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艺律运周 日新其业——“画学”文脉及当代研究价值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5-17 合作期刊: 《美术观察》

    摘要:本文从两条线索梳理“画学”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出现、发展及演变的主要脉络,兼及讨论“中国画学”与“画学”之间的不同意指和研究范畴。结合近年来艺术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和问题,提示出“画学”研究在当代重要的学术价值、主要任务和阐释运用等相关问题。

  • 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的意蕴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0-11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开启、推动和引领中国改革事业的进程中所凝练出的一系列深邃而独特的改革话语,绝非简单的实践映射或经验归纳,而是对改革 实践内在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改革理论核心逻辑的精准表达,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意蕴。展开来讲,这种意蕴内在地包含于改革的整体进程、内在规律、基本原 则和目标指向之中,外在地表现为求真务实、人民中心、平等追求、正义法治、敢闯敢试以及核心权威等突出特征。当前,深入剖析并准确解读这些改革话语,不仅有助于增强改革话语的科学性与合法性,强化其解释力与影响力,也有助于洞 悉改革的本质规律与正确方向,从而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 档案展览中的空间叙事探究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19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以空间为核心的叙事方法对于解读展示档案文化、提升档案资源阐释力具有深刻意义。文章在界定概念内 容、理解运用方法的基础上,剖析空间叙事在强化档案资源与空间联系、优化档案资源的阐释形式、发挥档案资源支撑 功能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而提出运用空间叙事方法的推进策略,以期为档案展览设计提供智力支持。

  • 论红色档案记忆再生产的意义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19 合作期刊: 《档案与建设》

    摘要:意义阐释作为意义再生产的核心,与红色档案记忆再生产有着天然的逻辑关联,具有把红色档案记忆“重 新现实化”、积聚释放红色记忆能量、推动红色档案经典化的时代价值。文章从政治、历史、思想、教育与文化五个维度 分析红色档案记忆再生产中的意义阐释,并从抓准核心意义,合理规划布局;争取多维展现,增强阐释表现力;坚持持续 性阐释,巩固延长成效三个方面提出加强红色档案记忆再生产中意义阐释的实现路径。

  • 新时代高校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的叙事建构研究——基于浙江高校的调查分析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思想政治教育 提交时间: 2024-07-12 合作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摘要:做好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需要,是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与“化青年”的内在需要,是高校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以讲故事为核心的叙事学转向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将“叙事”引入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化阐释具有重要价值。通过调研目前高校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叙事现状发现,在“人”的维度教育主体的“青年参与”“多元素养”有待提升、“事”的维度教育内容的“叙事库建设”有待加强、“叙”的维度教育方式的“数字化”“场景化”有待丰富。优化高校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叙事,需通过叙事主体兼容“青年讲”,确保多元主体有效参与;叙事内容讲好“青年话”,确保贴近实际且外化于行;叙事方式凸显“青年味”,确保过程协同与场景革新加以实现。

  • 创意写作语境下“神思”范畴对小说构思的启示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10-12 合作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创意写作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经典文论范畴的借鉴,“范畴阐释”是打通这一路径的关键。“神思”作为刘勰《文心雕龙》创作论的首篇,对传统文学构思、文学想象影响甚大,藉以“范畴阐释”方法在“理解解释-应用”三重解释学维度上重新释读“神思”文本,探祈其创意构思价值,透视“神思”在小说创作中的构思心态、积学妙想和心物统一论的有益启示,进而为中国特色创意写作理论的成熟和壮大提供助推力量。

  • 中国学的兼性主体与话语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06-05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

    摘要:“兼”之语义内蕴阐释学意味:“兼持二禾”是阐释主体 (人手)与阐释对象 (二禾)的相遇,而 “兼”之持二禾、容三秋、倍驿程、济天下的语义递增则是阐释空间的扩展。华夏文明的兼性智慧构成中国阐释学主体及行为的文化基因及语义根柢,以 “兼”为词根,墨子标举 “兼士”“兼君”,庄子感言 “兼怀万物”,《尔雅》并列 “我”的14种兼称,《诗经》“嗟我怀人”兼怀“你”“我”。中国阐释学主体的 “兼”,包容穷达兼善的身份主体、三教兼宗的思想主体和四部兼备的知 识主体,较之西方现象学主体的 “间”更为宽裕广博。兼性主体创生兼性话语,汉语的语义兼训与语用兼类,指向汉语阐释的寓象、重言和随境,形成兼性话语的“诗”兼三训、 “文”兼三性和 “语”兼三言。关于 “兼”的语义训诂和知识考古,或可为中国阐释学主体及话语的概念标识提供可行性路径。

  • 新时期教育服务文明建设的机理

    分类: 教育学 >> 教育学原理 提交时间: 2024-10-30

    摘要:强国建设,教育何为?从参与文明建构层面解读教育,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的语境出场到“教育的文明”的具体生成,是在文明想象和文明实践中勾画教育强国为何、如何、何为的一种思想跃升,描绘着新形势下的文明图谱,体现着运用文明观念对文明征程的引领与深化。以教育的融创性奠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以教育的人民立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教育的道德力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教育的现代性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以教育的日常性深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教育在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契合中逐步拓展着新的意义空间。

