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用社会主义核心培育时代新人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5-20 合作期刊: 《红旗文稿》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 短视频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基于 10305 名青年大学生的调查研究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7-18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短视频已成为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新兴工具。由于短视频内容的良莠不齐以及长期使用短视频所带来的“信息茧房”效应,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深受其影响。本文通过对10305名青年大学生的调查研究,透视青年大学生使用短视频现象,剖析青年大学生青睐短视频的缘由,检视短视频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笔者认为,要从坚持内容至上、技术赋能、价值引领、完善监管机制、发挥主体动能性等方面因势利导,发挥短视频的正向积极作用,为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塑培基铸魂。

  • 论法律的安全价值实现路径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5-29 合作期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在当今风险社会的数字时代,法律的安全价值引人关注,法律的安全价值实现路径值得探究。从社会结构转型、安全价值观念变迁与法律形态转变的宏观视角观察,法律的安全价值实现路径大致可归结为三种样态:义务本位型路径、个人本位权利型路径和社会本位权利型路径。这三种路径分别生成于压制型法律形态、自治型法律形态和回应型法律形态之中,相应地分别体现着秩序型安全价值观、自由型安全价值观和综合型安全价值观。目前我国的法律形态正在由自治型法转向回应型法,安全价值观念正在从自由型安全价值观转向综合型安全价值观,法律的安全价值实现路径样态呈现为由个人本位权利型路径向社会本位权利型路径的转变过程。针对我国法律的安全价值实现路径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优化综合型安全价值观念、健全回应型法律形态、调适法律的安全价值实现路径具体样态等方面加以解决。

  • 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行业特色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分类: 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6-23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摘要:大学作为研究学问、追求真理的殿堂,承载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推动科技 进步的重要使命。 立足中国大地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建立自主可控的学科体系、学术体 系、话语体系和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文化自信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其核心就是树 立和贯彻特色鲜明的价值观。 行业特色型大学作为一种类型特殊的高教机构是高等教 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培养具备特定行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国 家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创新以及行业标准的制定等方面 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咨询服务等方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 力支持。 行业特色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独特的价值观体系不 仅反映了大学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更体现了大学的独特追求和使命。 在价值 观形成过程中,受到行业背景与大学定位、历史传统与文化积淀、社会需求与大学使命的 综合影响。 同时行业特色型大学价值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着时代的变迁、 行业的发展以及大学自身的成长而不断演变和深化。

  • 中国故事:传播社会主义的全球回应——112 个国家访谈调查的证据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7-24

    摘要:故事的跨文化叙事,是人类探索共同应对全球化问题最重要的价值观导向的国际传播交流共享方式。对来自全球112个国家的7648名大学生访谈调查分析发现,中国故事在跨文化国际传播中突出展现的共同富裕、全球生态与和平的紧迫性、个体与集体的协作相容、尊重多元文化的本土发展道路以及应对资本无序扩张等社会主义价值文化理念,已经成为世界在解读中国故事中能够凝聚广泛政治意志、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生存问题,并在引导全球化发展愿景方面,超越西方人文主义理念获得世界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导向力量。

  • 智能传播时代主流传播的具身性路径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提交时间: 2024-06-13 合作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从摩崖石刻、结绳记事、飞鸽传书再到现在的人机互动,传播已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旅行,因而主流 价值观的传播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智能时代,信息传播模式从“离身传播”转向“具身传播”,“具身”成为解 读智能传播中人机关系的新视角,人、技术、环境成为主流价值观传播模式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可以探索 智能传播时代主流价值观传播的创新路径。以身为媒,重新定位主流价值观传播中的参与主体及具身实践,人 机交互界面实现具身化,激活受者的沉浸式认知神经系统,形成沉浸式认知方式,以场共鸣,建构基于“共在”的 主流价值观认同情境,以知觉场共在形成全民共情,建立主流价值观认同基点,以时空共在形成“永久在场”,拓 展主流价值观认同场景,以善促行,探索建设性理念下的主流价值观传播路径,从体验性、交往性、实践性三个维 度诠释主流价值观所折射的真实世界。

