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新时代铸牢大学生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9-08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推进民族工作的主线,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理论支撑,根植于中华的大一统历史传统,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通过高校、社会和网络主阵地的建设,可以强化大学生群体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丰富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现代文明视域下铸牢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构想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7-10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近代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的集体实践中完成了觉醒与强化,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立足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样态,在继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百年奋斗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标志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升华。这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形态方面,实现了从自觉到主动的转变;在认同方面,超越了西方主流民族认同理论的“原生论”与“建构论”;在实践方面,开辟了新时期民族认同工作的文化路向。因此,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从强化目标认同、转变叙事方式、构建文化符号三方面着手。

  • 共同体意识“出场”逻辑的辩证分析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在承认个性的前提下对各民族共性的把握与反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准确把握其意涵,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一方面,要看到不同民族间的多样性、差异性即个性;另一方面,还要看到不同民族间的统一性、共同性即共性。从民族间个性和共性辩证关系原理来看,个性包含着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基础,共性统摄和支配着个性;个性是客观存在,共性是主流和历史趋势。各民族间的共性又通过共生、共识、共行、共利和共情加以体现和实现。其中,共生促成了共识,共识指向了共行,共行实现着共利,共利产生了共情,共利和共情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维护、巩固着共生、共识和共行。这“五共”的统一,共同支撑和彰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共”逻辑视阈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共性和个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实然和应然、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 历史观的边疆进路——以元初赛典赤治理云南为中心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提交时间: 2024-09-05 合作期刊: 《民族学论丛》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观在“民族构成”与“回家城”两个维度受到解构冲击,导致其理论创新滞后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的需要。围绕该现状,以13世纪政治家赛典赤将行省制度运用于云南,将云南首次成功转型为历史中国的边疆“省城”为例,论证边疆视角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层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由此回应“不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夯实“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形成中华民族历史观的边疆进路。中华民族历史观的边疆进路是指站位于我国边疆空间,深入挖掘各民族在该地区的“三交”史实,从历史—空间视角阐释中华民族与国家疆域是中国各民族通过互动与并存所形成的。以“大历史观”和中原地区为主流的视角不能全面地分析、弘扬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要以回应并解决民族工作实践问题为出发点,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历史观研究进路与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相适应,彰显去西方中心化的中华民族理论体系构建。

  •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建构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民族论坛》

    摘要:与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斗争主题的转换相对应,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话语体系建构呈现出相互交织又各具特点的三个面相:“阶级”和“民族”话语重叠交织,由阶级斗争占主导逐渐向中华民族解放占主导转向;中华民族整体性和少数民族独立性重叠交织,体现对外反帝诉求和对内民族平等的双重价值指向;民族自决和民族联合重叠交织,对国家结构形式的探索开始趋于成熟。审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话语演进过程,既赓续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又结合当时国情进行了开拓性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过渡性质,为全面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确立做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 影视人类学研究铸牢共同体意识:必然性、优势和进路

    分类: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分类: 民族学 >>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提交时间: 2024-07-29

    摘要:作为民族学的分支学科,影视人类学在不同时期的理论与影片创作实践始终与其母体学科民族学命运、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动态紧密相连。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1957-1980年)到最近的《中国节日影像志》(2010—)等国家主导的重大项目,体现着影视人类学与国家重大民族和文化政策之间的紧密互动。本文认为,在新时代,影视人类学应该传承优良传统,立足于自身学科优势,从影像叙述民族团结的共时的自在维度、共时的自觉维度和历时维度,记录、呈现、阐释、传播和保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相互间兄弟般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并以此研究和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

  • 全面抗战时期红色报刊的共同体话语建构及其经验启示:以《新华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分类: 新闻传播学 提交时间: 2024-11-13

