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4-05-31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澳门开埠时葡籍人口占了一半,此后在 澳 葡 政 府 管 治 的 400 余 年 间,葡 语 一 直 是 澳 门的唯一官方语言。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判断澳门的语言使 用 状 况 从 一 开 始 就 是 中 葡 双 语。鸦 片 战争前后,由于英国在东亚的影响逐渐扩大,加上香港这个英属 殖 民 地 从 20 世 纪 开 始 成 为 一 个 国 际化大都市,澳门在中葡双语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英语,形成了迄今为止的中英葡三语格局。这一语言运用演变历程说明,任何国家和地方语言生态的形成都是当地政治、经济及社会因素长期竞争和妥协的结果。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4-09-25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算力的提升和数据库的规模扩大使得现代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上的表现飞速提升。这让一部分学者认为,大语言模型反映的语言习得与处理机制,相比起传统的生成语言学更接近语言规律的本质。但生成语言学和大语言模型在研究范式上存在根本性的不同。两种理论框架分别基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这决定了后续发展思路的差异,使得两者不可相互替代。大语言模型可以模拟人类语言运用的表现,却不能解释人类语言能力的本质。因此,大语言模型迅速发展的同时,继续推进生成语言学的研究仍有重要意义。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10-0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中,“西南”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个学术词汇,亦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中心之一。2008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具有转折性的一年,而后十年,西南的当代艺术发展发生了一些悄无声息却又轰轰烈烈的变化。笔者以“自我组织与替代空间”“行为语言的个体化”两个部分,结合具体展览活动和艺术创作,阐述十年间西南行为艺术的演变。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技术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摘要:随着ChatGPT的发布,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1,LLM)已经在全球迅速崭露头角并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与此同时,以中文语言为基础的大型语言模型研究逐渐展开,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效果也有待研究。为此,文章以10年高考题目数据集“GAOKAO-Bench”为测试数据,通过统计和分析 11个不同来源(包括大型企业、学术机构和新兴公司)的开源中文大型语言模型在9个不同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中的表现,来评估不同的中文大型语言模型在教育教学自动评估中的效果。随后,文章根据评估结果,从多学科、多维度出发,对模型在各个科目上的推理表现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文章对中文大型语言模型在教育教学自动评估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可供优化的思路与方法,以期推动中文大型语言模型在未来教育教学中的发展与播。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国际中文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5-29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国际中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标志着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学科建设问题备受关注。现有研究存在学科整体发展规划的视角缺乏、对学科属性和归属问题认识模糊、学科发展的问题意识和路径意识明显不足等问题,亟须加强学科体系建设研究。作为语言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教育语言学可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在教育语言学视域下,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应坚持政策指向和问题导向,采用超学科研究范式,实施学科整合战略,确立其独立学科地位,以助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4-10-18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语言具有的多种属性与功能使语言能力的提升成为消除贫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在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国、实施乡村振兴背景下,推普工作仍然是农村语言能力建设的第一要务。不仅要持续提升村民的普通话习得能力、普通话交际能力,还要提高现代社会对村民更高层级语言能力的要求,即适应新业态的语言传播能力、语言信息处理能力、语言的自我管理能力。要将语言能力的提升与村民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注重结合大数据、智能化等在农牧业使用所形成的新业态,提升村民全面发展所需的各种语言能力。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先X为敬”作为当代流行构式,在仿拟类推、隐喻和完形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常见于网络媒体语言特别是网络文章标题中。构式整体作为词语模不断创造和再生新词语,其中的“X”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和拟声词,以行为动词为主;其构件“先”“X ”和“为敬”都存在语义真值问题,共同表示说话人对所叙述事件产生强烈情感,甚至在强烈感情驱使下采取一定行为,并号召受话人关注到自己所描述的事件,产生同样的感受或做出同样反应。该构式在交际使用中,体现出说话人主导性和领先性的立场建构,符合四项会话准则。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提交时间: 2024-09-28
