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加快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推进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既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深化改革的难点所在。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实证分析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协调度及其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乡村振兴水平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其空间格局具有“东高西低”的特征,且这一特征日益弱化,但南北差异不断扩大、“南高北低”的特征日渐凸显;城乡融合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也展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协调度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其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为2.00%,东部地区增长速度最慢,年均增长率为1.07%;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协调度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其中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且呈现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延伸的态势;低-低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且其空间聚集程度呈现减弱趋势;低-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地区。据此,建议差异化制定乡村振兴策略,构建城乡区域均衡发展体系,形成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间科学有效的互补机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经济-生态保护-城乡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是检视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维度。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以及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和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数存在一定差异,城乡融合发展最高,生态保护居中,数字经济最低;从时间上看,研究期内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低水平段位呈上升状态;从空间上看,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且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以“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作为制约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驱动、政府调控、科技支撑的驱动效果依次递减。因此,要制定差异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构跨区域协作机制,实现数字经济、生态保护与城乡融合发展的互构式发展。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乡融合与县域经济的发展,许多被大城市劳动力市场排挤出来的高龄农民工并没有直接返乡,而是选择“返县就业”。从家庭策略视角出发,高龄农民工“返县就业”一方面体现为一种以“进城”为取向的流动经济策略,通过继续在县城务工,帮助子代家庭向上流动;另一方面体现为一种以“返乡”为取向的生存经济策略,通过县域内城乡双向流动,保持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关联,为自己返乡养老和子代城镇化失败保留人生退路。通过这种方式,高龄农民工创造性地将城与乡的结构性制约力量,转化为一种服务于家庭发展策略的能动性资源,在避免大规模失业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6-21
摘要: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保障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基于熵值法,对 2012—2020 年长三角地区 41 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最小二乘法(OLS)模型探究长三角地区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及城市偏向政策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城乡深度融合地区多为经济发达城市,安徽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最低。全局上看,长三角地区人力、资金、产业要素的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最显著,其中人力和资金要素流动产生的驱动作用为正,产业要素流动的影响为负。城市偏向政策在要素流动影响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抑制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21 合作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味着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着新条件新背景,深入认识我国农村发展所处的时代方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针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改革部署,从时序比较视角阐释了我国农村发展业已取得的多个维度的历史成就,进而基于新征程上国家战略和客观环境的转变,强调农村发展主要围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而展开,这意味着农村发展的状况和特征需要再认识。本文引入国际比较和目标对照视角,论证了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个论断提供了一种解释。“成就显著但挑战多元”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基本方位,依据这种理解,本文从主体、要素、要素组合、要素组合支持条件等出发,提出了新征程我国农村发展的突破路径,以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广东青年研究》
摘要:小镇青年是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群体和关键力量。在城乡融合发展中,部分小镇青年存在社会认同“内卷化”现象。因此,引导小镇青年突破“内卷化”,找准自身定位,融入社区,实现自我价值,显得极其重要。在国家层面,要建构支持小镇青年发展的政策机制,制定精准的帮扶政策,包括落户帮扶、资金帮扶和职业帮扶等;在社会层面,要注重优化社会认同大环境,确保小镇青年在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融入城镇生活;在个体层面,小镇青年要改变自我认知逻辑,正确认识自身价值,重构自我角色,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城镇发展进程中。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统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逐步缩小,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取得一定进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重要进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取得明显成效,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与此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体制机制不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有待加强,是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高质量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健全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健全城乡要素双向合理流动体制机制,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体制机制,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7-15 合作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摘要:伴随社会发展,城乡融合的理念从强调城市发挥主导作用转向强调乡村社会的主体性,逐步发展出城市带动式、城乡联动式、乡村驱动式的思路。结合对某县案例的分析,这三重思路分别指向了解决过往城乡二元体制遗留问题、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和面向未来布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这些实践相互交织、叠加,从时间维度上解释了各地城乡发展症结各异的缘由。因而,城乡融合发展须遵循将三重思路动态贯通的实践路径,应进一步理顺基层的条块关系,建立各主体相配合、各机制相协调的治理体系,避免陷入由城市主义与田园主义主导的前置预设。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6-04 合作期刊: 《学术月刊》
