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破解低收入农户增收困境、缓解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18年、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CFPS)和县域数字乡村指数,采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和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从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的双重视角,考察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户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能显著提高农户绝对收入水平,但同时也会拉大农户相对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的四个分维度对农户收入影响的演进过程存在差异,其中乡村经济数字化和乡村生活数字化具有明显的 “益富性”,而数字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数字化拉大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较小.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可以通过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增大农户非农创业概率、促进农村数字金融发展,促进高收入农户显著增收,而不利于低收入农户分享数字乡村发展红利.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年轻、社会资本高、县域地势平坦的农户家庭增收更为显著.为此,应加强对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政策倾斜,让 “数字乡村发展红利”逐渐惠及全体农村居民,实现农户共同富裕.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元字宙作为虚拟和现实融合的数字空间,正迅速成为全球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新前沿,然而,不同社会群体在接入和利用元宇宙技术过程中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导致技术红利的不均衡分配和新的社会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案例的分析,对比中国互联网前序技术的创新扩散历程,以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经典理论为框架,认为元宇宙技术在中国社会的创新扩散,主要从代际数字鸿沟、城乡数字鸿沟、社会差序格局三个层面凸显社会问题,包括世代效应与后喻文化特征进一步凸显、基于“90 后”世代的城乡数字平衡将被打破、以“脱域”和“脱序”为主要表征的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的打破与重建。针对以上问题,研究认为:第一,从技术、政策、社会层面,提升元宇宙“适老化”预先布局意识,解决代际数字鸿沟隐患:第二,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力度等,持续强化乡村数字化生态建设:第三,从国家、制度、理论研究等方面,对新社会生态进行黏合及矛盾干预,助力中国社会更好更快地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全新世界。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提交时间: 2024-08-23 合作期刊: 《新金融》
摘要:在老龄化和数字化交叠背景下,老年人已成为网络社会中受骗的主要群体。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调查互联网对防止老年人受骗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使用互联网后使老年人遭遇诈骗的机会显著提升,但会降低其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互联网对于老年人受骗的“双刃剑”作用明显。老年人的风险态度和金融素养在预防其受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互联网使用偏好对老年人受骗起到强化作用,互联网的使用对老年人遭遇诈骗类型和受损原因也有显著影响。因此,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应重视互联网的“学习效应”,提升老年人的金融素养,推进互联网适老化改造,并对老年人风险态度进行科学评估,对老年人网购和理财进行全程引导和提示,以减少或避免老年人受骗。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6-25
摘要:本文系统讨论了数字政府建设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理论上, 数字政府建设会因企业获取政务服务能力的差异而对收入差距产生异质性影响。 实证上, 本文基于2007 至2019 年全球158 个经济体的数据, 使用历史出生率构建工具变量, 揭示了数字政府建设对收入差距影响的 U 型模式: 若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已较高, 则进一步的建设会扩大收入差距; 若建设水平较低, 则结论相反。 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 中国应着重提升数字技术覆盖面和服务精准度、 深化数字技术在再分配过程中的应用。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的微观数据,考察了信息化时代低收入农户数字技术接入及使用效果。结果表明:(1)低收入农户数字技术接入鸿沟依然存在,但是相较于其他传统资源,差距明显更小,并且在年轻群体中差距收缩明显。(2)跨越数字技术接入鸿沟后,数字技术加快了低收入农户调整要素配置,进而提高收入水平。其中,非农收入的正向累积作用使得数字技术的增收效果呈现持续加大的特征。(3)相比于普通农户,低收入农户获得的“数字红利”在规模上没有显著差距,但是禀赋差异导致其面对数字技术冲击进行了不同的要素配置选择,进而呈现出不同的收入增长路径。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有效利用数字资源是实现农民内源发展,进而防止返贫和不断缩小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数字化水平为切入点,在构建数字化指标体系和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内源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依据山西、河北地区1338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探究了数字化水平对农民内源发展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数字化水平每提升1个标准差,内源发展水平提升575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内源发展各维度发现,数字化水平提升显著改善了农民经营能力和公共参与水平,加深了数字农技推广服务与数字政府推广服务的采用程度.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水平提升对老年农民内源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不同梨果生产规模间不存在差异.从农民数字化的各维度来看,数字设备与接入、数字技能与使用均对农民内源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鉴于此,应持续加强农民数字应用培训,重点提高老年农民数字化水平;推动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提高数字推广服务的专业性与多样性.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30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鸿沟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我国,农民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劳动的融合与城市化发展紧密相连。在探讨农民工如何通过数字劳动跨越数字鸿沟,并实现与城市化的协同演进中,首先界定了数字鸿沟的概念,并分析了农民工在城市化中的多重角色,揭示了数字劳动对农民工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该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农民工的数字适应性及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的适应策略。研究发现,虽然农民工在数字技能和信息获取上存在不足,但数字劳动的兴起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最后提出了促进农民工数字劳动与城市化协同演进的政策建议,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西北人口》
