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唐诗所见荆州山脉探析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17 合作期刊: 《国学学刊》

    摘要:前人对于唐代荆州诗的研究侧重文学评论,而较少关注其中自然地理的书写。事实上,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由于唐代流传于世的地理文献较少,因此不妨采用唐代诗歌作为一种“史料”,通过对这类文学作品的研究揭开唐代荆州自然地理的另一番面貌。同时,考虑到诗歌创作的个性化因素,还应结合其他文史典籍进行辨析,从而发掘诗歌中讹误或虚构的成分,通过诗史互见、文学地理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更加立体、全面地剖析、还原唐代荆州的山脉特点。在唐代典籍记载寥寥的情况下,诗歌留下了当时的山川影像,并在文化层面反哺自身、滋养后世,呈现出良性的文史互动。正是由于诗歌具有较高的传播性和留存性,故可以与历史相参照,为后世的地理研究提供参考,从而补充和细化历史记载。同时,诗歌所记录和构建的山川影像经由辨析、还原,也有助于后人想象当时诗人眼中的画面,并感知其心中的情感。

  • 江山之助:晚清汉魏六朝诗派中的因素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摘要:湖湘派是晚清拟古诗潮的重要代表。其中又区分出汉魏六朝派、中晚唐派,则是从时间维度上来思考诗歌传统发展的内在轨迹。但这种命名容易忽视诗人学习取径的多样性,违背文学史的客观实际。就创作来看,前人的拟作或所谓的复古主张,主要依据诗歌的形式因素,比如掌握格调、声律等等,而山川作为一种客观地理条件,亦可纳入此范畴,以开拓拟古的一条途径。此外,晚清时严重的边疆危机,迫使朝廷重新审视国家疆域。而湖湘一带多山川,地理形势复杂,他们中的部分吸纳西方知识,将舆地考据带入创作之中,促成诗歌产生新的变化。因此,山川景观不仅是诗学建构的地理因素,同时也是诗人藉此学诗的媒介对象。受地理景观与时代经世思潮的交互影响,文人以诗歌陈述山川,勾勒地图,体现出空间认知的更新,有助于激发民族忧患意识。

  • 环境对藏传佛教在甘青地区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历史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8-30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甘青地区是我国藏传佛教流布的重要地区,是藏传佛教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区域。宗教产生与传播的前提是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协调、适应,藏传佛教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藏传佛教在甘青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和此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发展,以及甘青地区的地理区位都密切相关。青海和西藏山水相连,青海省以及甘肃部分地区与西藏自治区共同构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主体,由于地理的、宗教的、军事的、政治的、民族的,以及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西藏与甘青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相互牵动与影响非常明显。甘青地区尤其青海和甘南地区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传播区域,而甘肃其他区域作为农牧交错的过渡地区在吐蕃王朝势力强大时也几乎被其全部占领,也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程度不一的影响,甘青地区是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控厄西北的核心地带,又是中原联结新疆,西藏等地的锁钥之地,甘青不稳则新疆,西藏必失,甘青地区这种不可替代的区位特征,对历代王朝在这里所推行的藏传佛教的政策具有深刻影响,继而对藏传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环境对藏传佛教在甘青地区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提交时间: 2024-06-14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摘 要:甘青地区是我国藏传佛教流布的重要地区,是藏传佛教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区域。宗教产生与传播的前提是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协调、适应,藏传佛教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藏传佛教在 甘青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和此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发展,以及甘青地区的地理区位都密切相关。青海和西藏山水相连,青海省以及甘肃部分地区与西藏自治区共同构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主体。由于地理的、宗教的、 军事的、政治的、民族的,以及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西藏与甘青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相互牵动与影响非常明显。甘青地区尤其青海和甘南地区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传播区域,而甘肃其他区域作为农牧交错的过渡地区, 在吐蕃王朝势力强大时也几乎被其全部占领,也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程度不一的影响。甘青地区是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控厄西北的核心地带,又是中原联结新疆、西藏等地的锁钥之地,甘青不稳则新疆、西藏必失。甘青地区这种不可替代的区位特征,对历代王朝在这里所推行的藏传佛教的政策具有深刻影响,继而对藏传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赵都城迁移与战略调整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历史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邯郸学院学报》

    摘要:摘 要:前500年赵简子营建晋阳城始,中经前403年赵烈侯被正式立为诸侯,至前222年赵王迁投降秦止,赵先以晋阳为都,或短期迁移至耿,又迁至中牟,再迁至邯郸,最后都于代。赵都城的迁移与战略调整以及内部矛盾诸因素息息相关,赵氏引领赵地民众从图存到立国,从争雄到鼎盛,从力竭到寂灭,承担起历史所赋予的使命。考察赵都城迁移的规律,须结合疆土条件,评估历史得失,权衡地理利病。如果将安全形势、道路状况、交通工具考虑在内,晋阳地理特征应排除在《孙子·九地》所举“九地”之外,其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回旋空间不足以支撑赵争雄天下的宏谟远猷。中牟居于赵最南端的位置,延伸在漳水之南,楔入魏境的突出部,让魏如鲠在喉,易于引起激烈的地缘矛盾,具备由“交地”“衢地”向 “围地”转化的军事地理属性。比较而言,邯郸“拥据河山,控带雄胜”,“实为河北之心膂,而河南之肩脊”,虽为“四战之地”,但农业基础好,人口较众,交通便利,扩张潜力大,又得到赵人的长期经营,作为都城延续时间长达158年,见证赵地文化繁盛的全过程。

