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24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自然”概念在马克思那里有着不同的含义,即受费尔巴哈影响下的合乎人性的自然思想,这是带有哲学浪漫主义意味的自然;先在性的自然思想,从中可以理解人的活动的有限性;人化自然,在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的不同维度具有不同的意蕴;作为外在强制力的自然,主要指资本主义社会对人与自然的强制性,这是一种“似自然性”意义上的自然。这些不同的自然思想,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理论逻辑。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5-24
摘要:精神生活的超越性是否可能及如何可能是唯物史观的重大议题。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生活最大的问题在于,“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从主体看,阶级性个人的普遍性物化;从中介看,抽象理性的权力至上;从后果看,世俗社会的生成;从动因看,资本逻辑的霸权。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但它并没有否定精神生活的相对独立性,而是仅仅否定了西方传统道德和意义世界的基础之虚妄。从理论、历史、现实的三重维度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走出物的钳制。换句话说,精神生活的超越是可能的。实现精神生活的超越性有两条路径:从物质层面看,扬弃人对物的依赖,破除资本逻辑的魔咒;从精神层面看,克服思想观念的局限性和感性欲望的困扰。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7-12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劳动正义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深刻阐释劳动正义的内涵,把握劳动正义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探索以劳动正义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途径,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价值支撑与实践遵循。从主体维度、实践维度和历史维度三个层面对劳动正义的要义特征进行阐释,指出劳动正义以人民至上为价值旨向,以共建共享为根本原则,以渐进发展为基本方法。劳动正义契合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核,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基石、实践保障和内在动力,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新征程上,要以彰显人民中心地位凝聚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以建构和谐劳动关系夯实共同富裕的实践根基,以辩证扬弃资本逻辑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质进展。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饭圈文化”是近年来流行于青少年粉丝群体的网络亚文化现象,一方面,“饭圈文化”给社会带来了正能量,在明星榜样的带动下为社会做出了正面贡献;另一方面,“饭圈”失范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一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在资本逻辑的推动下,“饭圈文化”迅速发展壮大,但随着“饭围”乱象的频发,“饭圈”失范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带来系列批判与反思。从消费主义的视角出发,“饭圈文化”失范有着多重的消费逻辑,“饭圈文化”中的流量为王现象体现了流量消费逻辑,对粉丝群体的情感操纵则反映了其情感消费逻辑,而与商品的深度捆绑则呈现了商品消费逻辑。究其根源,资本逻辑是“饭圈文化”失范的根本动因,消费价值观异化、文化消费生态异化、消费心理异化等现实状态既是饭圈文化的生成动因,也是其现实后果。“饭圈文化”给青少年群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不仅影响着他们的消费价值观,导致其消费心理的异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消费生态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此,不仅要规制资本逐利逻辑,完善市场消费监管机制,促进文化消费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要积极培育民众的正确消费价值观,推动网络亚文化的良性发展,同时还要促进大众积极健康消费心态的养成,促进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广泛生成。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改革开放后,市场的不断开放对产业工人队伍的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何以正确的逻辑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工人结构变化及其建设,关系到能否以正确的逻辑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关系到产业工人队伍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路径设计,是基于历史逻辑、市场-资本逻辑和人的逻辑的高度统一,其中人的逻辑是其最终价值依归。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8-28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资本论》的时间概念与资本批判紧密相连。马克思在该书中分析指出,时间在资本的作用下呈现出具体和抽象的二重性质。具体时间与个体的社会劳动结合在一起,抽象时间则表现为价值的独立运动。资本周转与时间转化交织浸润,资本逻辑的建构体现为从具体转化为抽象的时间规范。作为一种将时间抽象化的强制力量,资本将个体的生命时间统摄于它的结构之内,这导致劳动者无可规避地处于被奴役和支配的异化状态。除了建构时间的抽象统治结构,资本主义还造就了一种瓦解资本逻辑的历史动力——从抽象还原到具体的自由时间。资本增殖的空间来源于劳动者被压缩的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只有对资本的批判“代表一个阶级”,劳动者才能真正推翻时间的抽象统治。要完全超越资本,必须要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解放自由时间。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时间才能从异化劳动的空间转化为自由发展的空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上述分析,不仅解开了“资本之谜”,也解开了“时间之谜”和“自由之谜”,在揭示资本逻辑限度的同时,为当代社会主义世界中人的自由解放指明了方向。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资本论》的伟大绝不仅仅在于其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更在于它蕴含了未来的社会建设逻辑。如果说《资本论》既属于一部哲学著作又属于一部经济学著作,那是因为《资本论》既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又阐明了资本主义如何灭亡。《资本论》的这一写作特性表明,《资本论》还应该属于社会哲学著作的范畴。因为《资本论》所阐释的不仅是一种具有批判性质的学说,而且还是一种蕴含着以建构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为己任的学说,即《资本论》批判资本主义体制不是最终目标,构筑共产主义体制才是它的终极追求。按照社会哲学的学科原则理解,《资本论》中的资本逻辑批判不只是包含抽象性质的宏大叙事式的社会批判,而且还包含有社会实践中存在着有比资本主义体制更为合理的社会形式的思想意蕴,而表征这一思想意蕴的社会哲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就应该被称为马克思的社会建设逻辑。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数量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化时代下的新消费主义是消费主义思潮与数字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并向数字信息领域蔓延和扩张的意识形态产物。数字化的内容消费和消费形式的数字化是其主要的两种存在形态,其生成机制主要包括资本循环机制、媒介传播机制、心理操控机制等。对新消费主义的危害性的考查,也应相应地在这些生成机制中展开。面对新消费主义,需要采取系列措施进行应对:在认知层面解构消费异化,批判和超越新消费主义;在价值观层面强化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凝聚社会共识;在现实层面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作用,有序规范数字文化。只有形成应对新消费主义的有效合力,才能使数字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助力新时代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7-05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在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主义学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三代学术共同体。“政治马克思主义”围绕社会财产关系、阶级分析等概念,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转型发展,形成了“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政治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农业起源论,认为资本主义是在偶然情况下,在英国农业领域产生,并深刻改变着英国和西欧的发展历程;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从农业资本主义转变到工业资本主义,再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为殖民主义的帝国主义,最后从殖民主义的帝国主义转型为资本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统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进步”“民主”“无限战争”“自由主义”等意识形态链条。“政治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严重的阶级斗争危机、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等,总体性的危机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走向消亡;必须要超越资本主义,实现21世纪社会主义的复兴。“政治马克思主义”的“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丰富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0
摘要:“智能拜物教”作为人工智能时代资本主义社会涌现出的一种新型社会思潮,反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过度依赖与盲目崇拜。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进行审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技术异化是“智能拜物教”的生成根源;“智能拜物教”的本质在于资本逻辑与技术决定论的系统共谋;超越“智能拜物教”需要重塑技术与社会关系,致力于“科技社会主义”的构建,确保人工智能技术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实现,又助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