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30 合作期刊: 《哲学研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并阐释了“文化主体性”这一重要概念,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即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主体意识。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为中国共产党引领时代提供强大文化力量,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凝聚力的根本所依,是中华民族在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保障自身文化安全,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的重要支撑。新时代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建构和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以“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巩固网络空间中华文化主体性,积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分类: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农村基层妇联组织不仅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人群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农村基层政权的社会支撑之一。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时代背景下,要站在治理的角度去审视基层妇联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从治理来看,基层妇联是政治组织和群众组织,也是治理组织和服务组织。基层妇联具有融人乡村治理全过程的政治需要和现实需要,在乡村治理中具有主体性功能。基层妇联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性功能不仅是由妇联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决定的,也是由党的帮手和助手功能决定的。基层妇联凭借其独特的政治、组织、动员、宣传和凝聚群众的优势,在乡村治理中可以发挥组织动员、服务群众、民情枢纽、协商议事等作用,提高乡村治理的组织化、社会化、服务化和共治化。通过组织体系“纵向到底”和“横向到边”以及成体系的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基层妇联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性建构,是妇联发挥基层治理功能的可行路径。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28 合作期刊: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摘要: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文化则赋予了主体性以“人”的维度,因为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主体性是对自身文化价值及传统的自觉意识,是一个民族现代文化生命的根本维系,是面向未来不断开放创新的超越意识。中华文化主体性在作为生命之流的时间长河当中,从过去经现在而通抵未来,延展出 自身的内在逻辑。始终保持着一种敞开姿态的中华文化主体性, 以“两个结合”为着力点, 既对过往保有文化反省的态度, 又携带着关涉未来的文化构建的任务, 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使命。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确保农民主体性成为了具有重大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研究问题。通过对 Y 村合作社产业发展过程展开分析,认为农民主体性可以通过目标统筹与组织再造,从发展意识、发展权益与发展能力三个方面得以呈现。其中,目标统筹即农民行动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目标的统一,形成激活农民发展意识的合力;组织再造即发展以农民为核心要素的合作社产业发展模式,以紧密利益关联、社会关系增进农民发展权益,以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参与空间提升农民发展能力。最后指出,农民主体性既需要依托产业发展所构建的行动基础,也需要从农民的视角把握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以此提升产业振兴中农民的主体性地位。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中国思想史作为一套现代意义的学科体系,初步奠基于二十世纪之初。中国思想史学科经过百年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中国传统学术转型为现代知识体系,并被纳入现代学科体制与教育体制,一方面确立了科学与民主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思想标准,从而推动了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化转型。但是,百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中国学者重新撰写中国思想史,必然会面临一系列新问题的挑战。中华民族对自身文明作再反思,必须具有新的时代高度和历史深度。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中国思想史作为一套现代意义的学科体系,初步奠基于二十世纪之初。中国思想史学科经过百年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中国传统学术转型为现代知识体系,并被纳入现代学科体制与教育体制,一方面确立了科学与民主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思想标准,从而推动了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化转型。但是,百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中国学者重新撰写中国思想史,必然会面临一系列新问题的挑战。中华民族对自身文明作再反思,必须具有新的时代高度和历史深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5-28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践的理论。具体来说,它彰显了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性,要求通过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重视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协调性和过程性,要求激发各种活力,处理好各类关系,稳步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指出要不断提高实践主体的创新能力,进一步丰富实践对象,通过科技创新改进实践工具和手段,扎实推进实践创新。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0-18
