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07
摘要: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恰似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数字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的飞速发展和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也引发了教育领域的一系列伦理困境。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越发凸显,教育公平性面临严峻挑战,而且数字技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存在潜在影响。技术至上的观念冲击着教育的本质,虚拟学习环境与真实人际交往的脱节致使教育中的人文关怀逐渐缺失。深入探讨并解决这些伦理困境,对确保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6 合作期刊: 《世界农业》
摘要:在数字乡村建设有序推进的背景下,明晰数字技术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影响,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依据晋冀两省1332份梨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以数字技术接入和数字技术三个维度功能使用(信息查询、信息交流及网络销售)为表征的数字技术使用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影响效应,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深入分析绿色认知在其中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①数字技术接入和数字技术功能使用均显著促进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且功能使用影响效应更大.②数字技术功能使用引致的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提升效应大小依次为网络销售>信息交流>信息查询.③机制分析表明,农户绿色认知在数字技术接入对其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影响中未发挥中介作用,而在数字技术功能使用对其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大小依次为信息查询>信息交流>网络销售.④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功能使用程度越深,对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提升效果越大.据此,建议扩大数字基础设施有效覆盖,全面提升农户数字技能;推动农户数字技术功能使用纵深发展;加强绿色农业生产宣传教育,提升农户绿色认知.
分类: 中共党史党建学 >> 中共党史党建学 提交时间: 2024-09-13 合作期刊: 《廉政文化研究》
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赋能党建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运用TOE理论模型分析数字党建的发展,其逻辑起点在于技术存在的“赋能”效应,逻辑进路在于数字革命带来的组织革新,逻辑旨归在于推动形成数字党建生态圈。数字党建作为数字技术与党的建设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在“内生需求”与“外部诱因”同向发力、“国际战略”与“国内政策”同频共振、“技术更迭”与“范式转换”同向牵引中应运而生的。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培育数字党建思维,强化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引导力;优化数字党建设施,铸就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培养数字党建人才,提升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组织力。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1-13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基于2009-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以企业数字技术创新为切入点,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在微观层面考察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就业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企业就业水平提升,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生产规模扩大效应、盈利能力提升效应及创新能力增强效应发挥对企业就业的促进作用。数字技术创新的就业促进效应在成长期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及低互联网发展水平地区企业更明显。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一些地区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行动者是县乡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干部、信息技术公司和农业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与营销人员,主要工作是引入数字技术和配置信息设备、建设数字平台和数据库,开展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服务和电子商务,而这些工作的主要展开空间是在县城和规模较大的乡镇。通过这种路径展开的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数字乡村建设悬浮,即没有同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有效结合起来。为了把数字乡村建设同“三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应当大力培训数字乡村建设行动主体,提高农民的数字知识水平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加强农业数字化建设,把数字治理和数字服务切实同农民的乡村生活有效结合起来,避免数字乡村建设仅由县乡干部在县城乡镇开展,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真正深入农业、农村和农民之中。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03 合作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构成了数字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节点和最新样态。随着以 ChatGPT和Sora等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升级选代与日常化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日趋成为推动人类公共性扩张和变革的关键要素。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本质上带有“反公共性”的逻辑,数字生产资料作为数字劳动的产物被数字平台所有者私人占有,其发展与公共性产生了严重抵牾,私人所有”的数字平台所炮制的“公共使用”的美丽骗局更是进一步蚕食了公共性。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前景下人类公共性的消解突出表现为公共性主体渐趋“自我中心化”公共性信息渐趋“同质茧房化”公共性领域渐趋“碎片分裂化”。基于此,揭露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公共性逻辑,重构数字生产关系,发展平台社会主义,呼唤数字技术公共性本质的价值回归,引导数字技术公共性放应的发挥,不失为重建人类公共性的现实通道。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提交时间: 2024-09-02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农户是参与社会公益的有生力量,数字技术的普及进一步激发了农户公益参与热情,但相关理论机制仍然是模糊的。利用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千村调查”数据进行论证可以发现,数字技术使用显著促进了农户参与公益活动。数字技术使用通过提高农户收入、促进农户社会互动和提升农户同理心水平推动农户参与公益活动,数字技术影响农户公益参与存在三重效应,即收入溢出效应、社会互动效应和同理心效应。村庄人力资本水平、村庄集体行动频率和村务信息透明度越高,数字技术使用对农户公益参与的促进作用越强。利用数字技术激发农民群体的公益潜力,提高广大农户对慈善公益的参与度,有利于汇聚更广泛的公益力量,支持我国社会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
