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9-29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意义]分析老年人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现状,掌握其热点主题及演化趋势,对满足和提高老年人健康信息需求与健康素养水平,推动老年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DTM模型对2016—2023年间新浪微博发文内容进行动态主题挖掘与分析,分别从主题演化、主题语义演化和主题信息熵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结论]“老年病症”“科技养老”“食疗保健”“心理健康”及“社会关怀”等方面主题演化显著,老年人对老年常见病、身体医疗养护、社会助老爱老关怀和衣食住行等健康信息类型关注颇多,用于满足需求和获取信息。“老年病症”“运动保健”“高危风险”及“医疗诈骗”等主题语义稳定。“运动保健”“起居安全”及“病毒传播”等信息熵趋势较为稳定,“医疗素养”“疫情管控”“文体旅游”及“饮食均衡”等信息熵呈现扩散趋势,“高危风险”“食疗保健”“经济陷阱”及“医疗诈骗”等信息熵呈现收敛趋势。
分类: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13
摘要: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技术关联度偏低、政策依赖度较高的特征,在演化发展过程中更容易因路径依赖而陷入低效锁定,为剖析其演化路径与机制,文章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结合实地调研与半结构访谈法,以扬州市江都区花木产业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剖析农业产业集群的路径形成、路径锁定与路径突破,总结产业集群动态演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市场需求是农业产业集群演化的重要动力,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可以看作是在“市场供需匹配”这一基本原则下做出的“需求反馈-供给调整-需求再反馈”的循环过程;2)制度支持是农业产业集群演化的基本保障,新路径的创建过程需要创新制度的供给加以呵护,旧路径的调整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来引导低效产业的退出和种植结构的转型;3)知识创新是农业产业集群演化的关键推力,无论是基于地缘关系的经验交流,还是更具创新水平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加多元的知识网络构建,都极大地推动了产业集群的自我强化发展。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比较文学 分类: 外国语言文学 >> 外国文学 提交时间: 2024-11-06
摘要:论文探讨了文学、历史认知叙事学与历史社会演化之间的一些关系,这不能说是我们对历史认知叙事学的基础展示,而是对相关问题和历史建构过程某些问题的澄清,这主要是从若干问题如文学的作用等角度进入的。尽管我们依旧有所保留,认为对于文学的作用与相关领域的能力不过高估,但是很难否认,文学与历史社会演化的纷繁复杂的关系,依旧是在一些既明显又潜在的维度中进行的,包括某些洞察与特殊的能力。论文也从新的视角对作者、读者与“虚构”问题做了新的理解。可以认为,文学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其与历史社会演化的独特关联,在这一点上,我们也认为,历史认知叙事学同样有其独特作用。我试图以历史认知叙事学为起点,构建一种适合中文专业研究者的比较文学研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提到的这个普通历史认知叙事学,是历史认知叙事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11-13 合作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我国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大学一直在进行赋能乡村建设的积极探索。从历史视角审视,我国大学参与乡村建设先后经历了从嵌入乡村社会网络的初始定位,到助力脱贫攻坚的角色转换,至引领乡村振兴的行动转向三个演化历程。自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调整大学区域布局和专业设置,世纪之交的通过人才培养、强调科研服务,到党的十九大以后,大学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大学服务乡村建设的功能表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角色定位和功能特征的发展演化是基于大学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破解乡村振兴与城镇化矛盾的现实逻辑、应对返贫威胁和共富挑战的实践逻辑、应用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大学和乡村作为国家治理中两个不同的场域,有着乡村社会共同富裕的同一发展目标,大学特别是涉农院校应从科技、人才、技术、组织、保障五个方面提升赋能本领,充分发挥其处于社会资本网络中关键节点位置的显著优势,有效赋能乡村建设,加快乡村社会共同富裕的进程,同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2002—2021年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障碍因子诊断模型与Dagum基尼系数,实证分析主产区粮食生产减污降碳综合效益及其时空演化。结果表明:2002—2021年粮食主产区综合效益指数由0.388提高至0.878,整体为上升态势;主产区综合效益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核心障碍因素存在由粮食产出效率与粮食产出水平向粮食生产投入集约化水平与粮食生产碳排放强度集中的转变过程;总体差异水平未出现进一步缓解的趋势,空间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样本期贡献率均值为56.89%,东西部间差异最大,东部、中部地区区域内的基尼系数水平也存在上升趋势,说明缓解区域内差异同样不容忽视。