摘要: 短短数年,“国图文创”闪亮崛起。多系列的国脉结构、千余种的国风佳品,给市场带来一阵国学国魂式清风。深化改革开放的“天时”,国家图书馆资源的“地利”,汇聚于2019年重组之文化经济生产力主体的“人和”。这支团队初露“新质生产力”的端倪,其以足够的文化自信与自觉、强烈的文化主体性与高科技含量的流程运作,进行自身学理化的思想组织建设,集成化和系统化的核心业务建设、精品内容建设、营销渠道建设、合作共同体建设……故而,名品叠现、“名利双收”,在图书馆文创领域独树一帜。国图文创所贡献的依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科技化手段,以魅力化的文化主体性为主导,坚定走中国现代文明实现之路的成功实践,值得文化产业从业者品味思考。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10-06
摘要:通过分析主体的自身结构与外在联系,从主体性维度探讨图书馆学价值:分析其本源所在、关系范畴、存在性质、实践功用等四方面的本质内涵,构建满足个体需求的本体价值、满足群体需求的自我价值、满足社会需求的发展价值、满足历史需求的时代价值四层次的结构体系,进而抽取出学术真理、文化育人、知识自由三个价值生成的基本锚点。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6-13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实践及其在全世界范围的加速推进,伴随着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民族和国家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深刻的转型。观念史视野内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理论实践的多维观照反思表明,现代化必然带来文化价值观问题上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针对“文化全球化” “文化现代化”复杂交融的现实处境,立足“文化主体性”反思、批判与理性自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关系民族文化和现代化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中国本 位”“世界视野”的立场、胸怀和境界,以前瞻性的文化实践方略,坚定地推进以“文化中国”统筹和引领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大业。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人类文明价值观重构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文化建设思 想,其诸多理念和方略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人类美好精神生活秩序的重建,具有重大的启示性、典范性以及 奠基性意义。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10-15
摘要:当代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学科建构关系一直是悬而未决的话题,部分学者从西语词根意义上将环境解读为物质围绕物而将生态解释为系统关系,这是将词根分析扩大为词源语境解释的谬误,忽视两者均具有对象、关系的二重性。此二重性在劳特利、罗尔斯顿、奈斯的哲学中得以展开,并延伸至环境史、环境艺术、环境社会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生态对象化、环境关系化现象体现了两个概念向统一原初意涵的复归。面向传统过程中,生态美学与实践美学形成交锋。论战双方以“自然人化”“自然的自然化”展开论争,均认定对方理论是二元化的机械认识论余绪,但双方实则都在使用这样一种自己所批驳的机械路径来解读对方,使得这场对话充满固执与悖谬,忽视了两者兼具的统一视域。而环境美学对待传统更加温和,重视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虽受物质实体性误读但仍无法掩盖其开放性特征。在统合意义上,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实践美学、气氛美学、身体美学都在言说人在时空世界的现实性审美关系。那种活生生的存在境域以其交互、共在、间性、系统的丰富属性要求我们建构生态环境美学,并向多维视角开放。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现代化”与“主体解放”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而言都是永恒的主题.从历史唯物主义视野看,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在于不断推进作为主体的人走向真正的解放.资本主义虽然促成了现代意义上主体概念的登场,但主体解放对于其现代化而言仍是尚未兑现的期票.中国式现代化扬弃与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充分彰显了主体解放的向度.从历时性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断赋予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时期主体解放的新的历史内涵,将主体解放不断由应然的价值目标转向实然的现实效应.从共时性视角看,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现实领域的解放为现实路径,重构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主体与自身、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以推动主体的人走向真正的解放.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21 世纪以来学者们开始对中国当代水墨的创作进行学术清理,策展人用丰富的作品向我们展现了当代水墨创作跨界融合、多元并存的现状,揭示出中国当代水墨创作从各种“主义”走向“再中国化”的主体性建构的趋势。水墨在不断地“定义”中,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媒介或者画种概念,而是一种代表着中国文化身份和文化资源的文化符号。与那些不断在本体语言上进行探索同时发生的是,在全球视野下一些当代艺术家亦将其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当代转换,可以说这些新的探索既是对传统的一种审视与“再定义”,也是一种对传统的挖掘和继承,当代艺术家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来建构其自身的文化主体、文化身份与艺术史。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文化软实力》