分类: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基层人大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基底和服务群众的末梢终端,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主体与治理前沿。同时,数字技术作为网络民主活动的参与桥梁和网络群众路线的践行支撑,是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载体与治理工具。二者在理论上逻辑契合,在实践中系统嵌入,使数字技术赋能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可能。数字技术赋能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有着突出的实践优势,通过发扬“人民”底色使人民有更切实的民主参与,通过坚持实质民主使制度有更实际的民主效能,通过强调“全民、全域、全程”使过程有更完整的民主程序。但在数字技术赋能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现实实践中,尚存在引导政策与示范机制规范缺失、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良莠不齐、诉求统筹与智能分析难以落地等现实难点,需要通过设置引导政策与示范机制、建设数字设施与数字平台、补足应用数据统筹与算法预测等实施机制优化实践路径。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7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数字技术为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工具。本研究基于5省10 村的社会调研,从村庄内部的视角出发,呈现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技术嵌入乡村社会的整体图景,剖析数字技术形塑乡村社会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多重效应。研究发现,外源性的数字技术在嵌入乡村内部系统的过程中,以硬件和软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乡村发展的底层架构和技术基础,并在乡村多元场景中广泛运用,这构成数字乡村建设持续运行的整体图景。乡村内部各要素在与数字技术的互动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结构性变化,数字技术在不同层次和维度重塑乡村社会的基础秩序和社会生态,农民个体生活、乡村群体结构、乡村产业形态、乡村治理形式、乡村公共性等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重构。本研究认为,数字乡村的研究、政策与行动应该从技术变革、主体赋能和村庄本位的角度出发,在尊重村庄主体性和保持乡村性的基础上,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社会的调适与融合发展。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8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缩小与主要发达国家农业差距、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举措。数字技术是影响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变量。在微观要素层面,数字技术促使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能大幅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产业中观层面,数字技术促进了农业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及其内部的协作,不断催生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了农业深度转型升级:在宏观层面,数字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农业生产组织化以及农村产权制度完善,优化了农业生产关系,使其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然而,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存在农业基础数据的采集、联通落后于数字技术应用需求,农户涉农数字技术采纳意愿不强,数字技术开发面临经济性困境,政策和改革工具与数字技术工具不匹配,以及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滞后迟滞数字技术应用等问题障碍:同时,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还存在数字斥农、平台企业不正当竞争、数据安全等风险隐患。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规避可能的风险隐患,急需优化相关制度和政策创设。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科学 提交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基于中国2006-2019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分别利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和熵值法测度城乡环境治理效率、数字技术发展综合指数,然后运用系统GMM和全面FGLS估计方法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城乡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2006-2019年中国省级城乡环境治理效率均值呈现出波动中下降趋势,城市呈现东中西梯度下降态势,乡村东部地区呈波动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06-2019年中国数字技术发展平均水平逐年递增,并呈现东中西地区梯度下降态势。计量检验显示:城乡环境治理效率均具有动态累积效应,数字技术有助于城乡环境治理效率提升,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经济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对外开放对城市和乡村环境治理效率提升均具有抑制作用,人口密度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乡村环境治理效率提升则具有抑制作用。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8-14
摘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缩小与主要发达国家农业差距、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举措。数字技术是影响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变量。在微观要素层面,数字技术促使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能大幅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产业中观层面,数字技术促进了农业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及其内部的协作,不断催生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了农业深度转型升级;在宏观层面,数字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农业生产组织化以及农村产权制度完善,优化了农业生产关系,使其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然而,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存在农业基础数据的采集、联通落后于数字技术应用需求,农户涉农数字技术采纳意愿不强,数字技术开发面临经济性困境,政策和改革工具与数字技术工具不匹配,以及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滞后迟滞数字技术应用等问题障碍;同时,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还存在数字斥农、平台企业不正当竞争、数据安全等风险隐患。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规避可能的风险隐患,急需优化相关制度和政策创设。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的微观数据,考察了信息化时代低收入农户数字技术接入及使用效果。结果表明:(1)低收入农户数字技术接入鸿沟依然存在,但是相较于其他传统资源,差距明显更小,并且在年轻群体中差距收缩明显。(2)跨越数字技术接入鸿沟后,数字技术加快了低收入农户调整要素配置,进而提高收入水平。其中,非农收入的正向累积作用使得数字技术的增收效果呈现持续加大的特征。(3)相比于普通农户,低收入农户获得的“数字红利”在规模上没有显著差距,但是禀赋差异导致其面对数字技术冲击进行了不同的要素配置选择,进而呈现出不同的收入增长路径。