摘要:语言涵化理论是探讨族群认同的一个新视角,语言作为维系族群认同的重要工具,在与其他族群或者民族交流、交往和交融中语言和族群认同都会有所改变。本文在涵化理论的视阈下,以重庆酉阳乡话单字调实验为个案,研究语言涵化和族群认同的内部逻辑与相关关系。以期完善语言涵化和族群认同的关系建构。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5-28 合作期刊: 《社会科学战线》
摘要:人机对话是人机交往的技术和思想基础。文章试图从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对语言的学习与生产出发,考察人机对话和机器语言的本质及文化内涵。首先,文章回顾了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并从行为机制、生成目的等方面指出机器语言与人类语言的异同。其次,文章进一步从语言的复制和生产的角度,指出在技术与资本的双重驱动下,人机对话实质上是语言的智能工业化生产。文章还试图通过考察人机对话中的重复与反驳来修正图灵测试。此外,人机对话中,我们需要思考机器“他者”与主体的关系问题。从语言批判理论还可以审视机器语言的灵晕和中介作用。最后,文章指出,人机对话体现了知识的加速生产,以及机器语言可能会产生的潜在风险。我们需要从人机对话走向人机交往,从一种超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来看待人机关系,这样,我们才能不跌入新的主奴关系中。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时代的语言变体,既具有语言价值又具有文化价值。其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在缩略构词的简约性、网络构式的能产性、语义泛化的创造性、语言混码的新潮性四个方面。同时网络流行语作为社会文化的镜像,可以真实地反映当代文化在文艺作品、社会事件、精神传承、青年心理等各个层面的发展动态。语言教学是实现文化对外输出的有效途径,借助传播学“5W”“7W”理论分析网络流行语对外教学的“6W”因素,根据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内涵提出相关教学对策。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饭圈用语是产生于网络社会、主要使用者是粉丝群体的一种新兴社会方言,是汉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饭圈用语的内外部生态环境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其具有层级性、进化性、多样性的生态性特征,进一步构建和谐健康的饭圈生态系统,促进饭圈用语的健康发展。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0-28 合作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德国高校在数字人文学科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如建立数字人文协调机构、设立跨学科数字人文学科和开发先进语言处理平台。这些实践为数字人文学科奠定了基础,并为国际同行提供了参考。中国高校的新文科建设旨在提升综合实力、强化文化自信,并推动教育改革。数字人文的引入不仅符合这一需求,还在应用中展现了显著价值。当前,许多高校建立了数字人文中心,优化数字平台,并推动跨学科融合。这些举措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为新文科发展提供了支持。本文分析了德国的经验,并探讨其对中国新文科建设的启示,阐明了数字人文在学科融合与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摘要:作为法国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伊利格瑞一直以性别差异为理论旗帜。时空是伊利格瑞用以构建性别差异理论的基本参照系,从时间观念上看,她认为生命的时间是连续、共享和分层的;从空间的观念上看,她把女性视为一个多重开放的空间。把形而上的时空理论介入到具体的现实层面,伊利格瑞试图对传统的语言模式进行突围。为此,她提出了“我爱向你”的语言革命,要求还给两性恰当的时空。以时空建构为理论支撑,以语言转变为实践道路,伊利格瑞为女性主义研究开出了一剂新药方。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4-05-11
摘要:由于书面语符号形式文字的概念一直以来是一个热点问题,与之产生的汉语本位之争也是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依托生成语言学相关理论,提出书面语“形+词/语素”的形式为语位,并提出语位是书面语的符号,接着我们通过对语言生成机制的再研究,提出了语言状态机制的运行方式,并提出认知态、形体态概念,以此提出语位是语言形体态与语言认知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指称功能的激活与使用后,来完成语言储藏传递的语言单位,并与之建立了语位化理论和汉语语位化理论及其相关标识。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4-28 合作期刊: 《求是学刊》