  • 大学生就业内卷化:表征、机理与矫治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6-27

    摘要:本文聚焦大学生就业内卷化现象,通过解析其表征、机理与矫治策略,为解决就业难题提供新视角。在内卷化进程中,大学生面临应试教育导致的功利性价值取向、社会结构转型推升的流动成本、优质就业资源稀缺引发的零和竞争,以及错位评价强化的路径依赖。矫治策略上,强调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本的教育体系改革,建立共赢规范的就业市场,推行多元多维的就业评价机制,并重视就业价值观教育的核心作用。研究指出,需多维度协作,优化资源配置,引导积极就业观,以期破解内卷困境,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充分就业。

  • 在重大事件背景下的青年友善精神分析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广东青年研究》

    摘要: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重大事件往往亟待友善精神支撑。汶川地震、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接连出现,青年群体的友善精神得到充分释放,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广大青年积极践行友善精神。但也有部分青年出现非理性、非科学、功利性“假友善”,原因在于家庭教育不到位、社会引导不到位、国家保障不到位。为此,家庭、社会和国家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培育和提升青年的友善精神。

  • “隐贫”青年的“脱贫”对策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的视域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广东青年研究》

    摘要:在消费主义浪潮的裹挟下,越来越多身处社会转型期的青年步入“隐贫”青年行列。由于个体的“非正向”努力、社会的“消极性”影响和国家的“尚欠缺”引领,“隐贫”青年群体在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等方面呈现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偏差的现象。为此,国家需发挥保障性作用,出台青年政策;社会需发挥导向性作用,形成多元帮扶并介入社会合力;家庭需发挥基础性作用,塑造新时代优良家风家训氛围;青年需发挥主体性作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元宇宙影响认同的内在机理、潜在风险及破解之道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7-10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选代发展,作为目前移动互联网高阶版本的元字宙的登场使人们的生存理念、生活方式、生命意义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特别是对价值观认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元字宙借助“全维沉浸性”建构价值观教育环境,依托“全域融通性”拓展价值观传播视域,凭靠“全真链接性”增强价值观认同黏性,赋予 Web3.0时代下的人们以全新的数字化生存体验。然而,在元宇宙以新技术、新理念、新思路赋能价值观认同的同时,也引发了价值观认同的潜在风险。其中,因其存在易生成“过滤气泡”造成“信息倦怠”折叠“公共理性”、形成“技术依赖”等问题,故使得价值观认同的思维定势被强化、价值观认同的理性生成被阻带、价值观认同的主流空间被压缩、价值观认同的主体被异化。元字宙引发了价值观认同的潜在困局,愈加警示人们在享受数字技术便利的同时要注意不被技术反制同化,以社会价值秩序变革引领被坍缩的现实空间。因此,亟需通过优化主体协同治理以铸塑健康价值生态、破除资本商业逻辑以导引主流价值回归、深嵌技术伦理要素以修正价值固有偏见、防范异质思潮冲击以遏制不良价值弥散来加以应对,实现元字宙技术进步与价值观高阶认同的耦合共进,以价值自觉实现人类数字新文明的理念认同与精神勾连。

  • 科学社会主义主张论析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04-30 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摘要: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这一重要范畴的提出,是科学社会主义史上的一大重要创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具体地说,以人民主体为根本价值立场,基本价值观主张在经济领域表现为追求解放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领域体现为实现人民民主和为正义而斗争,在文化领域体现为主张科学的意识形态引领和实现“真正人的道德”,在社会领域体现为实现公平正义和消灭三大差别,在生态领域体现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合乎规律地改造自然,在国际领域体现为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实现真正的世界和平。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深刻诠释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历史和现实效应,为中国革命与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价值指引。

  • 立根铸魂:基于主题性创作的大众美育

    分类: 哲学 >> 美学 提交时间: 2024-08-29 合作期刊: 《当代美术家》

    摘要:基于文艺主题性创作的大众美育是以现代媒介形式为依托,由主创群体引导开展或大众自发开展的主题性美育范式。本文以大众美育语境下的主题性创作为切入点,聚焦主题性创作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以及当下大众美育形式的创新与拓展两个层面的问题,尝试为基于主题性创作的大众美育工作带来借鉴和思考,以优秀主题性创作的作品结合线上线下多样的美育传播形式,综合化创新输送积极价值导向,从而为时代画像,铸造灵魂。

