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27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着眼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聚焦于构建以科技创新为统领的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载体方能发挥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即是新型生产关系的制度化形式。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实践路径应从三个层面着手:在所有制层面,应建立信息、知识、数据等新质生产资料的共有共享机制;在分配方式层面,应健全市场化的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在人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层面,应构建全程协同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11-20 合作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活动中诞生的。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学习、研讨和宣传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形式,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几乎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团体的基础上建立的。以董必武、陈潭秋等为代表的武汉早期党组织成员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他们还历史地承担起了对工人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主要不是由工人运动直接推动而是由先进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活动直接推动,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一个重要特点。重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伊始即形成的一大传统,并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10
摘要:邓小平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现代化。他在思考中国改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时,以巨大的理论智慧和政治勇气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命题,明确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带领党和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制定了“三步走”的总和发展战略。邓小平从科学内涵、发展方向、综合基础、动力支撑、制度保障和综合战略等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做出了重大贡献,开辟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11-07
摘要:劳动体现出一定的生产关系,在不同社会形态之中人的观念也呈现出对劳动的不同理解,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成为实践的劳动真正作为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实现形式。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基于19世纪资本主义现实的考察结果提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这一劳动教育的原则。具体而言,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兴起,现代劳动教育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提高社会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劳动教育历史性演变的探赜,更加深入理解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劳动教育具体形态发展。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要求,将自身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目标最终指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主导并直接参与城市治理,在中国特色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中居于关键性枢纽位置。我国城市治理体系具有鲜明的政党主导特征,中国共产党统领并协同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城市精细化治理实践,党建引领城市精细化治理成为新时代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范式。党建引领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机制建构是在适应、满足城市多元主体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实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善意互动、民主协商和利益均衡,通过理念牵引、组织延展、功能激活三大机制实现其各项目标,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通过全面领导、资源整合、社会动员等制度化方式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城市治理,激活社会资本、动员各方力量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复杂过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征程中,强化党组织的服务理念、推进党建引领与居民自治的有机平衡、全面激活党组织的多维功能,持续完善党建引领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体制机制,是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10-14
摘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新时代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战略任务,本硕思政课相衔接是推进“三进”工作的关键环节。本硕相衔接协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对于建设高质量教材体系、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本硕阶段思政课教材内容的衔接、教学模式的过渡以及学生主体的差异等问题都为推进“三进”工作带来了挑战。需要构建一体化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育人体系,进一步提升“三进”工作实效。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加强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是后脱贫时代农村贫困治理的必然要求。遵循脱贫人口返贫问题事前治理逻辑,基于对返贫风险生发运演机理的理性揭示和科学预判,把内生脱贫动力、生计资源禀赋、外部灾害冲击和社会负面影响作为脱贫人口返贫生发的主要监测维度,且诸维度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返贫风险监测机制基于四大维度的监测预警能力越强,则越有利于及时化解返贫风险、阻断返贫。当前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机制建设面临监测制度不完善、监测主体配合机械式、监测技术体系不健全、风险信息管理碎片化和监测工作考核监督不完善等不利因素,迫切需要完善风险监测制度,布控筑牢脱贫人口返贫防线;明确风险监测职责,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强化监测技术体系支撑,打造返贫信息共享平台;创新信息管理机制,构建协同治理良好格局;共同推动后脱贫时代脱贫人口返贫风险监测机制的逐步形成、持续巩固和长效发力。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摘要:列宁《哲学笔记》中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集中反映了其对一些哲学问题特别是辩证法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是其哲学思想的“实验室”。其中“两版序言”的摘录主要反映了列宁对哲学形而上学的重建与改造、辩证方法的确立与拯救、思维形式与语言的联系,以及如何认识和对待唯物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关系、怎样“颠倒”“倒转”“拯救”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等问题的深入探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问题特别是列宁备注和评析的重读和再释,有助于进一步开掘其深层意蕴并彰显其时代价值。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探索与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根本方法,要贯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六个坚持”创新方法,还需要把根本方法和创新方法融合起来,转化为可以操作、运用的普遍与特殊、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批判与建构、自主与开放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方法的创新运用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8-21 合作期刊: 《党的文献》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创造性实践,着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思考中华文明,览古察今、比较中外,对中华文明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而深刻的“中华文明观”。习近平的“中华文明观”形成于“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华文明的历史源流、创造主体、智慧结晶、精神标识、突出特性、意义贡献、创新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回答,体现出高度的文明自信、博大的时空视野、强烈的使命意识,是构建中华文明叙事体系的强大动力,增进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有力引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遵循。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5-31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市场问题”是俄国民粹派拒斥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石,也是列宁早期直面资本主义命运的重要论域。