  • 晚清汉英、英汉双语词典对中国知识的译介与认知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历史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27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晚清汉英、英汉双语词典译介了以名山大川为坐标的古代自然地理知识和以“清代疆域”为重点的中 国行政区域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丰富,主要有词典之间的互鉴、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杂志和著作、词典编纂者对中 国的实地考察和体验以及中国地理文献的阅读。在译介的过程中,双语词典引入了近代地理学知识和国家概念,对 中国古代自然地理知识有相对客观的评价,但隐含着基督教等级制的世界地理观,更有现实利益的关照,服务于西 方的殖民侵略,不自觉地成为侵略者的“知识助手”。而这是双语词典编纂者“身份”、知识结构、传教的现实需要等 相互联动的结果,更有着近代西方世界地理知识重塑和殖民主义侵略的背景。

  •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民族文化西来说对《穆天子传》解读的影响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6-11 合作期刊: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清末民国时期,经由日本传入中国的拉克伯里的中国民族文化西来说,在中国学术界广为流传,并对中国学术界的《穆天子传》交通地理和西王母传说的研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拉克伯里对《穆天子传》周穆王西征和西王母传说的各种新奇解说,直接影响到晚清民国中国学术界的《穆天子传》交通地理和西王母传说的研究走向。国粹派对周穆王西征和西王母传说“真实性”的各种发挥,不断遭到学术界的质疑和批判。中国民族文化西来说,对《穆天子传》交通地理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的同时,也给中国的《穆天子传》交通地理研究增添了诸多错讹和混乱。

  • 威尼斯在莎剧中的政治学意义——以《威尼斯商人》与《奥瑟罗》为中心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比较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5-31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莎士比亚将《威尼斯商人》和《奥瑟罗》这两部戏剧的故事发生地设置在威尼斯,寄寓了深刻的政治地理学意义:作品通过对威尼斯人利用海洋环境勇敢开拓海洋经济的赞颂,美化了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海外殖民探险和海盗活动,从而具有鼓励英国国民积极投身海洋经济的政治效果;从城市空间的视角呈现了威尼斯的外族移民与改宗问题,体现了 本 国 民 族 与 外 来 民 族 融 合 的 必 要性,并站在发展海上商业帝国的高度,强调了犹太移民带来的 资 本 优 势;威 尼 斯 参 与 的 具 有 宗 教 背景的战争及其军事战略布局,暗示了英国在与欧洲大陆之间的战 争 失 利 后 转 向 海 洋 扩 张 的 军 事 意义。两部莎剧从以上三个方面揭示了17世纪英国转向海洋发展战略的政治意义。

  • 介入民族理论探讨:学学科融合的民族学案例

    分类: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11

    摘要:民族地理学发展的简要回顾和近30年民族理论探讨地理取向的梳理表明:1)中国民族地理学发展存在由“显学”逐渐演变为“显而不扬”学术领域的过程;2)当代地理色彩浓厚的民族理论探讨强调了“地理”于民族发展、整合、认同的意义,但对“地理”的理解复杂多样,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民族地理理论探讨方向;3)作为独立学术领域的狭义民族地理学,仍然缺乏系统化的理论体系。结合现当代地理学思想,地理学介入民族理论探讨有望增强民族地理学领域整体性、促进地理学学科间融合。其现实路径包括:1)以“国家-区域-地方”尺度框架来整合广义民族地理学理论体系;2)以自然、社会、人文3个学科传统来对接民族阐释维度,形成“自然-社会-人文”民族阐释体系;3)在狭义理论层面,聚焦强调联系性、流动性、转换性的地理性民族理论探讨,从而增强民族的地理性理解,而不仅是地理的解释。

  • 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发展:理论依据、差距与施策重点——以辽宁省为例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8-02

    摘要:农产品品牌建设可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三农”增收,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提高。梳理现有研究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市场调查所获最新进展信息,寻找辽宁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品牌建设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施策重点:提出做强辽宁农产品品牌建设需要政府规划先行,夯实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规范市场经营管理,行业协会做好技术支持与文化赋能;为龙头企业或农业合作社拓展渠道,推动标准化生产,多维度做精产品;为种植户提供土地流转与技术支持,增强其品牌经营意识;强化电商平台对推动区域品牌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形成消费者品牌消费激励机制。辽宁农产品品牌建设改进的思考路径可供其他区域借鉴参考。

  • 关于加强标志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地理标志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对于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保护传统特色产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本文以浙江台州市为例,针对地理标志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地理标志保护的若干建议,包括树立地理标志品牌意识、提升地理标志品牌认可度、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完善地理标志监管体系等,旨在为进一步推动台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路径依赖、锁定与突破:农业产业集群的 演化路径与演化机制探究——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木产业集群为例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13