  • «草堂诗余»在明代的改编重刊与词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5-23 合作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要:明代中后期有一股改编重刊《草堂诗余》的浓厚风气,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它从歌词作品集向文学作品集的转变,还藉此形塑了一个分类、储存、加工古今词作的知识空间。围绕《草堂诗余》的改编重刊,明代中后期形成了采用不同策略(或分类,或分调)的词学阐释群体,他们通过选词、考调、校勘、笺注、评点等方式,构筑了一个个不同的集词选、词谱、词评于一体的唐宋词阐释系统,对文本施加或预设其特有的阐释意图,或溯源诗乐传统以尊体,或揭示言情特质以别体。《草堂诗余》在明代的改编重刊不但为唐宋词在明代的传播作了突出贡献,而且也为词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打下了一定基础。 

  • 民俗文化事象的文献记录、事实表述与

    分类: 民族学 >> 民族学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11-06

    摘要:鼓藏节活动举行时间的记录有着多样化的表述,对其中最盛大的一种、有“每13年”“每12年一次”两种似乎相互矛盾的表述,哪一个更准确?梳理既有的表述并进行事实考辩可以发现,鼓藏节尽管各支系、宗族、村落在具体的仪式程式上各有不同,但“最盛大的一种”在“事实”上却有着基本一致的内核。若从苗族文化传统出发“每13年”是符合“习惯”的“表述”;而“每12年一次”的表述则更符合现代大众的理解。简言之,在鼓藏节时间举行频次表述的“古今”之中,既有民族间文化交往交流与交融的事实,也有科学与人文、时代与社会、知识与认知在文化表述上的交汇。而这其中“知识”的融通,恰恰是民俗文化事项研究阐释及其古今之辨中我们应当立足的原点。

  • 《资本论》的:方法论原则与未来空间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交时间: 2024-10-21 合作期刊: 《学术界》

    摘要:《资本论》作为“对当代世界发展具有典范意义的优秀作品”而持续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并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资本论》的阐释工作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题中之义,还是一项事关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资本论》的阐释不仅要在“用眼—用脑—用心”的框架中系统梳理“作者—作品—世界”的逻辑与关系,还要正确运用“前结构”“语言”“间距”和“理解的循环”等条件来开展。总体而言,《资本论》的阐释既要遵循诠释学的一般原则,还要沿着马克思的“理论道路”展开具体阐释工作。在坚守唯物主义立场、善用辩证方法的过程中,恪守现实性、历史性、社会性、人民性和批判性等原则,以积极探求马克思的“原意”、分析《资本论》文本的“原义”。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资本论》的阐释依然要以面向现实问题、面向经典文本的自觉积极推动《资本论》与现实的“对话”,充分呈现文本与思想、历史与未来、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以激活《资本论》的“生命力”。

  • 《泉》之后:再论“何谓艺术”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分类: 艺术学 >> 美术与书法 提交时间: 2024-07-05

    摘要:20世纪初, 杜尚的《泉》引发了现代艺术史上关于“何谓艺术?”的争论性事件,它导致艺术的形式结构和传统美学观念之间遭遇前所未有的分离。本文围绕艺术的核心概念,试图从艺术史与美学的角度深入探讨《泉》的创作观念、物质媒介、表现形式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进而阐明《泉》确立了现代艺术审美的视觉形式之叙事框架。 

  •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与弘扬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04-25 合作期刊: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是我们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指南,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与价值,为树立文化自信确立了价值坐标;科学阐明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与方法,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精辟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指明了方向。

  • 在文学实践中深化理解:从文学批评到文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提交时间: 2024-11-21

    摘要:以往学术界在谈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时多使用文学批评这个概念,而较少注意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逐渐形成了文学批评和文学阐释这两种分析方式。文学批评与文学阐释均重视对文学文本的评价及意义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二者在对象、目标和特征上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最典型的文学批评常常是以具体作品为中心进行的评价,但其范围却囊括了文学生产、流通、传播等诸多领域,而文学阐释则始终围绕作者之原意、作品之本义、读者之理解三个维度;文学批评涉及对文学活动、文学现象的分析、评价,但最具典型性的文学批评常常以批评家富于洞察力的文字揭示出作品的深刻含义,而文学阐释聚焦于作家的思想、作品的观念及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与接受,是一种较为纯粹的理性活动过程;文学批评包含丰富的情感体验、起伏的情绪波动以及个性气质的彰显,而文学阐释则理性色彩鲜明、目标聚焦精准、行文严肃认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有时会综合运用文学批评与文学阐释,为深化中国当代文学的认识深度,拓展文学研究的广度,提供了新的努力方向。

  • 法学如何情感:一种知识论的反思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9-30 合作期刊: 《法学家》

