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学 >> 人类学 提交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即各族群文化的互动演化趋势会怎样?马汉和亨廷顿认为这是“文化的冲突”,并先后给出了自己的系统论证。但他们说的文化冲突其实既不是文化本身的相互冲突,也不是由于文化的不同引发的冲突,而都是利益之争的冲突。除此外是否还会有可以成立的文化冲突论?根据“文化工具论”的评析也不会。因为文化的冲突只会出现在使用文化工具时仅有的两个特殊情境中,不可能成为具有普遍性的趋势。相反,文化的融合才是人类文化互动的趋势。因为文化是满足人需求的工具,工具的种类越多越好,于是,很多具有优越性和独特性的文化工具会从一个族群流入其他族群。也许有人担忧人类文化互动的融合趋势会消除族群文化的个性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从而使人类文化不能继续在差异中相互促进。通过文化工具论的评析可知,这同样是完全不必要的担忧。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5-21
摘要:文化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命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是建设文化强国伟大乐章的三重奏。文化自觉是大国的深厚底蕴,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文化自信是强国的华彩神韵,是以我为主、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风采;文化自强是中国的内生魅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与自我超越。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7-04 合作期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文化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数字化是支撑文化竞争力的“硬筋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可靠保障。文化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文化创作数字化、文化产品生产数字化、文化传播数字化、文化展示数字化、文化体验数字化和文化消费数字化等方面有效实施。然而,我国文化数字化发展存在较多掣肘,主要包括政府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思路不够清晰、文化数字化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亟待提升、文化数字化专业人才与配套体系质乏等。为此须坚持“六有”总体发展思路、发挥政府“五台”独特角色、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数字化企业、培育一支高水平的文化数字化专业队伍、加强文化数字化的配套体系建设等,以深入推动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与发展。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9-27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研究》
摘要:文化自信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又是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特质和精神气质的标识性、原创性核心概念。依循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和层次开展研究,有利于更好地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和精神气质。具体而言,对文化价值的自信,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厚文化情怀; 对文化精神的自信,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层文化认同; 对维护文化主体性的自信,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远文化谋虑; 对文化发展道路的自信,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强大文化定力; 对文化制度的自信,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坚定文化立场; 对文化使命的自信,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动文化担当; 对文明交流互鉴的自信,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包容文化气度。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0-30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本文研究发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数字化技术,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呈现,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与参与,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数字化平台拓宽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覆盖范围更广、受众更多,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全方位传播;数字化技术促进了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共享,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传播与交流。同时,数字化也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挑战,因此,要积极应对挑战,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推动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本文仅供参考。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1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政策外源性推进特征,将之置于历时性视角下观察, 可发现其伴随着时代进程萌生、探索与前进。从档案产业中剥离出的档案文化产业,至今仍受其 影响,在理论上存在术语所指不清的问题,该问题与实践上的保守探索形成了档案文化产业发展 中的桎梏。档案文化与档案产业的理论发展、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为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 带来了纾解机遇。展望未来,档案文化产业首先应在“子文化”观指导下开展全局部署,而非局限 于档案内容挖掘文化,其次可在“新文创”理念下推进协同发展,最后要在产业化方向下开展全链 建设。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提交时间: 2024-10-15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文化对外传播能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在中国积极推动文化强国战略与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文化与科学的融合为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大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有着重大意义和使命。本文运用SWOT方法系统性地分析了文化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大众文化在北美传播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并根据SWOT矩阵分别从整合产业优势、打造品牌产品、再造传播内容、立体化传播途径、强化技术赋能等维度提出相应的国际传播策略与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7-09
摘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生态补偿是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生态保护行为进行的利益补偿,旨在维护黄河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可持续,协调文化生态保护和治理中的利益主体关系,建好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明确文化生态补偿目标,由补偿主体按照合理的补偿标准,以特定补偿方式向补偿对象进行文化生态保护补偿构成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生态补偿的基本逻辑,循此设计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生态补偿的结构,形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生态补偿的实施路径:建立文化生态补偿组织管理体系、根据文化生态位确定补偿尺度范围、完善文化生态补偿的规章制度、构建长效监督和效益评价机制。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长白学刊》