分类: 公安学 >> 公安学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摘要:公安数字化组织变革是数字技术在公安业务流程与组织体系中的深度内嵌和要素融合。从数字技术自身特征和数字技术在组织内的运行流程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数字技术嵌入公安组织的理论框架,详细阐释了数字技术的嵌入层次与组织结构变革路径。以杭州数智公安组织变革演化路径为例,为公安机关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论表明:公安数字化组织变革是一种渐进的阶段式变革,技术与组织在特定政策、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完成“嵌入—适应”的流程循环。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各自为代表的三类数字技术分别完成了“边界拓展—职能整合—组织重构”的组织体系重塑,实现了公安组织数字化转型的要素融合。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23 合作期刊: 《行政管理改革》
摘要:为明确数字赋能对政府治理的影响机制,选取2015-2021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分析数字赋能对政府治理效能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数字赋能对政府治理效能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数字赋能可以通过改善数字基础设施、扩大数字发展群体、改进数字政务服务三种渠道推动政府治理效能的提升;数字赋能对东部地区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中部与西部。基于以上结论,从数字赋能的角度提出推动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的政策建议。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廉政文化研究》
摘要: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深集成性等特点,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中关于“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总要求具有内在契合性。苏州市纪委监委通过完善监督制度体系、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推动监督体系与数字技术结合融合,建设完成以管党治党履责平台、基层廉勤监督平台、监督治理协同平台为重点的“苏监云”数字化监督体系,实现监督工作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在新发展阶段,纪检监察机关需进一步加强理念支撑、技术创新和工作保障,深化数字技术驱动监督体系完善的实践路径。
分类: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8-09 合作期刊: 《理论探讨》
摘要:人民政协是加强数字民主建设和推动数字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载体,以数字技术赋能人民政协的履职工作,有益于优化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凝聚共识功能,提升人民政协的协商能力与治理水平。数字时代的民主实践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契合了全覆盖的民主价值,在保障政治参与和增强协商效能方面实现功能互补,数字公共领域的场域逻辑影响着数字民主运作方式,并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提出新要求。数字时代的人民政协将民主理念与目标嵌入协商治理过程,从委员履职便捷、协商机制完善、治理制度协同等三个方面健全协商治理机制。在新时代,以数字技术赋能人民政协协商治理,需要人民政协在民意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凝聚全过程共识,形成数据与知识的双轮驱动,促进面对面协商与网络协商机制的有机衔接。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11-11 合作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积分制是近年来乡村治理实践中涌现出的新型治理手段。数字化积分制是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发展大背景下积分制运用的最新形式。本文认为,积分制的实质是一种基于规范的干预,亦即治理主体可以通过调动社会规范和道德,借助居民决策中对内在价值动机的重视,促进居民选择具有正外部性的亲社会行为。设计得当的积分制,可以通过正外部性行为的增益,实现村庄治理效能的提升,助力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形成。本文通过梳理新古典经济学传统下决策和激励理论的新进展,构建一个积分制激励模型,对积分制及积分制实践中数字技术应用可能发挥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同时,借助地方数字化积分制的经验案例,展示了理论机制在现实中可能的表现形式和遭遇的挑战。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17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明确其关键着力点。过去10年,数字劳动通过变革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如生产技术、数据要素),有效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数字劳动通过推动关键生产技术的创新(如自动化、智能化),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动力。为了充分释放数字劳动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需要在科技研发、教育普及和法治建设等方面提供全面且有力的支持。这包括加强数字生产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对劳动者的数字技能培训,以及完善与数字劳动者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提交时间: 2024-10-09 合作期刊: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摘要:数字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有着深刻的运行机理,表现为数字技术赋能民主主体全方位覆盖,强化了民主运行的动力支持;数字技术赋能民主环节全链条运转,完善了民主运行的过程支撑;数字技术赋能民主场域全时空延展,构建了民主运行的环境支托。同时,数字时代也暴露出数字技术的滥用掣肘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实现、数字利维坦的宰制造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制约、数字鸿沟的形成阻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运转等潜在隐忧和风险。我们需要从政治、价值、技术、制度等多个层面加强数字赋能的正向作用,通过坚持党管数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克服技术中心主义倾向、深化数字创新发挥数字新基建赋能、形成算法规制防范和规避数字风险,以此促进和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