应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动力,其演化过程体现了渐进与突变相结合的特点,形成路径展现了不同监督类型从独立发展到联合发展的轨迹。在此基础上,“党内监督体系”展现出其独特职能——确保组织纪律与推动党的建设。基于党建国家的逻辑,“国家监督体系”在结构和内容上深受党内监督的影响,这一体系将“党内监督体系”“国家监督体系”以及“社会监督”融为一体,其核心聚焦于加强党的领导,手段在于“体系化”。在这一体系中,党内监督与国家机关监督、社会监督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互补性的监督网络。

  • 检察机关介入职务犯罪调查的

    分类: 法学 >> 诉讼法学 提交时间: 2024-06-18

    摘要:为了配合监察调查以提高案件办理质量,我国建立了监察机关商请检察机关介入职务犯罪调查的新机制。由于缺乏明确的检察监督监察的制度性规定,这种以监检配合为主要目的的机制是否具有监督属性,在此问题上出现了争议,也使检察机关的介入陷入较为尴尬的境地。检察介入侦查与介入调查没有实质性差异,介入侦查的监督目的也应体现在介入调查中,以免影响监察程序法治与国家机关的权威。从对监察调查的监督看,目前已经确立的各种形式体现了对刑事办案权力监督的普遍性,但程序外的监督法律支撑不足、程序内的监督缺陷明显,需要更为及时的监督形式作为补充。作为维护法制统一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监督监察权具有必要性,而检察介入调查机制的确立则为这种监督提供了可能,应当明确这种介入机制具有监督性质。

  • 数字技术驱动体系完善的地方探索——以苏州市“苏监云”数字化体系为例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廉政文化研究》

    摘要: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深集成性等特点,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中关于“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总要求具有内在契合性。苏州市纪委监委通过完善监督制度体系、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推动监督体系与数字技术结合融合,建设完成以管党治党履责平台、基层廉勤监督平台、监督治理协同平台为重点的“苏监云”数字化监督体系,实现监督工作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在新发展阶段,纪检监察机关需进一步加强理念支撑、技术创新和工作保障,深化数字技术驱动监督体系完善的实践路径。

  • 中国宪法权力功能的规范分析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

    摘要:中国宪法的鲜明特色在于创置了人大监督、检察监督和公民监督等多种类型的监督制度,展现出强大的权力监督功能。2018年监察委员会入宪,其权力监督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中国宪法构建了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明确了集中统一的监督领导体制,形塑了对监察委员会的多元化监督机制,为权力监督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系统性的制度平台。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的一体性塑造了中国宪法的监督制度体系,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命性则为其权力监督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动力源泉。中国宪法权力监督功能的有效发挥还依赖于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 列宁监察思想与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廉政文化研究》

    摘要: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权力的本质、权力主体的异化和议行合一权力配置原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监察对权力进行制约与监督的新形式,并在实践中实施了一系列监察举措:改组监察机构,强化监察机关权威性和独立性;明确监察任务,严肃行使监察权;优化监察队伍,提高监察能力;建立制度保障,提升监察效能。这对新时代我国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坚持党的领导,建立集中统一和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增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抓“关键少数”与“全面覆盖”相统一;加强监察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与履职能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构建权力监督的群众路线运行机制。

  • 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管理”条款的解释论展开——以《环境保护法》第10条第1款为中心

    分类: 法学 提交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环境管理的横向关系上,“统一监督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职能分工构成我国环境保护监管体制的制度基础。考察“统一监督管理”条款的脉络,回顾其内在演进逻辑,在解释论视角下明辨其在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可知该条款存在规范用语模糊、内部规则冲突、适用功能失位等弊病。为实现统管条款职责的充分履行,可将该条款释义至业务指导、综合协调、同级监督三个向度,并通过明确“统一监督管理”职责的履行程序、保障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执法能力、搭建统管条款下的部门履职问责机制等措施,强化该条款中职责履行的施策方向。

  • 防止“灯下黑” : 破解“谁来纪委”难题的思考与探索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08-09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如何对监督者实施监督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加强对纪检监察机关和人员的监督,多次提出“谁来监督纪委”的问题,要求防止“灯下黑”。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天然的“保险箱”,纪检监察人员并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严格监督纪检监察人员,面临少数纪检监察人员廉洁从政、秉公用权思想树得不牢,一些违纪违法分子想方设法拉拢腐蚀纪检监察人员,纪检监察机关内控机制不够健全,纪检监察人员违纪违法隐蔽性较强,外界对监督纪检监察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信息支撑等难题。应着重围绕抓实廉政教育、完善内控机制、拓展外部监督、从严执纪问责等方面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面,防止纪检监察人员以权谋私、违纪违法,确保反腐惩恶的“利剑”永不蒙尘。

  • 高质量推进审计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5-31 合作期刊: 《审计研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审计工作、完善审计制度和更好发挥审计监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系统、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和新论断,形成了新时代党在审计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做好新时代审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论述,必须以更高的审计站位、创新的审计理念、正确的审计逻辑和科学的审计思维加快推进审计实践创新、高度重视审计理论创新和积极探索审计制度创新,把审计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 精准化时代下的政治:挑战与机遇探析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9-24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精准化时代下,政治监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首先概述了精准化时代的特点和政治监督的核心价值,指出了精准化时代对政治监督提出的新要求和展示的新机遇。其次,分析了政治监督力量的内涵、外延以及来源和实现途径,强调了政治监督力量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接着,讨论了技术进步、制度建设以及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了充分利用科技赋能、多元参与和管理创新等机遇的重要性。最后,回顾了文章的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法院“不当逮捕”的数字检察转型