    摘要:在法学的知识系谱中,“情感”的形象总体上是纷乱、孱弱且消极的。但这样的形象并非从来便是如此。广义的“法学”对情感的阐释是长时段、多向度的。在前学科化时期,早期的立法者和哲学家从理念和经验上为法学的情感阐释传统提供了支撑。在学科化时期,出于自治知识系统建构的需要,法学家更强调法律理性对情感的规范评价,以及理性化的情感知识对法律教义的同化。在后学科化时期,法学在理性认知的既定图式之外,以延展性的“内一外”广角,在更开阔的知识场域中寻求情感阐释的主体动能及回应进路。对于法学的体系构造和功能发展而言,情感阐释不仅有丰富的规范和实践认知价值,而且还有隐而未发、至关紧要的知识论涵义。只有将理性与情感的对垒消解,以一种新知识论的整体均衡观为指引,法学方才有望合乎优雅的审美,由刚硬的命令之学转向表彰优美心灵的人性之学。

  • 青年卢卡奇是人本主义者吗?——基于《历史与阶级意识》文本的再解读

    分类: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提交时间: 2024-06-29

    摘要:20世纪20年代初的青年卢卡奇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似乎早已是学界定论,可同时,学界却对“何为人本主义”界定不清。人本主义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的范畴,具有理论出发点、手段、目的三大理论构件。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青年卢卡奇与人本主义的关系具有二律背反性:一方面,其关于无产阶级的论述无意识地具备人本主义特点;另一方面,其又自觉地对人本主义哲学和美学进行了批判,故不能简单称其为“人本主义者”。解读青年卢卡奇与人本主义之关系,需要遵循“解”、“诠”、“阐”并重的阐释学原则,其中尤其要注重阐发卢卡奇批判人本主义的一面。在对费尔巴哈和席勒、谢林的批判中,卢卡奇抨击了人本主义在理论出发点和手段上的错误,但他没能在目的观上区分人本主义审美理想与马克思主义审美理想。

  • 人工智能中的“解释”:来自社会科学的洞见(上)

    分类: 社会学 >> 社会学 提交时间: 2024-05-06 合作期刊: 《数字人文研究》

    摘要:随着研究人员和从业者寻求为其算法提供更多透明度,可解释人工智能(Explain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有一场新近的复苏。这项研究的大部分聚焦于向人类观察者明确地解释决策或行动。观察人类如何相互解释可以作为人工智能解释的一个有用起点,这应该没有争议。诚然,公正地说,大多数关于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工作仅利用研究人员对什么构成“好”解释的直觉。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领域存在大量关于人们如何定义、生成、选择、评估和呈现解释的有价值的研究,这些研究认为人们在解释过程中运用了某些认知偏见和社会期望。文章认为,可解释人工智能领域可以建立在这些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并回顾了研究这些主题的哲学、认知心理学/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论文,由此获取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并讨论了如何将这些发现融入可解释人工智能的相关工作中。

  •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内在精神契合性研究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提交时间: 2024-10-31 合作期刊: 《文化软实力》

    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融通是时代大课题,深入研究二者交会渊源、内在联系,才能厘清中国当代主流思想形成的核心与脉络,从而为建立起一套完整自洽的中国道路叙事理论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以比较中西阐释哲学中的"比较文化语义环境"阐释方法论,分析出中西主流文化核心基因差异在于"一多不分"与"一多二元"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西各自文化语义环境当中呈现出的基因样态,从而揭示二者在世界观、认知论、思维观、社会观、人生价值观等内在精神方面的契合点,进而说明二者得以历史交汇的缘由,并分析了被误读为对立的若干观点,进一步阐明二者的确存在内在精神的契合性,而且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接"和融通已经是完成之现实,并已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成果所证明。

  • 通过司法裁判的公共政策塑造: 理论逻辑与实践方法

    分类: 法学 >> 法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7-05 合作期刊: 《法制与社会发展》

    摘要:在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法治实践背景下,聚焦个案纠纷解决的传统范式已不足以展示司法裁判功能的全貌。基于效果最佳化的需要,司法裁判还承载着塑造公共政策的独特功能。从可能性来看,司法裁判塑造公共政策功能的发挥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是否得到满足,即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性、辐射社会大众的权威性以及引导社会大众的规范性。司法裁判的功能扩张并非盲目的,而是基于对司法与社会交互背景下被动因素和能动因素的综合考量。为防止操作不当引发正义失衡和越法裁判的消极后果,需从方法上作出相应建构,以此对法官形成正确引导和合理约束。基于过程论视角分析,司法裁判塑造公共政策的方法由公共政策预测、公共政策选择和公共政策合法化三阶要素构成。

  • 文明比较与中华思想的逻辑特性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6-04 合作期刊: 《文化软实力》

    摘要:中西文明比较研究应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原则。统一性是进行跨文化、跨民族、跨区域观察与研究的首要前提与基础。中西古典阐释学比较研究,是中西文明比较研究的新领域。中西双方思维形式不同,各有所长。荀子在中国古代知识领域发挥的作用,与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发挥的作用相当。中华思想始终保持了发达的辩证逻辑形式,天道是中国哲学的第一命题。中华逻辑范畴依照“言—象—意”的结构运转,形成了包含本体母题、范畴谱系、论证方式在内的完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