据此,建议切实提高资源投入集约化程度,统筹协调各区域综合效益均衡发展,建立绿色粮食生产体系,强化绿色低碳收益,进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09 合作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摘要:浙江省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建设作为增强旅游发展活力、提升农村收入的重要策略。文章以浙江长兴县水口乡的旅游产业集群为案例,深入探讨了产业集群治理模式的演进路径及其治理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经历了从自组织型到政府主导型,最终发展为多元协作型的转变。在这一演进过程中,集群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协商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决策协调机制四种类型。在自组织型模式阶段,由行业协会负责决策和协调工作,这一阶段的治理机制尚未成熟,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随着治理模式向政府主导型转变,政府成为决策的主导者,行业协会则提供协助。在这一阶段,政府推动了协商机制、约束机制和决策协调机制的变革,但激励机制的发展仍显不足。进入多元协作治理模式阶段,不仅引入了激励机制,还对协商机制、约束机制和决策协调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完善和优化。研究结果强调了在不同发展阶段灵活调整治理策略的重要性,以确保治理机制与集群发展需求相匹配,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典文献学 提交时间: 2024-11-05 合作期刊: 《东南学术》
摘要:学界若细读晚近七十年学案,迟早会惊诧将“古籍版本学”与“今典版本学”分开的那条边界,当在“著者在场与否”。这就导致并非因“著者在场”,而是因旧法印刷术所造成的“讹、衍、缺、脱”,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古籍版本学之“善本”“残本”概念,若无差别地套在今典版本学头上,则难免不适用或不够用。对钱著版本演化的深层追究业已表明:无论是著者1978年对旧文《中国诗与中国画》的修订,还是1994年《管锥编》卷五对原本四卷的增订,抑或2002年三联版《宋诗选注》刻意将此书做成“拟残本”诸现象,皆溢出了传统版本学所熟睹的“平面、墨迹、目测”之特征;相反,因“著者在场”而酿成的钱著版本演化,在深层次呈现了“立体、心因、透视”新特征,且以“心因”为内驱性机制。简言之,若曰钱锺书对《中国诗与中国画》的1978年修订,以及对《管锥编》四卷的1994年增订,是想将这两种今典做成“善本”,以“给自己一个学术史鉴定”,即“自鉴”;那么,他对《宋诗选注》2002年三联版的最后定夺,则是旨在“给学术史一个警醒”,即“版本记愧”。于是,《宋诗选注》以“拟残本”传世,也就形同于著者为了让晚辈铭记那段学术史“羞辱”。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5-22 合作期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以国家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工程的演化变迁历程为纵向案例,基于技术与制度关系理论研究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和提升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刻变革不是传统线性思维下技术或制度的单向决定论,而是在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中推进我国交通运输治理能力现代化。即决策者能够基于已有的制度、组织、规则、经验及认知来建构技术发展的路径,而技术也使得制度的变迁成为可能,二者相互影响,互为选择。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治理能力,既要发挥技术对组织调整和制度变革的潜力,又要强化制度对技术发展的选择、规范和引导作用,从而,在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中加快交通强国建设步伐。
分类: 生态学 >> 生态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生态经济》
摘要: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目标对我国环境效率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考量,选取2004—2018年城市层面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基于EBM-DEA模型测度中国环境经济效率,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对其演化特征进行考察,进而构建空间Tobit模型检验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中国环境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整体水平尚有待提升,同时城市间与区域间环境效率差距渐趋缩小;空间维度上,中国环境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呈“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并存的聚敛态势,具有典型的空间“锁定”特征;环境规制、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与环境效率显著正相关,而城市化推进和外商投资等则与之显著负相关,且环境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文章提出建立跨区域的联防联控机制和多维度的环境治理体系。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7-26 合作期刊: 《经济地理》