摘要:在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以及数字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测度老年数字鸿沟水平并探索内在影响机制,对缓解老年人的数字融入困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21~2022年在陕西、河南、山东和吉林四省的“健康老龄化与智慧养老”专项调查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老年人的接入沟、使用沟与知识沟进行测度,利用回归模型分析养老资本对老年数字鸿沟的影响,并检验老年人数字学习内生动力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超过四成受访老年人未使用智能手机,其中63.92%为农村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老年人的使用沟得分均值(0.580)高于知识沟(0.407)。养老资本各维度指标对老年人的接入沟和使用沟均具有显著优化效果,而仅有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老年人知识沟的优化效果更显著,控制变量中的男性、低龄与城市地区的老年人数字鸿沟更小。内生动力在养老资本与老年数字鸿沟的关系间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其在不同维度养老资本上的表现不一致,使用沟与社会资本间的中介效应比例最高(20.14%),知识沟与健康资本间的中介效应比例最高(43.76%)。由此,文章在老年人的数字接入与社会支持方面提出建议,应统筹碎片化的数字接入支持力量,丰富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建立年龄友好型社会,激发老年人数字学习的内生动力。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10-12
摘要:[目的/意义]信息科技让人们享受着“数字红利”的同时,又会因为技术迭代、增长效应差异的影响产生“数字鸿沟”问题,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充分挖掘区域数字鸿沟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论文运用元人种志分析方法构建区域数字鸿沟对共同富裕评价指标框架,利用熵值法测算其综合指数,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区域数字鸿沟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区域数字鸿沟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阻碍作用,其各子维度对共同富裕具有不同程度的阻碍,而且阻碍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据此,从构建多元协同治理体系、统筹规划数字发展内容和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提出面向共同富裕的区域数字鸿沟治理策略。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从数字鸿沟到数字包容视角,解释通过数字包容策略化解数字鸿沟,尝试解决农村老年人参与数字乡村不足的难题。研究发现,当前老年人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技术困境主要体现为数字鸿沟的存在,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的“接入鸿沟”、智能设备的“使用鸿沟”以及能力素养的“知识鸿沟”,实则反映了技术与治理、行政与自治、增权与赋能的三大困境。而实现从数字鸿沟向数字包容的转变,制度安排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在制度安排层面要关注政策执行的精准度、居民需求的回应度和治理系统的适应度。在实践取向层面需遵循人本主义、简约主义和整体智治。为弥合乡村数字鸿沟,提升老年人数字包容,未来需要从组织维度助推老年人数字包容治理,从行为维度提升老年人数字参与能力,从技术维度增强老年人数字资源供给,以更好地推进数字乡村战略实施。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摘要:【摘要】公共图书馆在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包容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探究日本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包容实践,归纳经验启示,有助于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发展提供参考。文章采用文献分析与网络调查方法,从数字接入、数字参与和数字服务三方面对日本公共图书馆面向弱势群体的数字包容实践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对我国的启示包括:完善数字包容制度设计,营造良好数字包容环境;加强多渠道数字接入,增加数字参与方式途径;注重弱势群体数字参与,提高数字参与能力意愿;积极开展多领域数字服务,满足多样化数字需求。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05 合作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摘要:从微观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能够通过就业创造效应、机会分享效应与公共服务效应降低家庭收入不平等水平,而多维“数字鸿沟”限制了数字经济对家庭收入不平等的降低作用。从多维“数字鸿沟”的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整理了包含10518个家庭样本的三年平衡面板数据,并构建家庭层面收入不平等、数字经济水平以及多维“数字鸿沟”相关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对收入不平等的减少具有积极影响,多维“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家庭收入不平等有所扩大。在“接入鸿沟”和“使用鸿沟”逐渐缩小后,“能力鸿沟”的缩小有助于家庭进一步利用数字经济缩小收入不平等。数字经济通过增加有效劳动、扩大劳动力流动和降低收入不确定性减小家庭收入不平等。研究结论有助于更为深入地理解微观层面数字经济与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关系,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设计提供依据。
分类: 社会学 >> 人口学 提交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人口研究》
摘要:随着老年人被快速卷入互联网生活,“老年人网络沉迷”的担忧频频见于报道和研究中。客观认识“老年人网络沉迷”问题,需要结合“网络沉迷” 的概念、现象与影响进行讨论。“网络沉迷”具有“过度使用”“主业和社会功能损伤” 和“ 持续状态久” 3 个维度。现有讨论和研究往往仅用“过度使用”的单一维度来衡量,从而夸大和泛化了“老年人网络沉迷”问题。中国老年群体数字鸿沟与数字融入调查显示,真正沉迷网络的老年人比例很低。当前,老年人互联网使用中更紧要的问题仍然是数字鸿沟的应对。建议从智能设备硬件全面适老化改造、互联网软件和功能全面适老化改造、全面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培训3 个方面发力,不断提升老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和使用水平,促进老年人共享互联网时代发展红利。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新时代,数字经济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字经济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前提,为赋能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但国内外理论界目前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为弥补学术界关于数字经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研究的不足,本文通过解读数字经济和共同富裕的深刻含义,对数字经济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进行剖析,归纳目前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所面临的现实障碍,并提出优化路径,以供参考。