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学 >> 美学 分类: 中国语言文学 >> 文艺学 分类: 艺术学 >> 艺术学理论 提交时间: 2024-10-15
摘要:当代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学科建构关系一直是悬而未决的话题,部分学者从西语词根意义上将环境解读为物质围绕物而将生态解释为系统关系,这是将词根分析扩大为词源语境解释的谬误,忽视两者均具有对象、关系的二重性。此二重性在劳特利、罗尔斯顿、奈斯的哲学中得以展开,并延伸至环境史、环境艺术、环境社会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生态对象化、环境关系化现象体现了两个概念向统一原初意涵的复归。面向传统过程中,生态美学与实践美学形成交锋。论战双方以“自然人化”“自然的自然化”展开论争,均认定对方理论是二元化的机械认识论余绪,但双方实则都在使用这样一种自己所批驳的机械路径来解读对方,使得这场对话充满固执与悖谬,忽视了两者兼具的统一视域。而环境美学对待传统更加温和,重视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虽受物质实体性误读但仍无法掩盖其开放性特征。在统合意义上,环境美学、生态美学、实践美学、气氛美学、身体美学都在言说人在时空世界的现实性审美关系。那种活生生的存在境域以其交互、共在、间性、系统的丰富属性要求我们建构生态环境美学,并向多维视角开放。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7-09
摘要:元宇宙赋能文旅新业态是在文化旅游领域应用元宇宙技术形成具备数智驱动、虚实互促、人机协同特征的文旅业态。结合技术-组织-环境框架,元宇宙重塑文旅产业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推动了文旅新业态的形成,通过元宇宙场景落地促进文旅产业组织变革是元宇宙赋能文旅新业态的具象表现,外部环境系统性可供是元宇宙赋能文旅新业态的外部支撑。根据底层技术演进和虚拟现实交互程度,元宇宙赋能文旅新业态的路径包括由实入虚、以虚助实和虚实共生三个迭代演进的阶段。跨越现实与虚拟之间的鸿沟,形成虚实共生的生态系统是元宇宙赋能文旅新业态的未来图景。这就需要持续推动元宇宙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并解决技术共生难题,优化文旅企业组织结构以促进技术供给与组织互动的耦合,协同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多元主体营造良好的外部支撑环境。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7-09
摘要:系统梳理丰富的海洋文化、全面展示海洋文明价值,以国家文化公园为空间载体推动中国海洋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传承海洋文明传统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优秀海洋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推动中国海洋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构成了海洋国家文化公园创建的时代背景与意义所在。创建海洋国家文化公园,本质上是围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使命,对中国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建构。海洋国家文化公园具有国家性、民族性和在地化的基本属性,拥有多层次的空间结构、陆海统筹的空间特征和多类型的文化系统,既内置了现代国家主权属性和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又体现了公园的空间形态与特征。海洋国家文化公园创建的关键在于提炼展示中华海洋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动中国海洋文化的保护传承。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7-09
摘要: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保护既是大运河文化带空间生产的内容,又直接推动着空间本身的生产。历时性的空间生产最终导致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遗空间分异格局的形成。当前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遗整体分散、局部群簇的分布特征,正是非遗空间生产的累积结果和直观反映。通过对不同时期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遗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非遗由多中心分散到向运河两端集中分布演变的时空分异规律。应立足大运河文化带历时性的空间生产逻辑,从建构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空间生产场域、塑造传统技艺类非遗文化空间的社会共识、凝结传统技艺类非遗的文化意识系统等方面探讨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保护。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分类: 历史学 >> 博物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9
摘要:博物馆文旅融合是博物馆文化和旅游资源要素在共同价值驱动下通过互动关系建构实现的内容与形式的双向交融。受文化和旅游在博物馆长期脱嵌和博物馆文化与旅游属性强弱差异的影响,博物馆文旅融合存在着文化和旅游融合与互斥并蒂、博物馆与观众目标和实践迥异、观众参观体验心理和行为异质三重张力。结合博物馆的功能属性和文旅融合中的内在张力,文章从谋划文旅融合的顶层设计、推动文旅资源向文旅融合产品转化、做好文旅融合项目的阐释解读、丰富观众对文旅融合项目的参与体验等方面优化博物馆文旅融合的路径,以期破解文旅融合的现实困境。
分类: 文化学 >> 文化学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7-09
