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类栏目的选题建议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01-25

    摘要:党建文章的选题同质化长期存在,造成了原发期刊的优质版面的浪费,重复性的研究也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对此对于党建栏目的选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是注重学理性、基础性的研究;二是实证性研究;三是应突出问题意识。 

  • 祠堂记与古代文人祠祀的集体认同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5-05 合作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古代文人祠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其祠祀动机相较于传统的先贤崇祀更为特殊。士人群体奉祀文人不仅因为他们的文学才能,更出于对文人高尚品格和多舛命途的认可与同情。这些行为和观念在文人祠堂记的书写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祠堂记不仅载录和揭示了文人奉祀的来源及意义,还展现了士人群体如何精心塑造和维护文人形象,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特定集体性意识。可以说,文人祠祀承载了古代社会对文人价值的公共认知,而这些认知在相关祠堂记对奉祀对象文人身份的塑造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凝聚了士人群体对“文人”这一社会形象的集体心理与命运共鸣。此外,一些文学批评的共识也在祠堂记书写中得到体现,这不仅展现了士人群体的文学集体观念,而且进一步推动了文人形象的塑造和文人价值的阐释。

  • 马克思形态概念的发展逻辑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摘要: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随着其批判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而逐渐深入和丰富,总体经历了颠倒逻辑、生产逻辑和资本逻辑三个阶段。如果说“颠倒逻辑”以宗教为对象揭示了意识形态的现实颠倒和自身异化,那么“生产逻辑”则回答了“颠倒的世界意识”如何从“颠倒的世界”本身的历史中生长起来。因此,当马克思转换到通过分析“资本逻辑”来批判拜物教时,他实际上是在借助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支配体系所作的“人体解剖”,考察意识形态的颠倒机制、生产过程和运行规律,指明“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以及破除这种统治的解放信念和现实条件,从而将其意识形态概念提升到世界历史高度

  • 从《盘王歌》交融式生成看瑶族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

    分类: 社会学 >> 民俗学 提交时间: 2024-04-25

    摘要:以《盘王歌》为个案,梳理了其流传在湘粤桂黔滇民间的不同抄本(异文)的具体区域、文体形式、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从中可以看出,瑶族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典型个案,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观念,其表现有四:慎终追远的虔诚意识,多元一体的族源意识、中华文化的认同意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意识。

  •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的思考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提交时间: 2024-04-27 合作期刊: 《西北民族研究》

    摘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是体现学术自主、理论自信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本体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本体是事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实践。观念反映事实,观念推动建设实践,实践推动本体的发展,从而形成本体——意识——实践的能动循环,助推本体的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对本体的反映,而是通过主动“铸牢”,能动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生动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上的责任与使命担当。

  • 列宁对资产阶级形态话语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摘要:列宁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话语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领导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经验。当今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与斗争更加激烈,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系统梳理列宁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话语批判的思想,总结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黑镜”中的对垒: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网络形态风险与防范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4-23 合作期刊: 《社会科学战线》

    摘要:近年来, 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并渗入意识形态领域, 通过大量发表含有意识形态内容的言论和信息、 围绕和设置议题展开社会动员、 炒作政治人物人气、 干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渠道等方式, 使得互联网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呈现自动化、 智能化趋势。 作为 “对象化的知识力量”,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属人的, 其在意识形态领域活动的行为逻辑主要依据利益与兴趣诱导、 从众心理、 强势意见压力等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影响。 对此, 需结合社会思维和技术逻辑, 从认知、 制度和技术等层面, 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 

  • “新造邦”与西周“作新民”的思想维新路线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4-25 合作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对殷周社会的历史反思基础上,周人清醒地认识到西周是一个不同于以往国家形态的充满生机的“新造邦”(《尚书·君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造邦”之“新”是一种维新体系,既包括思想观念的天命之新,也包括社会形态的邦国之新。“新造邦”理念体现了西周初年政治家们的政治自信, 也表现出他们内心的忧患意识和紧张心态。变革维新是西周初年的思想和文化潮流,“新造邦”是一个过程,需要对殷商移民进行思想改造,更需要富有古典人文主义精神的周代“新民”。“作新民”(《尚书·康 诰》)是与“造新邦”相适应的政治理念,也是“新造邦”思想体系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石。以“新造邦”与“作新民”为代表的求新精神,标志着西周哲学的理性苏醒和思想黎明,集体主义背景下的朴素的人道思想是西周古典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质。

  • 共同体化:赋予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义的实现机制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提交时间: 2024-04-27 合作期刊: 《西北民族研究》

    摘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各民族和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无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然而二者之间并非必然性的因果关系。推动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体化”,赋予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才能使之成为有效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固基石,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力量。

