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天山廊道路径下唐人对西域世界的认知研究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8-19 合作期刊: 《临沂大学学报》

    摘要:天山廊道是唐人认识西域的自然地理通道,也是唐代社会认知和书写西域胡人群体的重要路径依赖。唐朝统一西域后,天山廊道成为中原与西域之间政治交往、贸易往来、宗教传播的重要孔道,大量西域使者、胡商、胡僧等群体通过天山廊道来到中原。天山廊道沿途气候干旱、水资源稀缺、绿洲间荒漠广布、戈壁漫长,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与交通条件既赋予了来往西域和中原之间的流动群体吃苦耐劳甚而拥有异能的秉性,又增加了香药、珠宝等珍稀商品的附加值。唐朝的有效西域治理保障了丝路通畅与西北社会稳定,由此使得东西往来更为密切,进一步促进了唐人通过天山廊道对西域广阔世界从想象到现实认知的转变,奠定了唐人认知西域世界的客观基础。

  • 在“民”与“族”之间 ——章太炎民族思想再阐释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提交时间: 2024-07-26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晚清革命的背景下,章太炎从传统国学出发,基于三个方面对既有民族概念进行反思:第一,借由 两种理解“民”的方式,章太炎厘清了“民族”之“民”的具体意涵及其内在张力;第二,借由对“族”的分析,章太炎扬 弃了以“文明西来说”为代表的种族话语,进而致力于用历史及其内在的本真性来确证、建构民族之“族”;第三,章 太炎并不将民族视为永恒的标尺,而是指出其局限及终将归于消亡的趋势,故而侧重于从工具性价值角度阐发其 民族思想。

  • 大语言模型在金融端的应用原理、挑战及落地路径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提交时间: 2024-06-25

    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与应用,人工智能是铸造新质生产力最有效的手段,随着人工智 能技术的快速进步,大语言模型,特别是 GPT 系列,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些模型在 处理金融文本、预测市场趋势、管理风险、执行算法交易以及改善客户服务等方面展现了显著的潜力,成 功地提升了金融新质生产力。 尽管如此,要成功将这些先进技术融入金融领域,同时确保数据隐私、模型 的解释性和准确性仍然存在诸多挑战。 文章深入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核心原理、面临的 主要挑战、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有效的效果评估方法、关键的落地实施因素、解决可解释性问题的策略、维护数据隐私和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预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带来的行业变革。 通过全面的分析,为 金融机构利用大语言模型提供指导,同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 大语言模型在金融端的应用原理、挑战及落地路径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金融学 提交时间: 2024-06-18

    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与应用,人工智能是铸造新质生产力最有效的手段,随着人工智 能技术的快速进步,大语言模型,特别是 GPT 系列,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些模型在 处理金融文本、预测市场趋势、管理风险、执行算法交易以及改善客户服务等方面展现了显著的潜力,成 功地提升了金融新质生产力。 尽管如此,要成功将这些先进技术融入金融领域,同时确保数据隐私、模型 的解释性和准确性仍然存在诸多挑战。 文章深入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核心原理、面临的 主要挑战、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有效的效果评估方法、关键的落地实施因素、解决可解释性问题的策略、维护数据隐私和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预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带来的行业变革。 通过全面的分析,为 金融机构利用大语言模型提供指导,同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 当代中国志愿精神的多重文化源流——一项生活史研究

    分类: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6-05

    摘要:社区志愿者既处在制度体系的边缘又处在社区公共生活的中心,对于基层社会秩序的生成和维系至关重要。通过使用生活史访谈方法深入社区志愿者的精神世界,提出有关社区行动者的类型学,区分出爱好者、奉献者、意见者与中立者四种类型,前两者构成广义的 “社区志愿者”。分析积极社区行动者赖以产生的多重文化源流,可以发现家意识、个体意识和单位意识三重线索的交互作用是推动社区志愿者投入公共生活的根本动力。行动者是以生活实践承担多重文化脉络的负载者,社区由此成为从家庭到国家的中间结构。这一探索为理解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志愿者与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新框架,揭示了宏观社会转型在个体行动者身上沉淀的意识与情感结构,也展示了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不同于西方 的历史路径。

  • 从数字人文到AI人文:人文研究范式的变革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持续进步,人文研究的数字人文范式正在向“AI人文”转型。传统的数字人文通过技术手段,成功将人文文献转化为数字化和数据化的形式,实现了对文献的高效处理与利用。AI人文不仅是数字人文的升级版,更有望实现AI4R(AIforresearch),推进人文信息分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具有知识生产的潜能。生成式AI实现了人类经验的向量化,通过模式识别、信息重组、预测推断和语言生成技术等,具有了辅助参与知识体系建构、提供趋势预测和决策参考的重要功能。不过,目前AI人文的基本方式还是人机交互辅助生成,仍是“需要人的AI”,人依然处于中心性、支配性和主导性地位。同时,“拥有AI的人文”也亟待应对算法黑箱、算法偏见、AI幻觉,以及可能的AI自我意识的觉醒等问题。