摘要: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和独特创造,是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统一。文化主体性是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形成的依托、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国家认同、巩固政党执政地位、开展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基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党的文化领导权,尊重人民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巩固文化主体性。
分类: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08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作为乡村振兴的实践主体,农民的主体性表达状况直接关乎乡村振兴的成败。依据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思想和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基于系统性分析框架的研究发现:农民主体性表达基本遵循“自主性表达➝自觉性表达➝能动性表达➝创造性表达”的递进式逻辑,每个表达环节的表现分别在于明确主体地位、激发主体意识、施展主体能力、发挥主体价值。受治理结构短板、价值认知局限、发展条件限制、社会环境障碍的共同影响,不少农民的主体性表达仍然在不同阶段处于不同程度的“被遮蔽”状态。通过明确主体边界、思想观念引导、完善要素供给、优化行动空间,真正实现“增权于农民、感化于农民、赋能于农民、服务于农民”,能够最大程度促进农民主体性的表达,进而对乡村振兴产生主体性推动作用。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8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整体性方略,乡村价值的再造与农民主体性重构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乡村价值保障了乡村各要素的相互协调与融合,而农民则是乡村价值的主要依托。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冲击,改变了乡村各要素间的关系,弱化了乡村运行动力,引致乡村价值流失,农民“缺场”导致其在乡村振兴中多重主体性缺位。因此,应从对接现代农业、培养农民企业家、完善人才体系、重建乡村共同体、确定教化主体、完善村民参与制度等方面再造乡村生产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教化价值,进而重构农民的经济主体性、文化主体性、社会主体性和治理主体性,为乡村振兴的落地见效奠定经济基础、文化根基、组织基础和治理基础。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T.J. 克拉克(T.J.Clark)从文化研究路径作出的现代艺术史研究,与同时代的《十月》学派的当代艺术批评相比,有着20世纪80 年代的新左派批评家所共享的一些理论基础,如社会批判理论、文化研究以及种种后结构主义思潮。本文从对艺术家(以波洛克和沃霍尔为例)“主体性”的理解入手,对T.J. 克拉克和哈尔·福斯特(Hal Foster)二人的文本做一个初步的比较研究,以窥视批评家关于不同“主义”的论证中潜在的裂缝:新前卫艺术的情感。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延安时期,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艺术家们从现实生活出发,配合政治宣传和革命斗争需要,塑造了一批觉醒求新、勤劳上进、爱军拥政的人民形象。以版画为主的美术作品,通过人民“翻身做主”的身份确认完成了对人民形象的社会主体性建构;同时,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引领下,通过图像的多维描绘,人民形象在新政权中的文化主体性建构得以强化。由此,延安革命美术中塑造的人民形象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反映了20世纪延安甚至中国社会的变革史诗、奋斗精神和文化记忆,成为新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经典范式。
分类: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社会建设》
摘要:本文基于日常生活理论,通过对武汉市X社区康复服务项目的分析发现,在社区康复服务中,被监控的身体展演、固化的钟表时间以及边缘化的生活空间构成了精神康复者主体性缺失的现实表征;社会工作立足精神康复者的日常生活实践,以优势赋能、意义赋予与价值生产为实践目标,通过身体资本再造、康复故事书写、空间营建与印象管理的实践策略,重构精神康复者的身体自主性、时间创造性和空间能动性,推动精神康复者逐渐从被动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客体转变为自主把握生命进程的主体。社会工作以“面向日常生活”的行动逻辑,不仅赋予精神康复者群体鲜活的生命力,同时为本土社会工作注入了一种“实践自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0-16 合作期刊: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摘要:主体性是确立现代世界的基本原则,文化则凸显了主体性当中“人”的存在。作为生命之流的时间长河构成了文化主体性的先决条件,使其得以摆脱自然生命的束缚而能够享有“从过去、经现代、到未来”的文化生命。如果将一般性的文化主体性聚焦到中国大地上的中华民族,那么回首历史的前路,中华文化主体性在轴心时代及其延长线上渐趋生成。步入到现代的岔路口,中华文化主体性在“两个结合”的指引之下形成了“榫卯型”的文化结构,一方面建构回归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另一方面敞开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现代维度,深刻诠释了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的文化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