摘要:基于2005—2019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经济规模与碳排放协同引入低碳经济协同效率测度中,刻画中国市域低碳经济协同效率水平及区域差异,采用核密度估计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低碳经济协同效率的动态演化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低碳经济协同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和“东强、中次、西弱”分布格局。②低碳经济协同效率呈现多极分化趋势,多数城市的低碳经济协同效率水平有所提升,但各地区间低碳经济协同效率绝对差异增加。③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是低碳经济协同效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文章最后从加强顶层设计、树立“区域标杆”“精准施策”以及加强区域合作方面提出了提升低碳经济协同效率的政策建议。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4-22 合作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摘要:如何避免陷入域内过度竞争窘境、推进实质性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中国管理学界为典型案例开展过程研究,从多方主体间主动或受动的促进与制约关系出发,构建一个体现时空多维性、复杂性的学术生态系统模型,从“关系—过程论”角度剖析学术域内过度竞争的成因及解决之道。基于中国管理学界历时性演化的过程分析显示,学术生态系统具有产生自发秩序的自组织特性,正、负关系交织使得整个系统能够在当下借助负反馈机制实现稳定性,而未来又可通过前置要素由隐而显的复现过程克服潜存的锁定而实现螺旋式发展。将深蕴整体观、动态观和辩证观的中国传统过程哲学思维用于阐释学术域内过度竞争产生与消解的过程及态势,揭示系统在要素互动中产生内在动力的过程机制,可以为复杂动态现象研究注入中国智慧,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云南省宾川县S村调查数据,构建农民合作社和村“两委”协同参与乡村治理的博弈模型,探寻乡村社会在外生权威缺乏、内生权威式微的情境下乡村治理参与主体的博弈策略及稳定性问题,并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参与成本、协同收益是影响合作社和村“两委”采取协同治理策略的关键因素,低参与成本和高协同收益有助于维系两者的协同关系;在乡村治理场域中,合作社与村“两委”的利益诉求因公共事务不同既有一致也有分歧,而目标一致性是博弈主体合作关系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根本推力;构建利益和价值双重协同的“村社共治”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路径之一。据此,建议设定合作社与村“两委”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提高合作社与村“两委”的协同治理积极性;完善多主体协同“激励相容”机制,提高治理主体在乡村治理场域中的利益契合度与目标一致性;建立“村社共治”治理机制,形成乡村治理多主体协同共治局面。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18 合作期刊: 《商展经济》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本文在考虑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更好地被满足以刺激市场需求及政府在供应链数字化决策行为中的作用下,构建供应商、制造商协同实施数字化转型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双方的演化行为和均衡策略,并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数字化产品的偏好程度、转型成本、“搭便车”收益、协同收益及政府奖惩力度对博弈双方的策略演化结果均具有显著影响,并依此为促进制造业供应链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决策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分类: 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回顾信息概念的研究和探索历程,信息最著名的概念经历了从最初的熵和负熵的理论到之后的差异说、形式说和状态说,从类反映说到意义和符号,再到计算信息和量子信息的学说,等等。虽然在这些理论中可以不同程度地看到客观信息的影子,但是只有中国信息哲学中的“间接存在”概念将客观信息世界予以了最清晰的揭示。早在40多年前,中国信息哲学就指出:“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后来,中国信息哲学又根据自己提出的信息形态分类理论,把“认识和实践主体对信息的主观把握和创造”也明确地纳入到关于信息本盾的扩展性规定之中。近年来,中国信息哲学的最新发展把存在、非存在,演化和时间,物质、信息和意识等纳入了信息哲学研究的统一框架,进而增加了对信息本质探讨的“物质世界与非存在世界的指向者"的新维度。由于在存在论层面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中国信息哲学提出的间接存在论学说对人类哲学作出了全方位的独创贡献。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意义]针对情绪因素影响下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及政府的应对策略,构建网民、网络媒体和政府的三方博弈模型并仿真分析其演化趋势。[方法/过程]引入等级期望效用理论渊RDEU冤,建立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情绪因素对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以及三方在不同情绪状态影响下的舆情发展趋势,并分析情绪状态对主体决策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情绪会影响主体的行为决策,主体不同的情绪类型和情绪强度会导致网络舆情不同的演化趋势。三方无情绪,或网民和网络媒体持乐观情绪、政府持悲观情绪的状态,更有利于网络舆情向理性演化的方向发展。另外,相较于网民和网络媒体,政府的情绪状态对于舆情演化博弈结果的影响更大;当政府处于悲观情绪时,政府会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监管治理网络舆情的举措。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传播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6-12