  • 近代诗歌对叙事传统的归化与创通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15 合作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论生命意识中的终极关怀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8-02 合作期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生命意识是生命的本体论规定,是生存意识和生活意识的统一。“终极”作为由“终”和“极”组成的联合式复合词,其词义既与终端又与顶端相联系。与“死”相对应的生命过程的终端词义和与“生”相对应的生命意义的顶端词义相结合,就构成了人生的终极意蕴。终极关怀就是生命意识对人生终极意蕴的“终极地关怀”,是生命意识的必然,以“趋生避死”为旨归,把消解死亡恐惧作为“避死”的首要内容,把筹划到最本己的能在作为“趋生”的根本目的。终极关怀通过终极信仰,使信仰在信念基础上确立,从而在与初级关怀相对应行为目的的设定及其坚守中发生作用。人文精神作为最有影响的社会价值观念,会对个体生命活动中的终极关怀产生影响:主体意识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地把人生终端和顶端的终极意蕴转化为终极关怀;追求自由意识的发展,不断赋予终极关怀时代特征;批判意识的发展,使终极关怀的本己性尽可能地展现其固有的“达到‘尽善尽美性’的冲动”。生命意识中“趋生避死”的要求是必然的,然而这个要求最终不可能实现也是必然的,这两个“必然”揭示了人生的“悲剧性的冲突”,构成了终极关怀中的悲剧意识。但正是这一悲剧意识所体现的个体在“趋生避死”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崇高形象,使生命意识熠熠生辉。

  • 习近平大历史观的整体性思想文化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7-11 合作期刊: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思想理论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条件和渊源。习近平大历史观蕴含着丰富的整体性思想,在其来源上受到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传统史学和国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在马克思主义史学领域,习近平大历史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等蕴含的整体性思想、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的“不能割断历史”的整体性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史家的通史方法;在中国传统史学方面,习近平对中国历史文化十分推崇,经常引用其中的经典名句,习近平大历史观充分吸收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特征、中国传统史学中的通变思想和以人为本等整体性思想;在国外历史文化领域,习近平在讲话中回忆到读过许多国外历史文化书籍,这些书籍中的用“大历史”分析问题、世界历史下多彩文明的交流互鉴和赋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新的时代内涵的整体性思想也成为习近平大历史观思想文化渊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治理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破解之道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7-19

    摘要:农村教育治理是国家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事关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目前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存在突出结构性矛盾,如农村教育治理目标和需求的错位,教育管理的行政至上,教育治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其根源在于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在技术、场域和法治等存在脱嵌和不协调,从而导致农村教育治理始终难以落实到实处,这进一步加剧农村教育治理的危机。面对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后发劣势”,当下农村教育治理改革应坚持以内涵式治理为主,完善农村教育国家、社会和学校三级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农村教育治理高效化和精准化,构建农村地区高质量均衡化的教育现代化生态。

  • 收入分配第二个主流的更早源头与收入分配的最优标准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5-29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五分位数和倒U 理论都属经验方法而缺乏理论支持,对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实现共同富裕社会的实践支持力不足。收入分配第二个主流更早的源头是埃奇沃思1877年创立的“不平等分配法则”,并据此提出4个分配的最优标准:最优分布曲线、基尼系数、分类比例、橄榄构型标准;同时发现。目前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并未出现哑铃型分配结构。

  • 榆林窟第39窟回鹘供养人研究

    分类: 考古学 >> 考古学 提交时间: 2024-05-24 合作期刊: 《敦煌研究》

    摘要:榆林窟第39 窟前甬道南北两壁分别绘男女供养人共计47 身,其中僧尼5 身、世俗男女供养人42 身。本文通过考察供养人题名和分析供养人的排列规律认为这些供养人都出自同一家族,即安氏家族。这些安氏是回鹘化了的粟特人后裔,其中男供养人中最尊贵的一位出任沙州回鹘宰相,是瓜州最高长官,他将女儿嫁给了沙州回鹘可汗。榆林窟第39 窟正是以这位回鹘宰相为代表的安氏家族在沙州回鹘王国时期重修的家族窟。

  • 土地供给、创业成本与创业活动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1-16

    摘要:提高城市创业活跃度和创业生存率,关系到创业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经济活力。本文从土地供给这一视角切入,探讨土地供给这一源头性制度因素对城市创业活动的影响。具体而言,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土地供给对城市创业活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然后利用2000~2017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和国家工商登记注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土地供给减少提高了创业成本,导致创业失败率增加和创业活跃度降低;偏向中西部的土地政策和人口偏好向东部流动,使得土地供给的创业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与成立时间较长的企业相比,城市土地供给紧缩对新创企业的影响更大。此外,与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相比,城市土地供给紧缩对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的负向冲击更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创业失败和城市间创业活跃度差异的根本动因,丰富了转型经济体创业活动的相关研究。