  • 顾客参与风格对企业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1-16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技术与虚拟经济的高速发展,虚拟品牌社区成为消费者参与企业活动,与企业沟通的重要窗口,并在品牌营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与消费者建立持久、和谐关系联结的重要工具以及企业品牌资产提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依据风格特征视角,虚拟品牌社区中的顾客参与可以划分为任务型参与、社交型参与和贡献型参与,三种风格的顾客参与是企业品牌资产形成和提升的重要前置因素,并通过关系联结的中介机制影响企业品牌资产。顾客任务型参与、社交型参与和贡献型参与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品牌知名度、顾客感知质量和顾客忠诚度;关系联结在顾客参与风格和企业品牌资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在顾客任务型参与和品牌资产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顾客社交型参与/贡献型参与和品牌资产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社区意识在不同顾客参与风格和关系联结关系中发挥的调节作用不同,正向调节顾客任务型/社交型参与对财务联结的正向影响,正向调节顾客社交型/贡献型参与对社会联结的正向影响;竞争强度负向调节关系联结对品牌资产的影响作用,即当行业竞争强度提高时,关系联结对品牌资产的正向影响受到削弱。因此,企业应通过虚拟品牌社区平台,积极引导、掌控和规范不同风格顾客参与,拓展企业价值提升的组织外途径。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的多维论析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提交时间: 2024-04-27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理论的标志性成果和民族工作的核心主线,具有引领导向作用。在理论丰富和实践推进中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若干知识场域,形成学理性深厚、原创性突出、政治属性坚定、实践导向鲜明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新”是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在话语体系中,“新”表现为语词凝练、理念深化、范式转换的概念之新,由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差异性与共同性、传统与现代共同构成的范畴之新,以及系统陈述、意蕴丰厚、有效传播的表述之新,充分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特征与中国价值。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的多维论析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提交时间: 2024-04-27 合作期刊: 《西北民族研究》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理论的标志性成果和民族工作的核心主线,具有引领导向作用。在理论丰富和实践推进中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若干知识场域,形成学理性深厚、原创性突出、政治属性坚定、实践导向鲜明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新”是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在话语体系中,“新”表现为语词凝练、理念深化、范式转换的概念之新,由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差异性与共同性、传统与现代共同构成的范畴之新,以及系统陈述、意蕴丰厚、有效传播的表述之新,充分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特征与中国价值。

  • 什么是历史社会学?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4-10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本文指出目前国内学界对历史社会学这一学科存在一些常见的理解上的误区。文章旨在说明,历史社会学不只研究久远的过去,不一定要建立在第一手材料基础之上,其目的不是弘扬民族文化,也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学的分支。历史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意识围绕着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兴起及其后果展开; 而将历史学的时间序列叙事和社会学的结构/机制叙事进行结合从而获得更为优化的经验叙事方法则是历史社会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

  • 作为人工智能下一个关口的研究———从加扎尼加的学说切入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23 合作期刊: 《社会科学战线》

    摘要: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 (AI) 的惊人进步,AI 是否具有意识以及如何构建有意识的 AI 系统越来越受到学界和公众的关注。要回答这类问题,我们仍然需要或者必须从意识理论中去寻找灵感和答案。立足 AI 意识问题的当前背景,我们考察了加扎尼加在 «意识本能: 揭秘脑是如何形成心智的» 中提出的意识学说。透过脑异常这个窗口,加扎尼加得到了意识现象学的两个重要论断: 意识与体验内容不同并且是可以分开的。意识首先是一种感受,为此,他提出了一个关于意识神经机制的模块—层级架构的主张,并用 “开水冒泡” 隐喻来形象地说明他的意识观。根据这一思路,构建有意识的 AI 系统需要我们在底层逻辑上辨明 “意识” 与 “智能” 的差异和关系。否则,我们就会在 AI 系统是否有意识以及 AI 是否会造成对人类的生存性威胁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上产生困扰。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俗方位与时代路向 ——基于多民族民俗生活共同体的视角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提交时间: 2024-04-27 合作期刊: 《西北民族研究》

    摘要:中华多民族民俗生活共同体是历史传统与现代生活融合的结果,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成果,包含从区域到国家的不同认同层次,包含共同性与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俗生活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基础,多民族民俗传统赓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向度,乡村振兴实践多民族民俗生活共同体的发展路径。要增进多民族民俗生活和民俗传统的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多民族民俗生活和民俗传统的差异性,提升中华多民族民俗生活的辨识度,突出民俗传统中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多民族民俗生活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经验智慧,民俗生活共同体成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土壤和传统根基。新时代民俗生活共同体建设立足于中国多民族民俗传统的历史实践、现实生活和面向未来的内在需要与外在驱动的综合的自我更新,通过多民族民俗自身持续生成变化和加强主体性的推进策略,将民俗传统的主体性与互主体性置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进程中,精准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俗方位与时代路向。

  •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正本清源 ——基于马列著作的文本学考察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5-08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中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认识上,长期存在“三种社会形态论”和“五种社会形态论”(或作“五种生产方式论”)两种主要观点及其争论,其中后者则为中国史学界的主导性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历史学界在内的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省思,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或阐释。但争论依然激烈,分歧继续存在,甚至对于马克思是否提出过社会形态理论这样的问题也未能形成一致性看法。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学者狃于寻章摘句以论证预设观点的研究方法,其结果既相悖于真正的学术探讨,也背离了马列著作的原义。立足于文本学考察,可知马克思在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问题上,从未明确提出过“三种社会形态”或“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而只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社会形态”及其特征作过一些描述或设想,认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明确阐述“三种社会形态”或“五种社会形态”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长期支配中国学术界的“五种社会形态(生产方式)论”,实为列宁和斯大林总结出来的“理论”,特别是后者将其教条化和神圣化,因而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