    分类: 法学 >> 诉讼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摘要: 法院“不当逮捕”是审判机关没有严格遵循逮捕要件而实施的逮捕,其不仅侵害被告人的程序性利益,还影响法官的中立性,可能给刑事诉讼结构带来毁灭性的冲击。传统以个案为基础的被动检察监督模式局限于卷宗审查、人工审查,对法院“不当逮捕”实施监督面临线索发现难、“不当”认定难、监督质效不突出等诸多瓶颈。为此,只有推动检察监督模式数字化转型,在法检之间建立一体化逮捕审查平台,探索建立法院“不当逮捕”智能算法模型并构建溯源监督机制,才能从个别、偶发、被动监督转变为全面、系统、能动监督,全面提升法院“不当逮捕”检察监督的效力。

  • 忠实履行专责 充分释放治理效能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要精准把握监督与治理的辩证关系,立足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构建适应发展要求的监督路径,以系统观念强化监督治理效能。

  • 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 督促引导年轻干部更好成长成才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06-12 合作期刊: 《机关党建研究》

    摘要: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时代责任,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树立鲜明用人导向,营造良好成长环境,突出教育培养效果,积极探索全方位监督模式,努力让“一泓清水”源源不断、源远流长。调研发现,年轻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监督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政治理论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领仍需提升,交流任职和实践锻炼渠道还不够畅通,激励制度和容错纠错机制尚不健全,对年轻干部的监督措施针对性不够。必须不断强化理论武装、锤炼鲜明政治品格,树牢实干实绩导向、持续加强实践锻炼,注重激励担当作为、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强化政治历练培养、发扬顽强斗争精神,从严抓好监督管理、树立铁的纪律意识,努力夯实专业基础、练就过硬工作本领。

  • 在党和国家大局中发挥审计独特作用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5-31 合作期刊: 《审计研究》

    摘要:本文立足于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监督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定位,提出审计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发挥着监督保障、促进管理、预警惩治、推动改革四大功能,与其他监督形式相比,审计具有独立性、专业性、综合性和权威性强等独特优势。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审计机关要更好发挥独特作用,必须坚持和不断强化三项重要保障机制,即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专司经济监督职责定位、做深做实研究型审计。最后本文提出,立足特派办自身职责定位,推动审计发挥在党和国家大局中的独特监督作用,要解决好“审计作为”与“审计地位”不相适应这一主要矛盾,并从加强政治建设、提高审计质量、改进研究方法、深化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 数字赋能检察侦查模式的进路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10-26

    摘要:随着数字检察战略的深化推进,检察侦查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正悄然发生,并为检察侦查工作的创新发展描绘出崭新蓝图。然而,当前相关程序规则的供给面临瓶颈,使得数字赋能检察侦查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趋同于线索情报活动,引发检察侦查对象扩大化、检察侦查决策智能化化、检察侦查方式隐蔽化、检察侦查程序形式化等制度性风险,难以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为兴利避害,数字赋能检察侦查模式的完善应当防范数字检察的不当或泛化使用风险,从数字赋能结构、侦查活动的程序规制以及类案指引等方面实现数字检察赋能的规范化,实现检察履职与尊重人权的统一。

  • 完善党和国家体系的三个维度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提交时间: 2024-08-24

    摘要: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加强对公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机制。其法理基础,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人民至上的价值法则、权力监督的法治逻辑;其制度特色体现在:监督框架的“一元多体”,监督导向的政治统摄,监督力量的统筹协调,监督运行的“三不一体”。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法治化路径,是依宪执政、尊崇宪法和党章,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推进“三不一体”法治化、规范化。

  • 习近平权力理论体系论纲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08-12

    摘要:习近平法权力监督理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党的建设重要思想的重要结合点,是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思想与执政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成果。习近平权力监督理论体系以“权力监督价值论”“权力监督范畴论”“权力监督动力论”“权力监督方式论”“权力监督职责论”为架构;以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法治思维揭示权力本质的人民性、权力作用的两面性、权力运行的嬗变性和以法律规范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监督权力等充满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为内核。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征程中,习近平权力监督制约理论的实践转化,集中体现在强化权力监督的自律意识,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强化纪法贯通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审计发展的路径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会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审计研究》

    摘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国家审计必须结合“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到“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把握新时代审计监督职责定位,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把握新时代审计工作使命任务,通过坚持党的领导、立足经济监督、发挥独特作用,切实增强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从监督内容向绩效效益转变、监督层次向宏观管理转变、监督方式向数字化转变、监督时间向均分前中后转变、监督主体向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并重转变、监督体系向联合监督转变等方面推进审计事业改革发展。

  • 建立评、奖、管分离的学术成果评价机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1-14

    摘要:学术成果评价诟病颇多,症结在于评价机制不完善。评价机制弊病的根源,在于主体混淆、权责不清。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的当务之急在于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建立评价、奖励、监督三权分置,即评、奖、管分离的学术评价机制。评、奖、管分离的评价机制,关键在于切实实现主体分离、权责明晰。即学术评价主体不进行奖励,奖励主体不参与评价,监管主体总控全局、但不干涉具体的评价和奖励活动,确保以学术共同体为核心的评价工作更加科学,社会多元化参与的奖励工作取得更优的激励效果,政府部门统筹管理的监督工作更加切实有效。

  •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内在逻辑

    分类: 政治学 >> 中外政治制度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廉政文化研究》

    摘要:我国国家治理呈现“一核多元”、全域覆盖的特点,要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就必须构建党的全面领导下协同高效、分工明确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不仅是完善党的领导体系的战略制度保障,还通过党内监督进一步强化了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领导地位,而国家治理现代化又为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两者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过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