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摘要:学术界普遍认为数字经济对于经济发展效率具有积极作用,许多文献还认为数字经济还能够缩小收入差距和缓解不平等。然而,在市场经济中兴起的数字经济并不是万能的,它并不会在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同时又自发地缩小收入差距,效率和公平难以兼顾。在分别使用多种方式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差距后,基于中国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没有缩小收入差距,甚至会扩大收入差距。此外,常常被用来作为数字经济测度指标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一定程度上被误解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也并没有缩小收入差距,而是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因此,在积极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必须警惕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只有通过政府的积极作为,努力弥合数字鸿沟,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7-28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经济因高创新、强渗透、广覆盖的优势而成为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为探索数字经济推动共同 富裕的机制路径,找到其关键点进行对症施策,基于微观要素、中观产业、宏观经济的三维理论框架,从事物发展的 起因、过程、结果三阶段的全局视域,探究数字经济通过提升要素分布均衡性、提高机会公平性、优化经济发展与分 配格局,进而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完整揭示数字经济推进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中介载体、表现形式。基于 辩证视角,在看到积极作用之余,也在起因、过程、结果三阶段中探寻数字经济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问题,发现数据 要素分布的数字鸿沟、数字新业态下的个体权益保障、数字资本的垄断等是当下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现有问 题,从找准原因、优化过程、改善结果三个维度精准施策,构建涵盖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的四元三维支持体系,实 现数字鸿沟弥合、个体权益保障、发展成果共享,最终推进共同富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摘要:数字金融作为数字化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结合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 通过影响金融资源配置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基于中国283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2021 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 实证检验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金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 (1) 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但对邻近城市会产生不利影响。(2) 受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层次的影响, 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数字金融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3) 消费需求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是数字金融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 其中, 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最大。为此, 要推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数字金融+产业” 的发展模式, 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数字金融的步伐, 避免“数字金融鸿沟” 扩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差距。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乡村数字赋能是数字技术与乡村建设场景不断交织的过程。通过构建“赋能型治理”的分析框架,重点考察了美国乡村数字赋能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在赋能主体上,通过建立州一级的协作联盟体系,形成了多元行动者共同参与的赋能网络;在赋能客体上,明确了数字经济、数字生态、数字服务、数字治理等应用场景;在赋能手段上,依托政策赋能、数据赋能、平台赋能等方式,促进乡村数智化转型;在赋能效应上,实现了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乡村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目标。对此,新时代中国数字乡村战略的有效落地,有必要进一步健全乡村组织机制、明确场景定位、完善赋能手段,从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能赋权。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贸易经济 提交时间: 2024-06-14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愈发凸显。数字普惠金融凭借其包容性和可得性,近年来快速发展,为驱动消费升级创造了条件。从微观视角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与消费升级的关系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融通机制、财富机制、便捷机制和流动机制对消费升级产生驱动效应。从区域和主体异质性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城镇家庭、西部家庭、青年户主家庭、高学历户主家庭、低收入家庭、中等消费层次家庭的消费升级驱动效应较强。数字贸易对数字普惠金融驱动消费升级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均产生先降后升的“U”型调节效应。为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消费升级效应和数字贸易的调节效应,提出加快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数字贸易全面高质量发展等建议。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1
摘要: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回顾并对比了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数字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①国外研究起步早、进展快、主题多,持续深入拓展,国内研究尽管起步相对较晚,但2019 年以来在经济管理学者主导下呈爆发性增长态势;②国外研究基于批判性视角和需求端,重点关注数字鸿沟、社会–空间不平等和弱势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国内研究强调功能性视角和供给端,聚焦数字基础设施赋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总体而言,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信息社会公平公正和国家战略需求从供需两端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研究兴起,国内外研究议题相近但研究重点、视角和导向相异。展望未来,建议:① 平衡供给和需求端的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地理学研究,强化研究成果的联动性和系统性;② 将数字基础设施融入地理学既有理论框架,推进学科知识生产和理论建设;③ 充分挖掘地理学综合性优势,引领数字基础设施的跨学科交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