摘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生态补偿是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生态保护行为进行的利益补偿,旨在维护黄河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可持续,协调文化生态保护和治理中的利益主体关系,建好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明确文化生态补偿目标,由补偿主体按照合理的补偿标准,以特定补偿方式向补偿对象进行文化生态保护补偿构成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生态补偿的基本逻辑,循此设计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生态补偿的结构,形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生态补偿的实施路径:建立文化生态补偿组织管理体系、根据文化生态位确定补偿尺度范围、完善文化生态补偿的规章制度、构建长效监督和效益评价机制。
分类: 哲学 >> 伦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9
摘要:20世纪80年代,真理问题讨论中兴起了价值论话题,由此引申出当代中国独具特色的价值哲学。中国价值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为基础,坚持严密的关系性论证、主客体划分,形成诸多具有人本色彩的价值理论。在面对环境的价值哲学问题时,这批学者很难摆脱事实、价值二元论与意义单向化问题,但仍然留下基础方法论遗产。中西强调生态整体主义的环境哲学不满足于承认其他物种的内在价值,而仅将其作为系统价值的次级焦点,进而避免在人之外建立“新人类”价值哲学。但环境哲学仍然缺乏系统与人的双向价值关系论证。环形关系模式试图打破线性逻辑对客体向主体追溯的规定,从价值整体、人、价值整体三要素循环出发澄清生态系统本然具有的彻底关系性。在此价值关系中,人是系统面向自身多元回归的中介而非终点。人应当明确自身的中介地位,在生态系统伦理属性、感性属性相互奠基的基础上重新发现自身实践的系统面向。这是生态系统向自身的回归,因而是事实。这也是人对环境家园的维护和审美,因而是价值。事实与价值在此统一。
分类: 法学 >> 诉讼法学 提交时间: 2024-09-17 合作期刊: 《长白学刊》
摘要:当前,刑事审判“融智性”改革正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为传统刑事审判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引发问题、陷入困境。一方面,当前人工智能辅助裁判系统并未起到实质性的增效、减负、辅助功效;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辅助裁判系统面临基础数据选取与算法设计的合理性保障不足的难题,存在加剧诉讼结构失衡局面的可能,并对现行审级制度、司法责任制改革、庭审实质化改革等造成冲击;算法黑箱与应用机械僵化、价值判断缺失等技术瓶颈的缺陷也逐渐暴露。有鉴于此,应丰富基础数据来源,健全筛选机制,保障基础数据的海量与优质。在明晰人工智能应用“辅助”地位的基础上,合理划定其适用的案件范围与审级,重新审视黑箱问题,并明确应由法官承担错案的司法责任。此外,还应建立决策追溯以及人才培养等协同机制,多管齐下,共同推进刑事审判“融智性”改革的稳步发展。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目的/意义]全民健康是立国之本,当前中国农村地区老龄化形势严峻,且中老年人口的健康信息素养偏低。提高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信息素养,对个人健康和“健康中国”战略都具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运用扎根理论,从健康信息认知、健康信息获取、健康信息评价、健康信息利用和健康信息服务5个方面出发,对农村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偏低的原因进行探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农村中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较低的原因包括个人认知限制、客观条件限制和服务供给问题3个方面,具体包括排斥数字化、认知误区、身体条件限制、数字设备限制、相关服务质量不高、缺少相关服务,并据此提出“多措并举做好宣传教育,改善健康信息素养认知”“改善物质生活基础,提高健康信息素养水平”“构建健康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健康信息服务质量”3个对策。
分类: 信息资源管理 >> 档案学 提交时间: 2024-07-31 合作期刊: 《兰台世界》
摘要:为践行协同参与理念,延伸档案记忆空间,中国海洋大学架构了支持多元协同、多模态档案信息集成的参与式高校档案资源整合平台,开展了面向多元群体的海大记忆协同建构、触发实践。平台应用可助力广角海大记忆建构、实现学生群体档案参与权下沉、常态化档案记忆再生产多单位联动模式、推动协同参与工作理念从“自在”走向“自觉”,进而重塑新的档案职业认同。
分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提交时间: 2024-07-26
摘要:未来学习中心是教育部提出的一种面向未来的智慧学习空间建设思路。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任务,它不仅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全新教育模式,更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新形态。此文以中国海洋大学学习综合体建设实践为例,阐述其建设背景、设计方案、特色服务及建设成效,为高校图书馆学习中心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分类: 综合学科 >> 综合学科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16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文旅休闲消费是扩大内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21世纪以来,我国文旅休闲消费研究领域呈现出小步发展(2012年以前)、快速增长(2012—2015年)和高位波动(2016—2023年)三个阶段的研究脉络;主要涉及文旅休闲消费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文旅休闲消费与社会分层及认同建构,文旅休闲的消费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对文旅休闲消费的创新引领和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休闲消费的普惠性扩展五大关键议题。未来研究至少可从多尺度空间与区域协调发展、社会分层的消除与文化资本的均等化、数字技术驱动的文旅休闲消费变革与体验经济、共同富裕与文旅休闲消费的社会公平与普惠性等四条分析路径展开分析。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旅游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9-12 合作期刊: 《消费经济》
