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提交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在普通高中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健康中国”的必要手段。人大附中一直关注并切实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施了各项举措:在德育工作中,展开包括中药香囊缝制、大山楂丸制备等中医主题班会;在课程建设中,开设中医基础与保健常识、中医科技课程、中草药种植等课程;在社团文化建设中,举办知识大赛、讲座等活动。同时,学校组织专家学者共同开发中医手法读本《中学生中医手法保健》。通过诸如此类的课程、活动和讲座,让学生理解中医、爱上中医,这不仅有利于发展民族文化自信,更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提交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当前,在非遗进校园的号召下,陶艺课程开始走进更多的中小学,陶瓷等非遗走入更多学生的心灵。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以下简称“人航”)于2019 年9 月开设的意趣陶艺主题课程,正是对非遗项目在小学阶段实施的一种探索。人航意趣陶艺课程以陶瓷非遗项目为核心地位,以新课标为目标引领,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实地考察为专业理论铺垫,以专业教室为学习保障。经过多轮实践,人航构建了丰富的意趣陶艺课程体系,每节课都会渗透一种非遗项目,在陶艺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陶艺欣赏能力、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各项非遗门类,进而使我国传统陶瓷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创新人才教育》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如何切实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人朝分东坝学校基于一体化教育视角,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体化、德育活动一体化、研究性学习一体化为抓手,探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具体来说,其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挖掘一贯制学校优势,进行一体化设计;二是构建一体化的评价体系;三是加强家校社协同,形成教育合力。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提升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文化底蕴等彰显其价值意蕴。但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缺乏、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薄弱等现实困境。基于此,从学生维度、教师维度、教学维度、教研维度,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4-25 合作期刊: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是我们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指南,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与价值,为树立文化自信确立了价值坐标;科学阐明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与方法,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精辟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指明了方向。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0-18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历史表明,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有思想解放作行动先导,都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涵养中国人的价值情怀。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先导,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深刻把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沧桑跋涉中形成的承载历史和展望未来的主体意识,以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改革实践探索中更好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9-20
摘要:培养听党话、跟党走,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是当前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而围绕功勋模范、时代楷模、先进典型所展开的各类榜样教育活动,无疑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有力途径。由于榜样教育有效与否的关键,在于“榜样”本身能否被受教育者认同,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榜样”的价值性认知,往往型塑了受教育者对于“何为榜样”的认知基础。因此,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榜样教育的创新性发展,首先需要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榜样”的深厚内涵和认同起点,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本位”伦理观与榜样教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在创造性转化中提炼出新时代榜样教育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道路的必然性,即中华民族必然要在把握中华文明连续性中选择发展道路,在把握中华文明创新性中坚定道路自信,在把握中华文明统一性中深化道路认同,在把握中华文明包容性中拓宽道路视野,在把握中华文明和平性中彰显道路文明。中华文明中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价值取向,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深刻影响和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观、民本观、经济观、生态观和世界观。中国道路中蕴含的文明理念、文明实践和文明追求,凸显了其在“人本逻辑”“和谐共生”“和平发展”“共同富裕”“协调发展”等方面相较于西方道路的独特优势。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7-05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性要求,应在“两个结合”视域中系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立德树人职责导向下持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在分众化原则下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链,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载体,在效果导向中建立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以此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并持续迸发时代活力,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式提升。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6-14
摘要:“第二个结合”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思想空间,拓展了我们的思维深度和延展度,使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这一理论在肥沃的文化土壤中更加枝繁叶茂。“第二个结合”要求我们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创新,以新的制度更加生动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无论是党的理论创新,还是推动现代化事业发展;无论是实现共同富裕,还是推动法治中国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31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基于二者高度的契合性与创新空间,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 和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现 代 化,实 现 了 两 者 的 互 相 成 就。 准 确 把 握“第二个结合”的哲学意蕴是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保障 的 重 要 视 角。从 本 体 论 的 角 度 来 看,二者结合的本质意涵在于解决民族危机、激发二者的理论特性,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二者结合的历史实践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深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三大规律”的历史。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二者结合是坚持辩证思维、历史思维、战略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必然结果。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9-09 合作期刊: 《学术界》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概念,其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具有鲜明特质。从延承性特质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作为中国共产党“两个结合”理论的文化递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这一魂脉为思想路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为精神赓续。从生动性特质来看,主体性、互鉴性、人民性、方向性、守正创新性共同构筑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发展逻辑。从价值性特质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彰显了其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进而为科学指引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础,为世界文化繁荣发展树立原则典范和方法参照。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6-25 合作期刊: 《党的文献》