  • 何以开拓三线建设研究新边疆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提交时间: 2024-07-15 合作期刊: 《河北学刊》

    摘要: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上建构战略腹地的重大工程。近年来,在学术界同人的共同努力下,三线建设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俨然成为党史、国史的热点领域。站在中共中央1964年提出三线建设战略决策60周年纪念的当下,检视三线建设的既有研究,存在史料同质化、研究碎片化、差异性不足等问题,制约着三线建设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要克服这一阻碍,未来应从三个方面突破:一是视角向下、深入基层,建构立体综合的史料体系;二是在继续拓展三线建设内史的同时,加强外史研究,并在二者之间建立逻辑自洽的联接;三是注重三线建设对历史造成的断裂和延续,从长时段的视角思考三线建设的历史定位,并以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思路,开拓三线建设研究新边疆。

  • 大学生就业内卷化:表征、机理与矫治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6-27

    摘要:本文聚焦大学生就业内卷化现象,通过解析其表征、机理与矫治策略,为解决就业难题提供新视角。在内卷化进程中,大学生面临应试教育导致的功利性价值取向、社会结构转型推升的流动成本、优质就业资源稀缺引发的零和竞争,以及错位评价强化的路径依赖。矫治策略上,强调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本的教育体系改革,建立共赢规范的就业市场,推行多元多维的就业评价机制,并重视就业价值观教育的核心作用。研究指出,需多维度协作,优化资源配置,引导积极就业观,以期破解内卷困境,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充分就业。

  • 未成年人的网络媒介使用及个人信息保护——以检例第141号为切入点

    分类: 法学 >> 民商法学 提交时间: 2024-06-27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党和政府对媒体的管理,表征为对顶层制度设计、人财物配置、传播内容规制、媒体经管机制等多维化层面的立体统筹与监管。当前,强化和优化对未成年人涉网权益的保护,既是推进“党管媒体”方式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更是营造“清朗”网络环境的必由之环。《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和修订,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全链条的机制框架,但检例第141号案例中未成年人涉网被害的现实,仍反映出当前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媒介时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护未成年人的媒介使用权利和个人信息权利,应从以下五个维度展开: 其一,在顶层设计上,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治理, 从法律适用、裁判执行等方面建立起综合司法保护机制; 其二,在政策规制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强化行政力量行业监管,发挥行政合力,落实普法责任制; 其三,在制度优化上,司法部门与行政监管部门完善行刑衔接制度及其实践; 其四,监护人和学校提高网络素养及安全意识,提高对未成年人媒介使用的干预水平; 其五,互联网平台与网络媒体等相关企业不断推进行业自律和社会责任履践机制等。要对网络媒体等网络平台治理综合施策,堵塞漏洞,以达到“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效果。

  • 文化主体性与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学表达 ——以1980—1990年代的小说创作为核心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7-26 合作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文化主体性是文学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民族文化主体内涵,体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在1980 年代至199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民族文化主体性的自觉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表达是其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 面:其一,在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对于历史与传统道德伦理关系的思考;其二,在走向世界文学的过程中, “寻根文学”对于文化之根脉的寻找与呼唤;其三,在表现民族精神的探索中,民间文化传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新《档案法》中现代民本思想的解读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现代民本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本质是一切以人民的 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思想是一致的。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观始终体现在我国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必然也体现在新《档案法》中。具体表现 为“为民、亲民、民有、民享”四个方面,其中为民是根本,新《档案法》进一步凸显了档 案为民服务的宗旨以彰显其服务性;亲民是保证,新《档案法》规范了档案的开放利用 以保障其开放性;民有是基础,新《档案法》强调要创新档案资源体系以保证档案资源 的公共性;民享是灵魂,新《档案法》鼓励加强推进档案文化成果共享以扩大其共享性。 通过解读新《档案法》体现的现代民本思想,思考其回应社会现实关切的具体表现,理 解新《档案法》修订的指导思想与内涵深意,推动新《档案法》的解读宣传与实践落实。

  • 多元主体共在: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实践应用新思路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共在存在论强调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为文件连续体理论下沉提供全新的 研究视角。拆解文件连续体模型后发现,各维度内主体具有多元性、交互性特点,形 成维、捕获维中文件保存专家与信息技术人员的互动配合,组织维中内部成员的利益 协调以及聚合维中立法部门、各领域专家和公众力量的加持,多主体在全维、连续的 管理过程中共在互动,实现保存诉求。多元主体共在具有多方面的实践意义,我国应 在制度法规、主体目标及参与方式三方面开辟路径,使其融入我国社会发展,展现共 创精神,推动文档管理工作的创新升级。

  •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问题与措施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电子健康档案是个人健康管理、医疗诊断、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其规范 建设是推动我国国民健康和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阐释电子健康档案 内涵,梳理国内外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概况,揭示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个人电子 健康档案建设的意义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制度保障、宣传教育、技术维护、自我管理 等常态化措施,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信息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