  • 以共同为范式深度解读《世界人权宣言》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人权》

    摘要:对《世界人权宣言》进行政理、法理和哲理解读,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弘扬宣言精神、凝聚人权共识、推进人权实践的基础性工作,而要对《宣言》做出顺应时代潮流、回答世界之问的学理化体系化解读,就必须寻找新的研究范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就是最具解释力和穿透性的科学范式。本文以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为范式,就《世界人权宣言》的人权观、人权价值基础、人权原则性(契约性)共识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并就以共同价值观为灵魂的“三大全球倡议”对于推进全球人权治理现代化、开创人权文明新形态的深远意义进行了论述和前瞻。

  • 人类文明的精神性与中华文明精神性的当代体现——以马克思辩证文明观为基础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5-30 合作期刊: 《学术研究》

    摘要:人类文明表现为物质性和精神性两大方面。精神性文明蕴含着整个社会文明的未来指向和发展 理念。马克思的文明观是物质性和精神性两大方面的统一,既表现在物质劳动成果的物质性方面,也体现在 对资产阶级文明的批判和对人的自由与解放的追求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其 呈现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等价值观念,具有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冲突的新 特质,对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 “亚洲” ——东亚政治文化研究述评

    分类: 政治学 >> 中外政治制度 提交时间: 2024-04-19 合作期刊: 《中国政治学》

    摘要:东亚政治经济生态的多样性引起了学界对东亚政治文化即 “亚洲价值观” 的讨论。 儒学传统和自由主义传统在如何组织社会及协调国家和社会关系等核心问题上存在着系统性差异, 这是理解东亚政治文化独特性的关键所在。 亚洲晴雨表调查 (ABS) 和大规模全球调查项目 (WVS 等) 的发展, 使比较政治学者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调查数据, 能在更广阔的环境中考察东亚政治文化, 检验 “亚洲价值观论题”。 本文介绍了学界重视东亚政治文化的缘由, 回顾了过去十年东亚政治文化实证研究的核心文献, 详细梳理了上述研究在理论提炼、 核心概念界定、 变量操作化、 测量工具选择及计量模型设定等一系列研究议题上的分歧, 指出未来相关研究需特别关注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 新时代中国的国际秩序观

    分类: 政治学 >> 国际关系 提交时间: 2024-07-29 合作期刊: 《国际问题研究》

    摘要:新时代中国的国际秩序观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以及党中央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在“四大支柱”之上,以多边主义为思想基础,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法为法律依据,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为治理机制,以坚持文明多样性为价值观。当前,美国等国家对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现行国际秩序和国际法构成严峻挑战,维护多边主义国际秩序任重道远。展望未来,我们需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打造一个“升级版”的多边主义国际秩序。

  •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7-15 合作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柔性力量规制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引领,促进现代化社会转型,为公民提供共同遵守的价值规范,是内生于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并促进其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需要强化制度保障、思想引领和理论阐释,形成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准则,在国家、社会和公民层面形成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价值动力与活力源泉。

  • “双碳”目标下广西居民环保素质对绿色消费的影响研究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国民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中国商论》

    摘要:本文基于广西7个重点城市的实地调研数据,结合环保素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从居民的环保素质角度出发,通过环保价值观、环保责任感和环保问题感知三个变量与绿色消费建立影响机制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保价值观、环保责任感、环保问题感知分别对绿色消费具有正向的显著性影响作用,其中环保价值观对于绿色消费的影响相较其他变量更大。基于此,为进一步促进广西绿色消费发展,政府应积极引导居民强化绿色消费动因,实现绿色消费常规化;推动企业完善绿色消费产业链,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加快绿色消费体系建设,助力绿色转型发展。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应各尽其责,群策群力,推动广西居民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价值论视野中的政治哲学研究——发展中国政治哲学的几点思考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9-10 合作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因应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政治哲学研究勃然兴起,取得了很可骄人的成绩和重要的社会影响,成为哲学理论发展的一个理论生长点和亮丽风景线。在政治哲学研究中,存在着对政治哲学的定位、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政治哲学与唯物史观的关系等问题的争论。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政治实践中存在多种政治力量的博弈,政治决策涉及多种重要价值的比较和权衡,伦理价值或道德价值仅仅是其中的一种特殊价值,如以伦理学为政治哲学的规范基础,或以某种理想的“好政治”“好生活”来推论出政府行为“应如何”,这种研究范式势必难以解释和揭示政治生活的复杂性,也难以起到指导性作用。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政治哲学,需要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与价值、批判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结合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球治理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两方面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