列宁借助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社会产品实现论等,对民粹派提出的以民众贫穷阻碍国内市场、小生产者破产缩小市场为标志的国内“市场问题”与以 社 会 总 产 品 无 法 在 国 内 实 现 须有国外市场为内核的国外“市场问题”进行系统批驳,阐述了市场本质、国内外市场地位与“边界”等市场一般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市场学说。列宁“市场问题”批判,为新时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支撑和实践遵循。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5-06 合作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摘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关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是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的第三章和第十七章,分别集中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其中第三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主要阐述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十七章“全面从严治党”主要阐述怎样把党建设好,使党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两章阐述的问题密切相关,在课程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这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也需要厘清这两章各自的内容逻辑,明确教学中应当把握的重点难点问题。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价值创造与实现条件的深刻变化推动劳动方式重塑和价值形式变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人工智能时代并没有过时,劳动者的活劳动依然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仍占有主体地位,人工智能强化了资本的两面性。要积极主动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坚持活劳动价值一元论,坚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辩证认识资本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相互作用。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探索与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根本方法,要贯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六个坚持”创新方法,还需要把根本方法和创新方法融合起来,转化为可以操作、运用的普遍与特殊、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批判与建构、自主与开放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方法的创新运用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4-15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对复杂多变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开展分门别类的研究,形态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分类中建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形态学标准,需要遵循外部性标准与内部性标准相统一、功能性标准与层次性标准相统一、逻辑性标准与历史性标准相统一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分类的形态学视角包括要素、结构与功能三个分析维度。以此为分类标准和分析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可分为生活化形态、专门化形态、科学化形态、社会化形态和人本化形态。五种形态呈现出基于功能的层次递进关系、基于演化的交替融合关系、基于空间的多态共存关系,由此展现出内在的谱系学特征。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提交时间: 2024-04-08
摘要:本文在租金范畴的基础上, 提出了分析国际价值转移的理论框架和测 量方法, 并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做了经验研究。 理论分析表明, 国际垄断资 本通过生产部门的不平等交换获取级差租金和垄断租金性质的价值转移, 通过非 生产部门的掠夺性积累获取制度—垄断租金性质的价值转移, 国际贸易中的租金 获取成为新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 国家持续输出租金, 美国、 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持续输入租金, 中国是世界 上最大的租金输出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取租金转移的主要来源国, 全球租金 转移总量有1/4 左右来自于中国的租金输出; 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租金输出量从2006 年开始不断减少;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有所提 高, 但是高端制造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占有率仍然明显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1-13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现代化是一种文明的打开方式。独特的文明视野、文明理念、文明实践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特有的发展内涵、价值导向和研究视角,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是中华文明与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的有机结合,是人类文明与中国特色现代化实践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在对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探索、反思、展望中,建构起民族叙事与现代叙事相统一的历史视野、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相统一的世界视野以及理论形态与文化形态相统一的整体视野。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对西方现代化价值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对西方现代化治理谜题的揭露和破解以及对西方现代化理论陷阱的证伪和批判,提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文明价值理念、文明治理理念、文明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有原则高度的文明实践,物质文明的开拓性实践、制度文明的探索性实践、精神文明的创造性实践开显其文明新境界。文明视野、文明理念和文明实践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现代化是一种文明的打开方式。独特的文明视野、文明理念、文明实践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特有的发展内涵、价值导向和研究视角,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是中华文明与现代社会发展理念的有机结合,是人类文明与中国特色现代化实践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在对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探索、反思、展望中,建构起民族叙事与现代叙事相统一的历史视野、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相统一的世界视野以及理论形态与文化形态相统一的整体视野。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对西方现代化价值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对西方现代化治理谜题的揭露和破解以及对西方现代化理论陷阱的证伪和批判,提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文明价值理念、文明治理理念、文明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有原则高度的文明实践,物质文明的开拓性实践、制度文明的探索性实践、精神文明的创造性实践开显其文明新境界。文明视野、文明理念和文明实践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07
摘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制度安排,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深刻理解三对关系:一是国家治理层面上党与企业的关系,要确保党的领导能够落实到公司治理中,企业战略方向与党的立场、方向、道路和原则相一致,实现党的领导与现代公司治理的有机结合,这是制度改革的价值导向;二是经济发展层面上市场与企业的关系,要通过市场机制与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协同,提升企业竞争力与资源配置效率,这是制度改革的实践导向;三是企业运行层面的企业治理与企业家的关系,要以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引导企业将自身发展和国家战略对标,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这是制度改革的目标导向。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7-26 合作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用学术讲政治是思政课的关键要求,也是讲好思政课的关键。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源于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是非的判断能力源于深刻的理论洞察能力,强大的政治定力源于马克思主义赋能的政治立场。用学术讲政治,就是要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视角对历史和现实的重大政治问题作出学理阐释,讲清政治的学理性,讲清政治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原理,为政治提供深厚的学理支撑,帮助学生在把握大势中坚定政治方向,在横向比较中增强政治自信,在历史发展中深化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