摘要:人工智能在网络传播中的深度应用日益推动着网络文化的整体性变革。在网络文化产品生产方面,人工智能将泛化生产主体、改变生产方式、重新定义艺术作品并刺激产业增量发展。在网络文化消费方面,人工智能将进一步增强感官参与、控制心理满足、助推需求降级并改变审美标准。人工智能时代网络文化变革的三个关键问题在于创新、导向与价值,具体反映在以下问题,即文化产品的形式创新与内容同质的悖论、文化空间的消费主义和主流价值的对抗、文化产业的深度工业化与自由精神生产的张力。为此,人工智能时代的网络文化治理需要通过深化底层治理观念以理解人与技术的本质关系,提升人机协作能力并规范人工智能内容生产,鼓励高质量文艺创作并完善网络文化产销分层机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25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变化新要求相适应,本文通过文献调查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进行新一轮审视。研究发现,1979年我国现代文化市场兴起以来,现代文化产业呈现出市场化、产业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发展进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都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价值发现为中心,并以此形成共识性的发展框架体系。行至目前,由数字技术所涌动的革新浪潮使得文化产业与数字化融合成为最前沿的领域,在数字化融合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基于新基础设施、新平台及新消费模式来实现产业发展模式与治理体系的创新。本文仅供参考。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7-30 合作期刊: 《哲学研究》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并阐释了“文化主体性”这一重要概念,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即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主体意识。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为中国共产党引领时代提供强大文化力量,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凝聚力的根本所依,是中华民族在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保障自身文化安全,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的重要支撑。新时代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建构和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以“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巩固网络空间中华文化主体性,积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文化强国、数字中国、国家文化数字化等战略的提出,加快推进了文化领域数字化转 型的进程。如何打造高质量的数字文化资源、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更好满足数字时代公众对于精 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成为所有社会文化机构必须思考的问题。档案机构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 不仅承载着人类社会文化实践,更承担着让档案文化资源持续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因此,不论是档 案学界还是档案部门都有必要主动作为,结合国家各项重大战略的要求,积极融入到国家数字化建 设的大局之中,在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理念的指引下,共同探索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的 档案文化建设问题。此次对谈涉及数字档案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档案文化数据共享、档案文化数 字体验、档案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红色档案文化数字创意开发五个方面,以期通过国家文化数字 化战略下的档案文化建设具体问题的思考,为档案界深化相关认知提供参考借鉴。 (任越,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前线》
摘要:数字中国建设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数字文化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文化突破了传统文化“点到点”的单向度发展形态,以其技术性、开放性、交互性等时代特征,助推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发展数字文化是我国提升应对数字全球化挑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要紧抓全面阐释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注重文化生产的人民性、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等关键点。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8-19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借助 CiteSpace 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篇名-文化自信”的学术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自1999年起,文化自信研究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2015 年后进入爆发期,近年来有所下降;该领域发文最多的学者是仲呈祥、陈先达,发文最多的机构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主题可分为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传统文化三个领域;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立足中华文化本体、建构文化话语体系、建立新型学术网络等方面。CiteSpace 软件隶属数字人文学科,具有打破限制、提高效率等优势,在文化自信研究中引入数字人文,既推动了研究范式的革新,又为人文社科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0 合作期刊: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摘要:当前,高校劳动教育正面临教育观念转变、课程与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评价体系完善等一系 列挑战.茶文化与高校劳动教育的融合,包括茶树种植、茶叶采摘、加工制作、鉴赏品茗等,极大地丰富了高校 劳动教育的载体和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创造性劳动体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审美情趣与文化素养.为此,提出了茶文化与高校劳动教育融合的实施路径,构建融合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教师体系、激励 体系和评价体系,助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19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档案局、馆分设是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 响。文章论述了机构改革背景下档案馆的发展方向,提出档案馆应重塑自己的社会形象,树立科学文化事业机构、科学 研究机构、文化休闲机构和文化生产机构等角色意识,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研究成果,提升档案馆的社会影响 力和美誉度。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分类: 政治学 >> 中外政治制度 提交时间: 2024-06-21
摘要:半正式行政文化是支撑基层政权推进乡村治理有效的一种文化样态。以“主体身份-场景特征”为分析框架,建构乡村治理的4种文化类型。其中,半正式行政文化作为一种理想类型,既有别于正式行政文化,也不同于非正式行政文化,更区别于类行政文化,是三者之外、生长于非科层化治理场景的一种文化形式。在实践中,半正式行政文化以压力型文化、反支配型文化、自主型文化和博弈型文化自上而下的生成过程为内在逻辑和推进乡村善治的文化基础。半正式行政文化概念的提出,有助于重新认识半正式行政的演变脉络及其对“治理有效”的作用,揭示出未被现有研究关注到的“文化缺失”问题,进而建构出一种走向乡村善治的文化图式。
分类: 其他 >> 其他 提交时间: 2024-10-11 合作期刊: 《中国军事科学》
摘要:推动新时代强军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刻认识强军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着力抓好强军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科学把握其中特点规律,并不断探索深化发展的实践路径,为进一步汇聚强军力量、助推强军事业提供更加坚实的文化支撑。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2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海南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正面临着众多问题和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海南传统旅游业的不足及非遗文化创新动力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解决方案;列举了AR技术在旅游应用、商业宣传和文化推广等领域的典型案例,结合海南旅游业的现状,总结出海南旅游创新发展的特色路径,包括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旅游体验、非遗文化传承及科学技术推广等方面。同时,构建了智慧非遗传承生态系统模型,实现资源、市场和收益的良性循环,为推动海南区域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这些成果为海南区域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也为非遗文化创新发展的研究者提供了探讨和借鉴的方向。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可忽视文化现代化的重大命题,而文化现代化无法回避文化主体性的体认与构建。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文化主体性的内涵解析要立足“文化与人”和“文化自身”的双重维度。当下文化主体性建设的必然逻辑必须考察主体性发展的历史情境、实践吁求及其未来图景。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中构建文化主体性,必须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历史大机遇,在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前提下把握文化主体性建设的正确方向,在坚持“第二个结合”中探寻文化主体性建设的理论智慧,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取向中激发文化主体性建设的内在动力,在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大势下创新文化主体性建设的实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