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立宪主义”与内外政治走向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4-17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围绕 《日本国宪法》的改宪—护宪政治过程是日本政治的关键内容,也直接关系到战后日本国家的存在方式。2015年 “反安保法运动”以来,“立宪主义”成为日本政治的关键词之一。以安倍晋三内阁为代表,日本政界保守势力名义上未否认宪法和 “立宪主义”,但对宪法的理解仅限于理想和条文,对 “立宪主义”的理解仅限于借宪法论证其行政权力的合法性。与此相对,日本在野党、学界、国民对 “立宪主义”有不同认识,相关国会斗争和政治运动带动了日本社会舆论与政治格局的变化。从日本国内看,“捍卫立宪主义”不等于 “反对修改宪法”,但基于立宪主义比基于和平主义能形成更广泛的共识,有可能对 “安倍式改宪”形成进一步制约。

  • 从耻感文化视角分析社会秩序现象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4-30

    摘要:现代日本社会民众在日常生活以及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常有秩序的现象。日本社会的良好秩序现象和日本社会长期以来深受“耻感文化”的影响、“耻感文化”在民众意识深处扎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耻感文化”在日本社会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耻”作为一种不知不觉的潜意识蕴藏于日本人的道德体系之中,制约着各种行为,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日本的“耻感文化”是中国儒家文化中解析出的一个文化元素,但又不同于中国社会的耻文化。日本“耻感文化”社会的形成是通过吸收外来文化并逐渐与本土的制度规范等相适应,外力作用导致了本土文化习俗与传统的突变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入、日本人的共同体意识、等级意识、各种宗教对日本人的影响等是日本“耻感文化”社会形成的主要原因。“耻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日本社会影响巨大。

  • 耻感文化及其多维结构-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4-28

    摘要:耻是伦理道德的基础性规范,耻感是这种道德规范在情感层面上由个体心理机制产生的社会性结果。日本文化被认为是一种耻感文化,耻感文化外化为现实中与“耻”有关的一系列道德情境,具有多维结构。其特征表现为公认道德标准下独特的他律,且凭借外人的观感和反应所施予的强制力来行事;另一方面,由于自身耻的行为被发现而产生耻感,日本人习惯于通过一系列方式来洗刷耻辱,获得他们认为的尊严。日本耻感文化的多维结构蕴含着日本社会中强烈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和以耻为内核的伦理价值,但在社会剧烈发展、伦理道德淡漠的时代背景下,耻感文化过于强调的规则意识和硬约束作用,往往也使得日本人的价值判断基准产生混乱,形成崇拜强者的行为选择、以死谢罪的耻辱洗刷方式、竭力逃避责任的荣辱观。

  • 剧场数字化探索与启示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数字人文研究》

    摘要:日本线下演艺在新冠疫情期间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积极的数字化探索和变革。当前,日本剧场数字化探索主要有“个人云终端”“剧场×影院”和“虚拟剧场”三种类型,推动了“线上演艺”“混合上演”等突破传统剧场空间的新模式。日本数字演艺发展得益于文化政策支持与数字档案库的建设,致力于通过表演形式的创新以及充分利用沉浸式技术来提升观众的感官体验,并注重新世代观众的培养。日本剧场在数字化转型中以提升虚拟空间中的感官体验丰富性为核心,数字化演艺不再是现场表演的替代方案,而是成为一种全新的娱乐方式。

  • 促进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 的经验与启示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物流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1-11

    摘要:日本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属性主要体现在业务内容的社会价值和相应的组织形式上。 其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不排斥使用市场化的方式或者拒绝企业法人的形式,采取中央财政投资、地方政府 承建和监督、国营企业和商户共治的制度建构,通过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运营机制和监管机制体现公益性 属性并改善流通效率。建议我国借鉴日本经验,加快构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的法律体系,建立农业农村部门 为主体的一元化管理机制,打造节点型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为核心的流通体系,并创新市场使用费形成机制和 加强监督管理。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华ODA政策研究——基于结构性权力理论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政治 提交时间: 2024-05-09 合作期刊: 《世界政治研究》

    摘要:【内容提要】 日本对华ODA是中日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ODA政策调整的关键期。基于结构性权力理论中四个权力结构间相互依存、互动转化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时期的中日双边关系与日本对华ODA权力结构变迁,推动了日本对华ODA政策转变。可分为三个阶段:1990-2000年是日本对华日元贷款高峰期,对华ODA政策的生产结构主导期;分析日本对华援助的利民工程与日本对外、对华援助的纯额数据,2000-2008年是日本对华ODA政策的知识与金融双结构主导期;对比日本政府出台的三份ODA大纲,2008-2018年是日本对华ODA政策的安全结构主导期。在动态进程视角下,四种权力结构在日本对华援助的不同时期经历了互动关系变化与此消彼长的过程。总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本对华ODA政策变迁,反映出日本对外援助战略与理念的转变,并与日本政府对外战略相配套。随着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扩大,应注重“南南合作”与“南北协调”相平衡的原则。

  •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01-11

    摘要: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是日本二战以来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消除日本社会两 极分化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日本政府以完善法律体系,明确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长期目 标,以政府为主导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并依法保障各项政策措施顺利落地,建立以行业和农民身份为基础的多层 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制度,实现了将城乡收入差距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的政策目标。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建议确立加强再分配制度建设,逐步缩小城乡社会差距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改革方 向,并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相关制度稳定施行,加大财政投入提升政策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在坚持以农民为主 体的前提下分阶段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公司治理的软法规制导向——以《公司治理准则》为视角

    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提交时间: 2024-03-04

    摘要:在全球公司治理模式竞争的背景下,公司治理的软法形式正深刻影响着各国的公司治理实践,日本《公司治理准则》便是从主权国家层面对此种浪潮进行回应的突出例证,其涉及了从中小股东保护到董事会独立性等传统公司治理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也引入了利益相关者保护、ESG信息披露、股东交流、风险决策激励、高管性别及来源多元化等新型公司治理价值导向。日本《公司治理准则》在日本上市公司中日益普遍适用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治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在行政强制力的调和、政策导向下的多元价值观引入以及价值导向的软法规则设置上可以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