    摘要:全面抗战时期红色报刊中的《新华日报》通过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旗帜,连接各族人民的爱国精神纽带,事实性报道,全民族动员等多种形式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推动民族意识觉醒与团结抗战。《新华日报》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过程中,传播中华民族概念、宣传民族平等政策、强化各民族领土主权意识、动员最广泛的阶级联合为新时代红色报刊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提供经验启示。为此,坚持“四个大力宣传”“三个讲清楚”的任务和要求、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运用红色报刊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在当代要继续重视舆论宣传、历史传承、媒体功能发挥和话语创新,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迈向新的高度。

  • 论北疆文化传承发展与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关系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北疆文化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是内蒙古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的地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并且毫不偏离这条主线.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内蒙古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区情,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北疆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主线和总纲地位;北疆文化的传承发展也为内蒙古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情感支撑和精神纽带,两者相辅相成.中国历代王朝和地方政权的北疆治理与内蒙古地区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推动了北疆文化的传承发展.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内蒙古自治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眼于完成好“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蒙古篇的重要举措.

  • 严复思想在建设现代文明中的价值意蕴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严复作为学贯中西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以爱国兴邦的热情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满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坚定自信,为救亡图存而进行思想启蒙,表现了其作为先进的中国人非凡的见识和勇气,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严复思想立足当时中国的现实问题,形成了关于自然、社会、国家以及世界相互关系的思想主张和治理方略,对今天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言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思想主张方面,强烈的爱国情怀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汇聚精神力量,会通的文明互鉴观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思想启迪,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实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筑牢精神根基。治理方略方面,开放的世界眼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拓宽视野,启蒙的教育主张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路径启发,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实践智慧。

  • 共同体视域下民族信任概念内涵构成和心理机制的理论探构

    分类: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民族论坛》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总基调和主旋律,为推动民族信任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现实背景。民族信任作为衡量民族关系的重要指标,其研究进展直接影响着民族学等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知识体系的本土化构建。通过概述国内外民族信任概念、心理机制、培育措施等关键理论成果,尝试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信任的概念内涵构成和心理机制新框架。新概念框架包含“熟人 - 陌生关系”和“人际 - 群际自我归类”两个维度,新心理机制遵循“共同内群体—人际信任—群际信任—共同内群体”的积极循环逻辑,包含“去范畴化”“突显范畴化”和“重新范畴化”转换策略,体现出“人际信任—群际信任”的良性互动以及内外身份的相互转化过程。以新概念和心理机制框架的视野,提出民族信任研究的未来发展思路,以期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构建中国民族学等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

  • 饮水思源:水利建设铸牢共同体意识——基于新疆南疆的田野调查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西北民族研究》

    摘要:水资源是影响干旱区民族发展和群体关系的关键因素,生活在新疆南疆的民族群体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独特的生存智慧与饮水思源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力量的推动下,边疆地区的水利建设进程加快,惠及各族人民,在改善民生中凝聚了人心。当代水利建设使传统饮水思源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既是衔接中华文明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的纽带,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中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共同富裕本质要求的体现。这种基于民众日常生活、在群体发展实践中自然形成并不断强化的内在情感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特殊意义。

  • 观念在民国初年的初步发展

    分类: 社会学 >> 民俗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中华民国的成立,尤其是“五族共和”主张的提出并成为基本国策,促进了“中华民族”这一观念在民国初年的发展。首先,认同和使用这一观念的人增多起来,而且就民国初年人们对其的使用来看,已不再完全是“汉族”涵义,而具有了“中国民族”的涵义,可作中国境内各民族解。其次,对“中华民族”是出于“一元”还是“多元”中华民族是“土著”还是“外来”以及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等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成果之一就是强调各民族“同出一原”,都是“黄帝子孙”并经过几千年的交往交融,已成一族。再次,提出了“合汉、满、蒙、回、藏五大族而成”的“中国国民”“大中华民族”和“新中华民族”一类的观念,这些观念对后来的“中华民族”观念在五四时期的发展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最终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民族”这一观念在民国初年虽有了初步发展但远没有形成,其最终形成的标志是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12月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的发表。