摘要:近年来,淄博等旅游资源相对薄弱的三五线城市因优质的旅游公共服务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从而迅速走红,旅游公共服务成为其重要旅游吸引物而形成新晋“网红城市”。为探寻旅游公共服务如何成为重要旅游吸引物以及如何效力网红城市的营造,采用大数据内容分析方法,选取抖音平台上以“淄博烧烤”为话题的用户评论作为数据来源,对涉及酒博旅游公共服务的评论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淄博旅游爆火出圈先后经历初步曝光、热度增长、稳定发展三个阶段,旅游文化服务是这类网红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吸引力的核心。在初步曝光阶段应优先建设旅游交通服务,在热度增长阶段应重点建设旅游娱乐服务、旅游行政服务和旅游安全服务,同时在各个阶段协调推进旅游基础设施服务、旅游公共环境服务、旅游信息服务和旅游便民服务。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指导,推动网红城市走向“长红”人民城市的稳定发展阶段,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行政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6-28 合作期刊: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摘要:制度化过程对于实现社会政策的有效性尤为关键。受到自上而下政治权威影响的试点项目是理解政策制度化过程的重要因素。论文借鉴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理论建构起“规制—模仿—规范”的整合性分析框架,以2016—2020年住房租赁政策的制度化过程为例,探究了财政激励型和工具创新型试点项目对政策制度化过程差异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财政激励型试点项目主要通过隐形压力与直接激励形成的规制性机制推动政策的时空扩散,地方政府在此情境中采纳试点政策的行为多是由制度供给所驱动;而工具创新型试点项目除了规制性机制的直接作用外,还通过模仿性机制增加地方政府所感知到的横向压力进而间接地推动政策的扩散;且在规范性机制的作用下,工具创新型试点项目使得地方政府政策采纳的驱动力从制度供给转变为制度需求。研究表明,试点项目能够通过推动政策的广泛扩散和激发地方政府的能动性来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度化进程,但不同类型的试点项目作用于制度化进程的程度和机制具有明显的差异。中央政府根据不断变化着的政策情境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试点项目并调整激励或授权的强度,这种灵活性正是中国政策试点制度的重要特征。
分类: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 提交时间: 2024-05-28 合作期刊: 《新闻与传播研究》
摘要:1983年出版的《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作为毛泽东首部新闻文献, 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百余年历程中一部“指导性著作”。既往研究侧重于阐发其内容文本蕴含的思想价值, 相当程度上忽略了著作 自身的历史。以 出版史视角考察其问世背景、编排考量和实际效应发现:《 文选》的 出版, 以改革开放后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路线为根本前提, 以毛泽东著作出版方向的拓展和新闻事业全面改革的需要为充要条件;编排考量强调“特殊的重要性、科学性、严肃性”, 彰显出从新从精从严的编排特色;最终产生了三个方面的实际影响, 不仅为系统学习研究毛泽东新闻思想和党的新闻工作传统提供了基础教材, 而且成为新闻队伍加强政治教育、廓清“党性人民性之争”的思想武器, 以及新闻界明确改革指导思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理论指南。立足新时代语境对《 文选》 进行历史考察, 有助于呈现党的新闻工作“指导性著作”的生成轨迹和完整意涵,揭示其与“新启蒙”思潮争夺文化领导权、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分类: 公共管理学 >> 社会保障 提交时间: 2024-10-10 合作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2020 年前后中国成功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世界带来了宝贵的减贫经验。以 1978-2018 年 《中国统计年鉴》的公开数据为样本,探究“新”整体性治理框架下农村居民消费、医疗卫生水平对减贫效果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可以解释减贫人数的 80.8% 变化原因,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全部会对减贫人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总人口增长可对减贫人数产生 15.1% 的解释力度,总人口增长会对减贫人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劳动人口增加量可对减贫人数产生 2.5% 的解释力度,劳动人口增加量会对减贫人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绝对贫困线计算的贫困发生率可对减贫人数产生 1.5% 的解释力度,绝对贫困线计算的贫困发生率会对减贫人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卫生技术人员数的回归系数为-0.005,并且呈现出显著性,卫生技术人员数会对减贫人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基于此,研究建议:进一步释放农村居民人均消费能力,增加农村居民减贫人数,实现乡村振兴;降低劳动人口增加量,尤其是从事第一产业劳动的比重,拓宽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面;提高医疗卫生实际水平,减少单位卫生技术人员数,帮扶和救助低收入人群。
