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政治学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提交时间: 2024-04-12
摘要:当前,世界社会主义振兴的苗头初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历史性机遇,但如何走出低谷尚是难题。在曲折发展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曾也经历了一个陷入低谷并走出的历史过程,大约是自1895年恩格斯逝世至1919年第三国际成立这25年,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探索如何走出低谷的宏大难题。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以更好地理解考察:第一阶段为1895年恩格斯去世至1900年第二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体现为修正主义理论与修正主义实践登堂入室,国际共运陷入低谷;第二阶段为1900年第二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体现为在修正主义道路下第二国际功败垂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由西欧向外转移,国际共运坠入低谷;第三阶段为1915年至1919年第三国际成立,体现为列宁在思想上和实践上创造性开辟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并成立第三国际加以推广,国际共运走出低谷。通过三阶段的历史足以证明道路问题决定国际共运兴衰之变,伯恩施坦的根本性危害在于其开辟的道路混淆、圈定了一整个时期的众多社会主义者,无人能在伯恩施坦所划定出的道路中胜过伯恩施坦,唯有列宁发现伯恩施坦视野外的广阔世界存在“另一条道路”,列宁在思想和实践上主动地将其开拓而出,拯救了工人阶级、拯救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今日,“另一条道路”的历史隐喻对期盼世界社会主义复兴的我们,似乎构成了一种熟悉的新启示。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提交时间: 2024-07-04 合作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自2021 年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明确“首违不罚”制度以来,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颁布了大量“首违警告”清单。清单对贯彻人本主义、规范裁量、和谐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通过检视各地清单,亦发现存在着背离“首违不罚”设计初衷、适用对象存在歧视性差别待遇、违法类型和时间范围各地差异较大、再犯问题处理思路不一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首违不罚”的制度效能,应当从统一构成要件、颁布省级清单、规范制度适用等方面入手,推动制度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纵深发展。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0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在 “后冷战”的时代应该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 两极体系的终结是否如 “历史终结论”者所期待的那样,意味着一个世界的时刻已经来临———现代西方开启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进程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把无论是年轻的苏—俄文明,还是古老的中国文明,都降解为 “自由民主”的 “个体”,从而,把这些非西方的 “他者”吸纳进 “普世”的历史之中,借此,世界历史正走向由 “最后的人”所标志的 “终结”? 还是相反,被美苏两极体制凝聚起来的左右两极斗争,恰恰会随着这一体系的崩解而重新弥散进西欧、北美、中国、俄罗斯、伊斯兰世界,印度乃至每个政治社会的内部? 本文认为,现代世界体系的矛盾症候已经从两大冷战阵营交互揭批的公开展示中退隐到了西方内部,而后又伴随着全球化进程扩散到了全球社会之中。只有把 “历史终结”论的普世主义话语还原为现代西方有限的具体经验,我们才能上升到比较文明的高度,重新审视中国儒法文明回应西方挑战的政治史和思想史,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完善,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健全,为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在新征程上,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以坚持土地“三权分置”为前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集体居间服务为桥梁、以农民联合与合作为纽带、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针对不同区域、产品或产业,探索差异化的农业经营体系构建路径和模式,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筑牢坚实保障。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05
摘要:中国选择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但同时必须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既需要在实践上不断探索超越资本逻辑的具体措施,也需要在基础理论层面讨论超越资本逻辑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马克思主义原初语境来看,超越资本逻辑的辩证法具有历时性、历史性的特点。中国道路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国化时代化,探索出了超越资本逻辑的现实道路,并呈现出共时性、结构性的话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充分汲取历史实践的辩证法智慧,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普遍性的话语,从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视角看待超越资本逻辑问题,把共时性、结构性话语与历时性、历史性话语有机结合起来。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道路的必然性,即中华民族必然要在把握中华文明连续性中选择发展道路,在把握中华文明创新性中坚定道路自信,在把握中华文明统一性中深化道路认同,在把握中华文明包容性中拓宽道路视野,在把握中华文明和平性中彰显道路文明。中华文明中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价值取向,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深刻影响和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观、民本观、经济观、生态观和世界观。中国道路中蕴含的文明理念、文明实践和文明追求,凸显了其在“人本逻辑”“和谐共生”“和平发展”“共同富裕”“协调发展”等方面相较于西方道路的独特优势。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10-28
摘要:马克思对“德国式的现代问题”的批判与剖析,既是其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建构哲学体系的重要资源。作为具有强烈现实关怀和时代关切的哲学家,马克思对“德国式的现代问题”进行了深度研究,在洞悉该问题的出场逻辑和现实场域后,积极探索扬弃这一问题的现实路径,阐发了他关于工业化的理论,实现了对该问题的多维度破解。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通过马克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德意志现代化、工业化发展道路,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新时代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07-16 合作期刊: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摘要: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其“经典”意蕴集中体现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及其背后的科学理念。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对“革命”的精准定性与定位,对“枪杆子”正规军的重视与改造,“上山”举措开启由城市到农村的战略转变,创造了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战争等。在这些实践创新的背后,关键在于调查研究的理论清醒与高度自觉。正是以“从斗争中创造革命新局面”为发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步实现了中国化,最终催生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结晶。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23 合作期刊: 《哲学研究》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行”的新论断。