摘要: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基于国际视野来阐释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问题,可以发现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是理论逻辑与本土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时序意义上看,中国城乡关系正由割裂对立走向融合发展,但二元结构失衡问题仍然存在。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遵循一般规律,但农业农村发展绩效、城乡发展差距等维度呈现的独特性更值得研究。人多地少的禀赋条件、本土化的要素组合方式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等,是形成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独特性的关键因素。新时代中国推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城乡融合发展应注重四个方面,即:客观评价和准确把握其历史方位,立足国情和制度背景选择其实践路径,增强政策的组合功能和制度之间的协同效应,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城市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能否处理好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的重大举措。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城乡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别,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等目标的政策建议。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7-02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具有鲜明的个体旨归、深远的社会价值、显著的国家意义和一定的世界影响。推进这一系统实践,既能促进城乡居民全面发展、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创造条件,也能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为城乡融合发展充实精神向度,还能推进文化自觉自信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明支撑,更能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为人类文明进步探索融合路径。立足时间、空间、内容、目的等认知向度,可以推断,推进城乡融合的新时代、兼及城乡的融合性空间、精神文明各要素的涵育、充分均衡的高质量融合,界划了新时代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变化性历史方位、复杂性行动场域、全面性关涉内容和关键性实践愿景。着眼于应然需要和现实样态,新时代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稳步向前的历史过程,离不开科学精准、系统高效的实践推进“目标导向、观念引领、机制保障、行动支撑”是一条环环相扣、逻辑衔接的实现理路。研判现实背景和实践要求以建构综合性目标体系,立足现实反思和问题批判以强化总体性观念引领,重视政策扶持和社会支持以健全长效性保障机制,创新行动举措和工作方式以凝聚全方位行动合力,是实现新时代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关键路径。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习近平“三农”工作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部分,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理路。其核心在于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为出发点,向四个维度进行阐释分析:一是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二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三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四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习近平“三农”工作论述将农业现代化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顶层设计角度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现实问题作出回应。认真理解与贯彻习近平“三农”工作论述,有助于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这对于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脉搏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25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高质量发展既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发展,更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本文聚焦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维度构建江苏省常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常州市2012—2021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以来,常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显著提升,创新能力突出,但其他方面仍面临挑战,鉴于此,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法学 >> 经济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1-18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落实和实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对于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意义重大。现行法虽然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了许多实体、程序规则,但存在规范不衔接乃至规范冲突等问题,为此,须从司法裁判视角确定各类相关规则的规范功能和规范要求。具言之,在司法审查过程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应采用“集体土地所有权依法登记且入市地块符合现行有效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进行认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决策应遵循“全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参加并同意”规则,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合同应认定为民事合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监管协议的法律性质应认定为行政协议。围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合同和监管协议产生的纠纷应当分别通过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程序加以解决。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08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完成,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基础条件;面向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阶段,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成为关键。应当明确,新时代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共同富裕、不同区域农村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农民群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共同富裕。当前,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面临许多难题,突出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发展不充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不平衡尤其是精神文明发展不充分。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着力提升农村发展质量,缩小不同区域农村发展差距;加快优质文化传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城乡之间、不同区域农村之间、农民群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共同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枢纽地带,新疆在推动城乡融合与对外开放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城乡融合是新时代下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旨在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城乡产业结构也逐渐向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的互通和融合。本文测度并对地区层面面板实证检验城乡融合结果显示,目前新疆城乡融合水平较低但正稳步提升,地区差异较大且趋于缩小。对外开放稳健促进新疆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9-05
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将“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于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结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任务来看,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城乡产业融合的速度;着力构建“对称互惠共生”城乡共治模式,全面提升乡村现代化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