    摘要: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技术关联度偏低、政策依赖度较高的特征,在演化发展过程中更容易因路径依赖而陷入低效锁定,为剖析其演化路径与机制,文章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结合实地调研与半结构访谈法,以扬州市江都区花木产业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剖析农业产业集群的路径形成、路径锁定与路径突破,总结产业集群动态演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市场需求是农业产业集群演化的重要动力,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可以看作是在“市场供需匹配”这一基本原则下做出的“需求反馈-供给调整-需求再反馈”的循环过程;2)制度支持是农业产业集群演化的基本保障,新路径的创建过程需要创新制度的供给加以呵护,旧路径的调整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来引导低效产业的退出和种植结构的转型;3)知识创新是农业产业集群演化的关键推力,无论是基于地缘关系的经验交流,还是更具创新水平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加多元的知识网络构建,都极大地推动了产业集群的自我强化发展。

  • 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内涵特征与构建路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9-05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探讨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内涵特征与构建路径,旨在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提供文化支撑。文章从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统一性与和平性等五个方面阐释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内涵特征,以打造地理标识体系、精神标识体系、文化遗产标识体系和生态标识体系研究了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构建路径。

  • 乡村振兴视域下 广西标志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地理标志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生态文明、历史文化的有机融合,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系统梳理了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和作用机理,立足广西地理标志产业的客观数据,深入挖掘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他省份在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提出挖掘地理标志潜在资源、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发展地理标志特色产业、扶持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健全地理标志标准体系5条广西发展地理标志产业的路径,以供参考。

  • 论空间转向:关于空间形式、空间批评与批评的概述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 提交时间: 2024-07-28

    摘要:空间形式几乎是所有时代和所有文化共有的文学经验与文学阐释的重要方面。空间首先是一个物理的观念,极早成为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基本内容。欧洲物理学、哲学、形而上学关于空间及其属性的争论持续了2000多年。空间、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空间形式、空间批评、空间转向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人文观念。1945 年约瑟夫·弗兰克提出了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空间批评发生于1950–1980年代,巴什拉尔、勒菲弗尔、福柯、詹明信、曼德尔、哈维等从人文地理学、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等角度越来越多地关注了空间理论。“空间转向”发生于1990年前后。21世纪初期,其革新的学者范式及其方法迅速从人文地理学扩展/散播到哲学、文学、艺术研究诸领域。

  • 虚拟集聚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加速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线上网络经济与线下实体经济紧密耦合而成的虚拟集聚,将为我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深远影响。首先,从传统产业集聚的效用与局限性出发,深入探讨虚拟集聚的形成动力,突出其创新特征和竞争优势。其次,从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和需求链四个维度,分析虚拟集聚影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理论机制。研究发现,虚拟集聚能够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强化企业协同合作和创新、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发展,促进中国制造业向着合理化、高效化、智能化和服务化的方向转型升级。最后,本文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2000年来“经济”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脉络与学科发展展望

    分类: 地理学 >> 综合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06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经济地理科技研究成果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资助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支持各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要责任。文章通过梳理2000—2023年经济地理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经济地理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探讨了不同时期经济地理研究的热点变化和未来学科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经济地理申请代码2000—2023年共接收来自481个依托单位的4144份申请书,资助其中184家依托单位的843个项目,涵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种项目类型中的10种,平均资助率为20.34%;②与地理科学各分支学科相比,经济地理学科人才队伍结构老化问题相对突出;③经济地理领域各区域研究力量的极化现象较为明显,华东、华南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差距在扩大;④不同时期经济地理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存在差异,主要研究对象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产业集聚与空间组织,转向创新与全球生产网络,进而催生出创新地理、金融地理等新兴领域;⑤经济地理领域未来需从交叉融合、强化学科理论、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加快科技成果产出、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和均衡区域研究力量等方面加强建设。

  • 可持续性转型视角下区域新兴产业形成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1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演化经济地理学面对区域中更加激进、非关联性新兴产业形成的研究有待深入,呼吁引入可持续性转型理论框架以提供更加全面的解释。文章梳理并述评可持续性转型视角下区域新兴产业形成的研究进展并展望研究议题。可持续性转型视角下区域新兴产业形成的理论探索致力于整合多层次视角、技术创新系统和多尺度空间、地方嵌入等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关注:①多层次视角、多尺度空间下多元作用者推动区域新兴产业形成研究;②界定空间范围内技术创新系统推动区域新兴产业形成研究。研究认为,可持续性转型视角下区域绿色新兴产业形成成为国内外经济地理学前沿议题,致力于强化多层次视角和技术创新系统的空间、地方和尺度性。但是,经济地理学视角下转型的概念内涵、新兴产业的类型以及区域案例的范围有待进一步丰富,可持续性转型与经济地理学不同流派互动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尚显不足。建议未来研究关注:①面向更广泛类型区域中更加多样化门类新兴产业的形成以优化转型地理理论框架;②“结构—能动性”互动下区域新兴产业形成的理论体系整合;③将可持续性转型更广泛地融入经济地理学不同流派理论;④运用可持续性转型视角服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应用转化和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