“两个行”所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原因在于,既遵循了“行”的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创造了“行”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以特殊性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同时,在“遵循”与“创造”的守正创新中亦探索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前一个“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普遍性,后一个“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两者的统一只有在大历史观的视域下方能得到系统解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并非是“反对《资本论》的革命”或新自由主义道路,而是执行马克思晚年“政治遗嘱”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行”的守正性产物,也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创新性产物。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4-22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远景指引,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特殊国情,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工业化优先特别是重工业超前发展、继而注重农轻重协调并举、进而实现工业化超常规加速发展并最终转向开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独特道路。这种工业发展路径,打破了一般意义上先行国家成功工业化的产业梯度升级规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稳定性、工业体系完备性和空间布局均衡性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广大发展中经济体提供了成功工业化的新模式和新思路。通过梳理分析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演进逻辑和经验得失,本文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在实践中求突破的工业化政策是中国成功工业化的根本原因。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现代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方向,是当下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追求的发展主题。现代化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变革关系,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得到确证,资本主义文明的积弊让西方现代化道路在各种危机的倒逼中逐渐丧失“权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成功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样本,解决了诸多现实发展问题,走出了一条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现代化之路。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理论思想、实践方式、价值标准等方面都呈现给世界新的价值,真正为人类追求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分类: 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03 合作期刊: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摘要: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 其坚实的理论根基是坚守和推进哲 学基础理论研究, 以具有“学理性”的哲学思想、哲学观点、哲学命题,筑牢新时代哲学研究的新的“阶梯”和“支撑点”。以“学理性”为实质内容的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既要深切地“揭示”已有的哲学理论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文明内涵,更要着力地“赋予”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以新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文明内涵,实现哲学的“术语的革命”和哲学的理论创新。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文化软实力》
摘要: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有着密切联系,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支撑和推动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中华文明的历史辉煌、当代中国的蓬勃发展、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汉语学术的崛起趋势。我们要从中华文明的历史辉煌中奠基文化自信,从当代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形成文化自信,从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中确立文化自信,从汉语学术的崛起趋势中壮大文化自信。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许多原创性重大贡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是其中之一。该创新性命题的提出及其深刻阐释,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社会存在,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在举旗择路这个国家治理的首要问题上做出的正确选择。因此,只有追根溯源到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渊源之一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才能学深悟懂弄通和理解掌握运用其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征程中使其真正成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7-24 合作期刊: 《教学与研究》
摘要: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思想、制度和战略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性的三个重要维度。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首要创新性在于思想创新,以系统统筹的整合逻辑引领着国家安全思维方式的转变,围绕“十个坚持”的总体目标,以整体安全效益为标准把握复杂的内外安全环境和实践,推动各方面、全社会参与维护国家安全。其次,先导性的思想创新引领着正式和非正式的安全制度创新,中国在十年间构建起内外统筹兼顾、多元功能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以及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党管安全”归口领导机制,走出了一条以“五个坚持”为重要特征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最后,思想和制度创新共同推动着国家“大战略”的创新协同,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经济发展的安全稳定性,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0-18
摘要: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内蕴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和理论逻辑。正是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依靠力量和矛盾分析上解答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创造了现代化发展的“奇迹”。在道路选择和文明叙事上,中国现代化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文明发展道路,扬弃资本现代化的“旧”文明,探寻创造人类现代化的“新”文明,是普遍与特殊的辩证统一。在现代化事业的依靠力量上,跳出“内因论”与“外因论”的干扰,辩证认识不同动力因子在不断耦合中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坚持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在现代化的阶段性推进中,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运用。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蕴含着高度的理论自信,从哲理基础、方法论逻辑与价值引领三个方面来看,理论自信伴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理论到实践、从萌芽到成熟的全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脱胎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思想相伴而生,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理论自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标志着我国在现代化理论上的自信与成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