  • 观念在民国初年的初步发展

    分类: 哲学 >> 中国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船山学刊》

    摘要:中华民国的成立,尤其是“五族共和”主张的提出并成为基本国策,促进了“中华民族”这一观念在民国初年的发展。首先,认同和使用这一观念的人增多起来,而且就民国初年人们对其的使用来看,已不再完全是“汉族”涵义,而具有了“中国民族”的涵义,可作中国境内各民族解。其次,对“中华民族”是出于“一元”还是“多元”、中华民族是“土著”还是“外来”以及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等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成果之一就是强调各民族“同出一原”,都是“黄帝子孙”,并经过几千年的交往交融,已成一族。再次,提出了“合汉、满、蒙、回、藏五大族而成”的“中国国民”“大中华民族”和“新中华民族”一类的观念,这些观念对后来的“中华民族”观念在五四时期的发展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最终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民族”这一观念在民国初年虽有了初步发展但远没有形成,其最终形成的标志是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12月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的发表。

  • 共同体认同逻辑的历史演进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4-25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国家层面建立起最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一统”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历史逻辑,近代共同的伟大斗争催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觉醒,新中国的探索实践使中华民族结成更具凝聚力的“大家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造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形态。百年奋斗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解决多民族国家现代认同的新路,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新贡献。

  • 共同体与文明:把握共同体理论的两个重要视角

    分类: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提交时间: 2024-11-05 合作期刊: 《民族论坛》

    摘要:物质利益难以公平分享、不同文化难以彼此互赏是导致人类难以和平相处的重要原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从结构的角度阐释了“多元”融汇成“一体”,从建设的角度突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内含共同体的格局视角、文明的动力视角。格局大,结局才会好;文明昌,动力才会足。从格局角度、动力角度深刻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才能更好地把握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 现代文明建设中的青年力量及其审思与建构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7-08

    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明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后提出的新概念新命题,为如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具有挺膺担当的现实使命和整体优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接续乏力、角色错位、认同弱化、担当缺席和叙事失语等问题,应该立足整体优势,针对问题审思建构,才能切实凝聚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青春力量,为新文化创新使命做出应有的贡献。

  •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性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6-04 合作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着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更体现着中华民族自身的民族属性。第一,中华文化以自身的突出特性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意涵;第二,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接续探索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道路;第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性深刻地体现于文明逻辑、实践逻辑与发展逻辑之中,在世界范围内展现了现代化发展探索的中国方案,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 “家国天下”与现代文明的秩序精神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29 合作期刊: 《哲学研究》

    摘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对“秩序”的思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资本主义的周期性危机及其所裹挟的西方宗教的内在矛盾,西方现代文明所构造的秩序形态在本质上是失序的。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符号之一,“家国天下”的秩序安排深度关联于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通过重塑“家”“国”“天下”的内在结构与意义关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家国天下”的秩序格局焕发蓬勃生机。以“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为基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秩序精神呈现了“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群己协调”等特点,从而为克服人与人、国与国、人与自然之间的现代性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共同体概论》在民族院校学生教育中的多维应用研究

    分类: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3

    摘要:在全球化浪潮中,民族院校致力于培育民族人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作为核心教材,对学生教育具有深远影响。通过综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探讨其在民族院校教育中的多维应用,涵盖理论、情感、实践教育及课程构建、社会服务等方面。研究表明,《概论》有效促进了知识传授、情感认同、价值观塑造及能力培养。然而,面对文化差异、多元价值观、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个性化需求及教育国际化等挑战,建议民族院校强化师资建设、文化交流、价值观引导及就业指导,以充分发挥《概论》作用,培养具备深厚民族认同与国家意识的杰出人才。

  • 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关系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现代化发展与民族复兴的驱动力,也构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接受及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的思想观念背景。民族主义在中国近现代的演化,为外来思想观念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提供了必要条件,也影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形态和实质内容。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及 “中华民族”观念的演化不仅同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紧密关联,而且阐释了具体社会历史语境中二者相互激荡、相互影响的实践意义。中国近现代以来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反思,对于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理念以及在当今世界正确看待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