摘要:天下观、贵本观、自强观、天人观、因革观、知行观等,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观念。在推进“第二个结合”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些传统文化观念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个结合”中的天下观主要体现为谋求共产主义、实现大同社会的远大理想,贵本观主要体现为对发展生产力和坚持人民至上这两个大本大源问题的执着追求,自强观主要体现为独立自主探索自身道路、实现更好发展的优良传统,天人观主要体现为尊重自然规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因革观主要体现为对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关系的科学处理,知行观主要体现为对实践和实干基础地位的突出强调。“第二个结合”中蕴含的这些宝贵文化观念,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文化之因。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7-26 合作期刊: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摘要:习近平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的力量根基,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从知识逻辑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政课的力量源泉,革命文化是思政课的精神血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思政课的思想基础,需要以三种文化厚植思政课的文化底蕴。从价值逻辑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筑牢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文化基石。从方法逻辑看,通过推本溯源和融通古今的有机结合讲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理”,通过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的紧密联系讲活革命文化的“情理”,通过思想引导和学理阐释的协同推进讲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真理”,需要以三种文化拓展思政课方法创新。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6-04 合作期刊: 《文化软实力》
摘要:中西文明比较研究应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原则。统一性是进行跨文化、跨民族、跨区域观察与研究的首要前提与基础。中西古典阐释学比较研究,是中西文明比较研究的新领域。中西双方思维形式不同,各有所长。荀子在中国古代知识领域发挥的作用,与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发挥的作用相当。中华思想始终保持了发达的辩证逻辑形式,天道是中国哲学的第一命题。中华逻辑范畴依照“言—象—意”的结构运转,形成了包含本体母题、范畴谱系、论证方式在内的完整体系。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8-24
摘要:摘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非常注重安身立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冲击下,人们的精神逐渐变得不安宁,出现迷茫、焦虑、空虚、紧张、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发展,亟需找到化解的方法。如果能够分析、认识、找到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不仅可以化解各种不良情绪,找到人们的心灵家园,而且对于社会长治久安也有裨益。一个民族的安身立命主要依赖其主流文化。“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意味着被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激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有必要探讨分析:马克思主义是否能够让马克思主义信奉者、践行者安身立命?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安身立命方面有哪些契合融通互补之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其安身立命的作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不仅有助于中国人找到其安身立命之道,而且对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也有帮助。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7-05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贯穿学科建设发展全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建设发展历程中,历经建制起步、深化拓展、全面推进三个发展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思想框架、基本论域、立场特色等臻于成熟,研究视角日益丰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新要求;以“两个结合”为遵循,打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新空间;以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为目标,铸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新辉煌。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提交时间: 2024-04-25
摘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Chat⁃GPT相结合成为重要议题。在ChatGPT的赋能下,可以通过人机共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通过知识流动与知识普及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通过知识共创完成知识共同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的建构,以人机共生推动技术自主创新并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然而,ChatGPT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存在负面影响,体现在知识编造、价值偏向以及顺应式生成等方面。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4-11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重要论断,深刻延续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逻辑,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生机活力提供了根本指引,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相结合指明了前行路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我们还原历史全面深入把握传统文化,超越语境抽象提炼优秀文化资源,复归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发展。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7-05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建设发展的宝贵经验,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目标的内在规定,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结构优化,服务中国自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建构。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聚焦天人合一、为政以德、天下大同,讲清楚中华民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面的传统智慧;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聚焦刚健有为、仁者爱人、以和为贵,讲清楚中华民族重视人、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取向;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聚焦以义制利、以孝求忠、修身养性,讲清楚中华民族正确处理义与利、家与国、人与我等关系的价值选择,更好地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论、本质论和方法论的文化根基,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和教化规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