摘要: 数字时代,传播媒介从“离身”到“具身”,媒介与人的身体深度融合,形成媒介与人互构共生的新样态;传播范式从“单向”到“交互”,信息传播平台汇聚价值取向趋同的受众群体,不断塑造社交关系;内容生产从“人工”到“智能”,人机共生体成为信息内容生产的主体,内容定制化实现了信息与用户需求的高度匹配。在数字传播新生态中,数字技术加速数字舆情刺激源的发酵,并推动数字舆情背景的深度挖掘和数字舆论场向现实社会场的转向,信息庞杂的数字媒介在填补公众信息“需求缺口”时容易引发舆情次生灾害。引导数字舆情理性发展,应优化数字舆情算法推荐,尤其要平衡算法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责任伦理嵌入算法设计与应用,并健全算法推荐监管机制;应打通数字舆情对话通道,尤其要抓准回应的最佳时机,建立多主体沟通交流模式,构建多样化沟通交流渠道,并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应把握数字舆情核心关切,尤其要积极解决现实问题,体察社会情绪热度,着力优化相关制度。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摘要:在批判与继承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拜物教思想的创新具有内生性的特点,包含了抽象分析与具体研究紧密结合、形式探讨与本源揭示彼此呼应、提出和分析问题直至达成解决方案的有机统一。马克思突破了法学、历史、哲学和宗教等研究范式的束缚,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拜物教的思考由不成熟渐渐走向成熟,由表象层面逐步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与核心,由零散化碎片式研讨直至形成系统性理论构建的全过程,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独特品质。马克思拜物教思想发展和演化的内生驱动,根源于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转向,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未来社会主义模式的动态性、多样式与差异化,对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分类: 农林经济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1-01 合作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两阶段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企业、农户、地方政府、土地合作社四个主体在绿色农业技术采用背景下的行为选择和收益变化,并开展数值仿真与演化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合作社的成立通过提升利益主体收益、形成三方共生局面,促进绿色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采用,并使得演化稳定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情景的概率增加;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成本、收入提升程度对土地合作社行为选择的影响更大;企业展现出较为稳定的参与意愿,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对初始投入、政绩与声誉提升程度、上级政府惩罚力度等三个因素更为敏感。据此,建议企业大力开展创新研发工作以提升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土地合作社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同时成立公关部门,增强自身的议价与谈判能力;地方政府引导土地合作社、企业在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下自主开展市场交易,减少不必要的监管成本。
分类: 教育学 >> 高等教育学 提交时间: 2024-09-24 合作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
摘要:数字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持续应用重构了高校创业生态系统。为了剖析高校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创新演化机制,以浙江大学科技园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开展质性分析,总结出高校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创新演化的本质是固有系统根据环境变化需要持续追求数字化能力并动态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研究表明:一是系统内的各类创业活动受到固有系统、平台发展战略、数字化基础能力、数字化应用能力、数字化发展能力5 个维度的影响;二是系统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基础、共生、赋能、实现4 个阶段,各阶段之间互相影响;三是数字化发展能力是高校创业生态系统数字化改革的最高阶能力,具备明显的自适应和预实践特征。当平台运行战略和数字化基础能力共生融合时,会持续追求数字化应用赋能,来确保系统和模式能及时升级迭代。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25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只有少数学者开展了关于非遗档案信息与知识 传播的研究。我国非遗档案工作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表明,当前我国正处于非遗档 案研究的关键时期,并且当前我国对非遗档案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 熟,而口述档案的研究以及数字化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从国家政策层面和社 会共识层面共同探讨非遗档案工作主题演化的影响因素,提出推动我国非遗记忆的 社会认知普及,加强对我国非遗的有效保护,促进非遗的精准传播,确保我国非遗的 生命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