分类: 工商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10-14 合作期刊: 《管理学报》
摘要: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以双案例研究方法,选取“独立发展型”和“母体支持型”两类裂变企业的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归纳出“母体交换关系情境”“交换关系风险认知”“信任助推承诺波动”“重建新创交换平衡”4个核心构念。在此基础上,识别出“顺序式”和“交错式”两条不同的裂变创业者组织承诺跨越路径,旨在延伸现有社会交换理论和创业理论,为裂变情境下的组织承诺跨越提供有效指导。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分类: 历史学 >> 中国专门史 提交时间: 2024-09-06 合作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摘要:海疆政策如何施行,对清代社会经济特别是沿海贸易的发展变化产生直接而显著的影响。清代初期实施严厉的海禁政策,沿海贸易一度几近禁绝。康熙开海后,社会经济复苏,沿海贸易得到初步发展。时至清代,豆已兼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双重属性,在经济社会生产中具有更突出的地位和更广大的需求。豆在山东、奉天等地广泛种植,但豆货的海运贸易在开海后仍受严格限制。乾隆以后,在官民的不断呼吁下,豆禁才一步步解除。作为清代沿海贸易中最主要的北方商品,豆禁的解除有力推动了沿海贸易尤其北洋贸易的发展,使其迎来开埠前发展的最繁荣阶段。这种发展繁荣不但表现在沿海贸易中商品、商船数量增长上,也体现在海关关税、沿海城镇的变化中。本文考察了清代前中期豆货政策的调整变化与沿海贸易间的关系,对其形成若干基本认识:清政府能够依据社会实际需求的变化调整其政策;政策往往不能一体适用、全面推广,而是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予以不断调整;沿海贸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推动了清政府政策的变化调整,而政策的变化调整则直接影响了沿海贸易乃至社会经济发展。
分类: 应用经济学 >> 劳动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09-14 合作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摘要:以2016年起分批试点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为外生冲击,探究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能够提高企业的劳动力雇佣规模,其平均就业增长效应约为5%。机制检验发现,投资效应和产出效应是其中具体的作用机制,且不同机制对劳动力类型的影响存在差异。异质性分析发现,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低、企业融资约束越低、垄断势力越强以及劳动密集度越高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就业促进作用越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能够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研究揭示了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对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作用,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学理支持。
分类: 理论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 提交时间: 2024-10-22 合作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摘要:构建我国省级数字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合成,对2012-2022年我国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进行测算,并采用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概率矩阵、泰尔指数、莫兰指数以及核密度估计法,深入分析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的动态演进规律、区域发展差异、空间自相关特征以及时间演进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空间不平衡性,东部地区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第二,我国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体表现为当省份原本位于中低质量或中高质量发展等级时,一年之后向上跃迁一个等级的概率高于向下跌落一个等级的概率;第三,在样本区间内,我国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指数的发展存在一定差异,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第四,对于空间地理位置邻近或经济条件相似的省份而言,其数字营商环境指数的发展均展现出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特征,且在经济条件类似的省份中,这种空间自相关性表现得更为显著;第五,根据核密度估计结果,我国东部、中部地区的数字营商环境指数发展的不平衡性有放大的趋势。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法治化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结构优化,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以缓解区域间数字营商环境发展的不平衡性。