摘要:卡西尔对新康德主义传统的继承与超越问题是卡西尔研究的重要范畴,然而这一问题需要在观念史的维度上进行梳理。哈曼、赫尔德与洪堡特对康德哲学中的语言缺位问题展开了批判,强调了语言对于人类精神的重要性。其中,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是康德观念论原则在精神科学中的具体实现。卡西尔高度评价了洪堡特对康德先验方法的坚持与运用,并基于这一原则构建了自己的符号形式哲学体系。他从洪堡特的语言哲学中发现了对康德哲学进行扩展与超越的可能性,这促使他把先验方法运用到语言之外的其他文化形式中,进而从理性批判走向了文化批判。在上述意义上,卡西尔延续并发展了德国观念论中的康德-洪堡特传统。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提交时间: 2024-10-22
摘要:语言政策研究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交流,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领域。本文以2003年至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语言政策相关文献共777篇为研究对象,形成自建语料库,利用tf-idf和LDA方法从关键词、特征词以及热点主题三个维度入手,总结我国语言政策研究的核心主题,并进一步分析这些主题的演变趋势。研究发现:一是我国语言政策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多元化和动态变化的特点;二是在语言政策的演进过程中,我国政府不仅重视推广汉语,也积极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三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多元文化的融合,我国语言政策将继续朝着保护多样性、促进共享发展的方向演进。这一研究为我国语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摘要:认知科学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勃兴交互而行,人工智能语言的认知基础以认识论为前提,具体体现为“人”与“类人”对智能世界进行的合法性改造。超人类主义的讨论以及算法的实践本性表明,人类思维存在着能动性。在人工智能语言的认知范畴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贯穿于认识论和存在论的一体化过程。“自我意识”不能成为机器智能“人型逻辑”预设的充要条件,从“人机智能交互”到“人机智能共生”,再一次证明了人工智能语言与“自我意识”本能的互斥性。因此,要充分认识人工智能语言可以生成人类“默会知识”这一悖论逻辑,在智能框架内挖掘“行动中的知识”和“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要突破人工智能“人型逻辑”的分析范式,重新理解人工智能语言与人类意识的互构关系,遵照学科知识生产革新的分类发展方向,建构价值性关联和工具性应用的学科平台,驱动人工智能在语言知识领域的发展。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 / 意义]文献分类标引是图书馆等信息机构基础工作之一,目前有限的人工难以类分数量庞大的文献。大语言模型以优异的自然语言理解和处理能力,被用于完成诸如文本生成、自动摘要、文本分类等相关自然语言任务,能够与文献标引全过程相结合,有助于缓解分类标引压力。[方法 / 过程]结合 叶全国报刊索引曳 长期工作实践,从减轻标引人员阅读压力、大语言模型直接用于分类以及和自动标引模型相结合为切口,探索如何将大语言模型引入分类标引工作环节,以提高标引效率。[结果 / 结论]通过一系列对比测试和分析,设计 Prompt 辅助主题分类模型以及 ACBKSY 自动标引模型。Prompt 辅助主题分类模型标引人员快速了解文献重点,减少阅读压力。ACBKSY 模型整体分类准确率提高了 2.16%,非拒绝准确率提高了3.77%。在此基础上优化实际标引工作流程,目前此流程已在 R、F 大类文献标引中投入使用,经优化后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标引效率 1.1~1.4 倍。
分类: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8-15
摘要:曹文轩有两篇文章被选入统编教材的小学和初中教材,引导学生阅读其作品,可较好提升学生“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的语文核心素养。《草房子》是曹文轩最重要的成长小说代表之一,接近“诗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呈现多姿多彩的美:主题美、人情美、意境美、语言美,这些美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发掘和鉴赏,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找到关于这些美的规律性的写作知识和技巧,从而让学生在写作中去表现美。
分类: 民族学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提交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推动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生态属性决定了其能够在乡村振兴伟大工程中发挥效能、施展作为。以此为理论依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主要体现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产业效益、人力资本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和治理效益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在具体实践中,应在做好相关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聚焦现实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乡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和文化繁荣的有机结合为工作切口,依托高校智库作用的发挥和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凝心聚力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为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强大语言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